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寿光:科技创新激发“硬核”动力

潍坊新闻网 2024-08-05 08:44:33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在7月下旬召开的山东省科技大会上,寿光市4个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承担的“替代进口番茄新品种选育及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寿光市持续攻坚科技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近年来,寿光市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创新首位度,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富康集团工作人员正在制剂实验室进行产品稳定性实验。

  打造平台 提供强力支撑

  近年来,寿光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加大平台建设投入力度,通过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研发平台,强化自主创新和源头创新。截至目前,寿光建成潍坊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55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2家。

  为提升平台匹配度和建设质量,寿光市积极围绕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建平台,一大批优质平台不断建成投用。全省设施蔬菜领域唯一一家设施蔬菜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寿光;“山东省淀粉生物基材料与绿色制造实验室”“山东省溴系列药物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西甜瓜技术创新中心”等一大批优质平台相继建成投用或获批筹建。

  优势产业与优质平台的强强联合,大幅提升了寿光自主创新和源头创新能力。山东省淀粉生物基材料与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建成后,首次在国内实现了高光学纯度、低成本无钙盐法L/D-乳酸绿色生产技术,其研发的高光学纯度D-乳酸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已获发明专利24项,参与制定标准40余项。

富康集团液相色谱实验室

  引育人才 厚植竞争优势

  富康集团是潍坊市最大的制药企业,目前已经构建起“从一颗石头到一粒药片”的完整产业链,其中3个原料药品种产销量居全球第一,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市场话语权的背后是技术,技术话语权的背后是人才。富康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杨磊认为,企业能够在医药产业价值链上向高端迈进,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才。目前,富康集团拥有高层次专家人才19名,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7个,人才和平台优势,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集聚了优势。

  寿光市坚持人才、教育、科技、产业一体推进,推动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人才与科技同向共振。2024年,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104个。好项目让有真才实干的人才留得下,截至目前,寿光共有合作院士35人、省级以上重点人才76人。

  为发挥好政府部门桥梁纽带作用,寿光市瞄准重点产业创新需求,探索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引才、育才机制。2024年,寿光市举办校地校企人才对接活动67次,选聘科技人才副总15人,引进大中专高校毕业生6800余人、全职博士27人,自主培育高技能人才1900余人。

举办寿光市科学技术局党组、寿光农商银行党委党建共建暨科技金融工作推进会。

  强化保障助力创新突破

  为加快实现创新突破,寿光市聚集政策、资本、园区等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全面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为形成科技创新集聚效应,寿光市双创中心新经济赋能产业园、西城科创赋能中心、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园等6个孵化中心园区,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分门别类制定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园落户。

  积极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今年以来,共组织举办“政银企”对接交流会2场次,为企业申请创新券106单,为企业备案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127笔,备案金额达5.45亿元。

  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建立了“微成长、小升高”的梯次培育机制,采取“部门+镇街+服务机构+企业”联动方式,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102家入库企业提供精准指导服务。

  持续投入浇灌出繁花似锦。目前,寿光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2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以上。科技创新真正为寿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文图

  通讯员 : 王旭 朱继鑫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