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在手 前程无忧——潍坊“就业码”助力全市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

潍坊日报 2024-08-14 10:03:44

平台首页截图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在潍坊,一个小小的就业“二维码”就能让求职变得简单高效,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参加各种招聘活动,获取海量就业信息和资源。近期,我市人社部门全新上线全省首个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就业码)平台(简称潍坊“就业码”平台),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推动全市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平台运行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寒亭小伙滕健多年来一直在南京求学,学成后渴望回家乡就业。今年年初,经朋友介绍,他登录潍坊“就业码”平台,经注册、填写个人简历和求职方向等信息后,很快与市区一家优质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就业码’平台让我对本地就业市场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拓宽了就业方向,帮助我顺利开启理想的职业生涯。”滕健说。

  跟滕健一样,如今越来越多市民发现,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加便捷。手机扫码进入“就业码”平台,便能获取海量岗位信息,求职招聘、职业培训、创业服务、补助申领等智慧化应用场景,为求职者提供了全方位、全链条的就业创业服务。

  与此同时,潍坊“就业码”平台的投用也让企业引才变得简单高效。山东绿恩食品有限公司近期已通过平台招聘数十名员工,极大缓解了用工压力。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以往招聘员工,我们需要在多个招聘网站发布信息,还要参加各种线下招聘活动。自从有了‘就业码’平台,只需在平台发布招聘岗位和要求,就能迅速收到求职者简历,且匹配度很高,极大提升了招聘效率。”

  此外,平台全新上线的数智服务大厅功能也带给求职者不同的线上求职体验。通过技术运营团队的现场展示,记者看到,市民进入该功能,选择个人形象,即可进入虚拟版招聘大厅,大厅陈设1:1模拟线下招聘会,市民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同步“云”逛线下招聘会,更可以线上投递简历,与企业招聘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数智服务大厅的上线,能够真正打破线下招聘会的地域限制,求职者可以线上沉浸式逛会场、找工作。”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11个应用中心、35个子系统和2864项功能点……潍坊“就业码”平台形成了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数字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如同一个超级“就业大脑”,实现岗位、简历、技能、政策等信息互联共享,做到精准推送、全链跟踪,让不同求职群体都能享受到专属就业服务。同时从产业结构、劳动人口规模等维度,构建11个大数据模型,对全市就业规模、产业分布、就业结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促进全市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除了强大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提升“互联网+”职业培训场景、“创潍来”云服务场景、“社区微业”微服务场景、“校企合作交流”服务场景、“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场景及“智能化办公”服务场景,更为市民提供了创业、家门口就业、职业培训及指导、智能办公等全方位服务。

  提升“互联网+”职业培训场景。平台打造职业培训系统,与省就业信息系统职业培训模块互通,为个人、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提供培训报名、培训课程、培训评价、补贴领取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创潍来”云服务场景。搭建“创潍来”云平台,将创业政策、大赛报名、创业指导、成果展示等服务板块汇聚于一体,通过扫码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创业服务。提升“社区微业”微服务场景。开发“社区微业”移动端微信小程序,将微就业、微培训、微创业、微活动基层就业服务内容推广到全市各社区。提升“校企合作交流”服务场景。研发“校企直通车”系统,建立一生一策台账、实习实训邀请、就业见习管理、校企合作管理、优秀毕业生评选等功能,搭建起高校和企业深度交流合作的桥梁。提升“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场景。平台提供“线上+线下”一条龙职业指导服务,公开职业导师信息、指导材料,开展定制化个人职业测评。提升“智能化办公”服务场景。上线可配置化的“统计通”系统,实现市、县、镇街、社区四级日常报表的下发、收集、分析、汇总工作;通过山东通服务渠道上线“移动办事”系统,实现20余项服务事项帮办代办、随时随地审核、秒批秒办。

  截至目前,潍坊“就业码”平台已服务企业6.8万家、求职者231万人,累计举办各类线上招聘706场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后续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功能模块、优化用户体验,持续强化信息化建设,打造集智服、智管、智策于一体的“智慧就业”体系,以数字治理驱动就业工作创新,真正实现“一码在手,前程无忧”。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沁/文

图片为资料图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