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观尘 | 千里跋涉 完成心灵的救赎
潍坊新闻网 2024-08-08 10:48:07
千里跋涉 完成心灵的救赎
□傅彩霞
车站,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过客,熙熙攘攘的人群如潮水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一拨拨各奔东西。车站,既是无数旅人离别和重逢的交会点,也见证了一个个活色生香的生命传奇。巴西经典电影《中央车站》讲述了退休女教师朵拉与九岁男孩约书亚之间的动人故事。两个无依无靠的孤独灵魂,在车站相逢碰撞在一起,千里跋涉,携手走过一段短暂旅程,完成了心灵的救赎。
《中央车站》海报
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中央车站,朵拉在候车厅摆摊,代人写信,维持生计。单身的她不仅外表冷漠疏离,内心也隐藏着对生活的遗憾无奈,唯一的乐趣就是回到租住的小屋,与朋友艾琳取笑那些五花八门的写信者,甚至把书信积攒扣留起来,或直接撕毁,根本没有兑现承诺,替人邮寄出去。
安娜带着儿子约书亚来到了朵拉面前,满怀憧憬地请她给丈夫耶稣写信。写完信后,母子俩过马路,安娜意外遭遇车祸身亡,约书亚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他求朵拉给未曾谋面的父亲写信,朵拉却把他卖给了人贩子。艾琳痛斥朵拉的行为,朵拉辗转反侧,良心难安,幡然醒悟。次日,朵拉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约书亚,两人坐上汽车,开始了约书亚的寻父之旅。朵拉从一个冷漠的旁观者,逐渐转变为一个积极行动的助人者。这个转变不仅是女主的成长,也彰显了人性的善良与希望。
在寻父旅途中,两人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挑战,结识了一些善良的陌生人,有欢笑,也有眼泪;有和谐,也有矛盾。特别是在盛大隆重的月神圣母节,朵拉穿梭在虔诚朝拜的人群里,寻找赌气跑掉的约书亚,在一片念经和祷告声中,体力不支晕倒过去……此处无声胜有声,仿佛是信仰对内心尘垢的再次洗涤,让她的心灵得到更深层次的沉淀和提升。朵拉醒来,头枕在约书亚的腿上,他安静地看着她,清晨的阳光洒在一老一小的身上,好像相依相偎的亲人,画面十分温馨。此时,观众忍不住再度叩问:“人与人的真情值得信赖吗?”
两人继续一路跋涉,一路颠簸,一路经历磨难,在最绝望的时刻,找到了约书亚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得知了父亲的下落。朵拉,也在旅途中实现了自我救赎,寻找到了自我,获得了爱与被爱的能力。世界是一个闭环,用内心的温柔善待世界的一切,世界定会对你报之以礼。人与人相处,贵在真心,重在信任。人间自有真情在,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影片里,陀螺的意象运用得非常自然巧妙。写完信后,母亲牵着约书亚的手过马路,约书亚手里的陀螺被路人撞掉,他甩开母亲的手,去捡滚入路边石缝的陀螺,就在这时,站在马路中间等他的母亲,被疾驰而来的大客车卷进车底而亡,命运就是如此无常,祸福难测。约书亚骤然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变得无助迷茫,像一只旋转的陀螺,独自站在人生舞台上。陀螺,成为了他心中无法磨灭的伤痛。约书亚跟随哥哥来到崭新的家,精通木匠的哥哥在车床前,手把手教他制作了一个崭新陀螺,约书亚腼腆地笑着接过陀螺,也预示着他疗愈了内心的创伤,新的命运开始重启旋转。
在这个快节奏的转型时代,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一只旋转的陀螺,被无形的长鞭抽打不停,高速运转,身心疲惫呢?《中央车站》饱蘸生命的悲悯,洋溢着真情实感,让观众看到了底层社会的冷漠与温柔,疏离与亲近,救赎与温暖,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个镜头,便能引发强烈的共鸣。
影片结尾意味深长,观众情绪被直线拉满。朵拉穿上约书亚送给她的蓝花连衣裙,点燃一高一矮两支蜡烛,对镜涂抹上口红,然后,悄悄看一眼熟睡的哥仨,把安娜写给耶稣的信,与耶稣写给安娜的信,摆放在两人合影下,迈着坚毅的步伐,奔向黎明的曙光,踏上了开往春天的汽车。醒来的约书亚找不到朵拉,打开家门,奔跑追赶,尘土飞扬,被朝阳照耀,一片金黄,长路弯弯,汽车越开越远……车内的朵拉眼含热泪,第一次给约书亚写信:“你说得对,你爸爸会回来的,他跟你说的一样好。当你开着大卡车上路,别忘了第一个让你开车的是我。你跟哥哥们住比较好,你值得拥有的,我无法给你。如果你想回忆我,就看看我们的合影,我这么说,是怕有一天你会忘记我。我好想念我爸爸,好想念一切的一切。”
在这场千里跋涉的寻父之旅中,朵拉和约书亚从一开始的彼此警惕、怨恨,到冒险中逐渐产生真情友谊,再到最后的释怀与离别的勇气,他们终于寻找到了心灵归宿,寻找到了爱,寻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也完成了对父爱的追逐,与原生家庭的和解。朵拉放下了对童年的执念,完成了对父爱缺失的治愈,从冷漠疏离变得柔软慈悲,有尊严勇气地开始自己的生活。约书亚融入了原生家庭,和两个哥哥一起等待父亲的归期。人间真情在寻找中遇见和救赎。
寻父之旅何尝不是寻爱之旅呢?他们都寻觅到了各自的爱,拥有了心里的春天。尤其是朵拉,在黎明的返程途中,完全蜕化成了一个崭新的自己,遥望诗和远方……千里跋涉,宛如一步步的朝圣之旅,发现了藏在心底善的部分,人性的恶随之减灭,生命在蜕变中涅槃重生。
真情与善良,是每个人最好的归宿,生活终究会送来一片万里晴空!
编辑: 冯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