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一场音乐节,邂逅新潍城
潍坊新闻网 2024-08-15 15:15:02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一座城市,靠什么吸引游客、留下游客,甚至让他们流连忘返、再次心生向往?8月10日—8月11日,在潍城区举办的“2024潍坊·新青年音乐节”给出了精彩的答案。
2天时间里,22组乐队登台献唱,6.3万名乐迷共赴“青春”之约……知名音乐人轮番演绎,让人大呼过瘾;台下观众格外捧场,手里的荧光棒和拍手器不停舞动,欢呼声、叫好声一浪接着一浪,一同享受这场“家门口”的视听盛宴。
这一场以文化促旅游、以音乐做桥梁的盛宴背后,是一座城的努力与坚守,敬业的态度、细致的服务、暖心的举动,因为有他们的加入,乐迷才能安心享受一场高质量的演出。
从细节着手,重塑潍城新形象
“真的非常谢谢您,咱们潍城在浮烟山可以开这么大的音乐节很开心……”一封感谢信,纸短情长,一场音乐节,让潍城收获了更多感动。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乐迷印象深刻的不只是炫酷的灯光、激情四射的音乐,更多的是潍城区上下真诚的暖心服务。从党员干部到志愿者,从宣传号召到预案制定,从场地布置到场外设点,从路线制定到交通疏导……每一个细节里,乐迷无不感受到潍城的诚意与热情。
8月11日晚上8点多,48岁的环卫工人高团结在音乐节现场进行清扫保洁工作时,捡到一部手机,他立即汇报片区保洁负责人,通过这部丢失手机来电与来自济南市莱芜区的一位乐迷取得了联系,约定现场具体位置并确认身份后将手机归还。细小的举动,暖暖的内心,让人们感受到潍城的温度。
两天的时间,潍城人民书写了一个个坚守与爱的故事:出动警力725人次,设立18处现场服务点、3处民警值班室和咨询台,累计接受群众咨询3.2万余人次,救助中暑群众50余人,帮助群众找回丢失物品70余宗;全区850余名机关干部全天包靠重点路段引导,协调规划5500余个停车位,设立19个摆渡点,投入摆渡公交车辆150辆,成立由150余辆出租车组成的8个“音乐节先锋车队”,全力保障观众疏散;53名医务人员、5辆救护车随时待命,10名消防监督员分批在现场进行防火巡查;保洁人员每天出动垃圾清运车,全程打扫,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志愿者用坚守与热情,为乐迷免费发放雨衣、冰块和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满满的诚意,让每一位乐迷感受到浓浓的暖意,也认识了“新”潍城。
“音乐节+”效应,拉动消费新增长
一个城市有了音乐节,也就有了活力。因为音乐节,潍城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关注度,旅游景点、住宿、餐饮、购物等整条文化旅游消费链被激活。
音乐节期间,潍城全区11家限额以上住宿企业入住率比去年同期增长34%,多家酒店入住率100%;周边限额以上餐饮两天营业额均有大幅提升;中百大厦客流量同比增长13%;谷德锦营业额达400万元,同比增长130%,客流量9.3万人,同比增长60%;出租车出车率达95%,营运性收入同比增长54.2%……
一场音乐节,塑造一个潍城新名片。在潍城,美食、美景成为最佳“打卡地”。
其实,音乐节的内涵远不止此,更多的乐迷通过发朋友圈分享,让更多人重新认识潍城。来自江苏的乐迷米燕说:“来参加音乐节后,自己品尝到了正宗的潍坊肉火烧,还和伙伴一起去十笏园转了转,感受到潍城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米燕坦言,潍坊是一座倍感亲切和温暖的城市,自己回去会向朋友推介潍坊,相约一起再来转转。
事实上,认识潍城、爱上潍城、愿意再来潍城已经成为很多乐迷的共识。两天的时间,潍坊“新青年”音乐节网络曝光量超10亿,“超级流量”的音乐节背后,是城市在年轻人中的裂变印象,潍城以音乐的名义向八方来客发出邀请,邀请更多有理想、有目标、有担当的年轻人与潍城双向奔赴。
“音乐+文旅”,推动流量变“留量”
为一场音乐节,奔赴一座城市。
在享受音乐狂欢的同时获得独特的休闲旅行体验,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游客的选择,这也带动了游客的二次游、三次游。“音乐节以乐为媒、以节会友,将音乐、旅游、美食和社交结合起来,让我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青春,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寻找新的自己。”来自河北的杜若请说,音乐带动了旅游,串起了当代年轻人喜爱的各种流行元素,为年轻人带来了别样的文旅消费体验。
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从十笏园、浮烟山等文化圣地,到老猫花灯、孟氏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状元巡游、城隍庙庙会等传统文化,到陈介祺文化艺术节、国际风筝会放飞等众多大型活动……潍城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催生出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一场音乐会,也是对城市旅游的推介会。国际风筝放飞节、陈介祺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多次在潍城举办,“不一young的潍坊”电音轰趴节游客超过100万……常年在浓厚文化气息包裹中耳濡目染的潍城人,不断创新文化形式、丰富文化内容,“新青年音乐节”正以另一种方式推动流量变“留量”。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