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革”巡礼 | 潍坊青州:引领健康养老新模式 打造医养结合新标杆

潍坊日报 2024-08-17 09:05:17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普惠服务有保障、高端服务可供给、个性服务能满足”的多层次医养结合体系,在为老年人提供全面、连续、协同的医疗和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塑成医养健康产业新优势。2024年青州市创建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市”,成为我市医养结合模式新标杆,助推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构建多方协同共促机制

  织牢普惠服务网络

  连日来,青州市立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党元朋一直通过医养健康智慧服务平台,监测老人生命体征变化。

青州市医养健康智慧服务平台

  “我们针对一些失能、半失能需要居家护理的病人提供了智慧手环和一键呼叫机,通过平台实时监测老人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根据系统预警及时联系老人判断是否出诊,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党元朋介绍说,目前,该平台已录入老年人健康信息22万余条、养老机构18家、医疗机构35家、家庭医生团队400支,实现老人信息“一目了然”,行业资源“一站获取”,医养服务“一键呼叫”。

  为进一步打破“门户”界限,青州市还充分发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社工、物业、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餐饮、健康管理、文体娱乐等综合服务,整合打造“15分钟”医养服务圈。针对特殊困难老人,青州市制定“安享银龄”计划,采取“社工+义工”双工联动形式,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每人每月3次的上门探访服务。到目前,累计2285人次受益。

  在此基础上,青州市探索发展“养中办医、医中办养、医养签约”等模式,全面推进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功能互嵌,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护、床旁康复、医疗护理、安宁疗护”一站式服务。

  创新多态链条融合机制

  扩大高端医养供给

  眼下,位于青州市主城区西南部占地4200余亩的“养生享老福地”片区功能日渐完善。其中建设的医养综合体项目——长庚养生文化园经理李洪涛介绍:“项目周边配备了青州市老年大学王府分校、新华书店南湖书院、山水中医院、健康养生馆、生活超市、山水开心农场等城市级配套设施,‘一站式’打造了医、养、康、乐、旅五位融合享老服务新模式。”

  不仅如此,为了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近年来,青州市坚持“大中医”思维和“大健康”理念,着力打造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全链条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青州市中医院医护人员制作“避暑醒神”香囊。

  如今,该市在青州市中医院建立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并建成市、镇、村三级中医药康养服务体系,“国医堂”“中医馆”实现镇街卫生院全覆盖。去年,青州市建设省级中医药文化知识角2处,成立艾灸示范点315处,644处村卫生室全部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坚持跨界融合,深化“医养游”协同发展。青州市依托文旅生态优势,培育“历史文化、森林和中医药、花卉田园、生态农业”四大文旅康养特色产业带,建成长庚养生文化园、东篱居康养基地等10余个文旅康养重点项目,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去年,青州市医养健康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实现“医养结合”向“康养融合”升级迭代。

  打造多域资源保障机制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在青州,各级医疗机构通过设置服务站、开展区域巡诊等方式,推进医疗服务向养老机构全覆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共体管理,在设置上变审批制为备案制,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进行适老化改造,建成老年友善医疗29处。

养老院入住老人享受医养结合服务。

  该市还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出台税费优惠、财政支持、土地规划等10方面扶持措施,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老年人医养健康服务。引进社会资本对依托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的医养结合福利机构进行“公办民营”,为医养机构建设和健康服务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同时,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1.5亿元打造的东篱居养老公寓,获批山东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项目,通过国家养老机构五星级评定,获评“中国长寿之乡康养示范基地”。

  为了进一步解决医养人才匮乏、服务能力不足难题,青州市还依托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成了“医养专业人才培训基地”,通过“线上+线下+实训”模式,每年订单式输送专业人员800余人,形成强有力的医养人才后备支撑。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文图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