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伯乐培养工农撰稿人
潍坊晚报 2024-08-19 16:26:28
1948年冬,牛玉华(左三)与编辑室人员合影。
1949年,苗得雨(前排左一)与刘晓刚(后排中)。
刘晓刚为牛玉华绘制的“旅平日记”图案。
我党办报坚持走群众路线。牛玉华在党报8年,其中在《鲁中日报》《鲁中大众》6年,除了自己采访写作,还承担着发现并培养基层通讯员的工作,在她的引导下,许多略识字的普通农民变成了出色的撰稿人,她成了一位伯乐。
从村中找人才 培养工农通讯员
1943年秋末冬初,正在费县采访反“扫荡”的牛玉华,接到鲁中日报社领导一封信,大意是,中共中央宣传部通过新华电台发出了《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区党委接到文件后,决定通过《鲁中日报》向工农群众宣传党的报纸是群众的报纸,并对报社提出了12字要求:“工农写、写工农,大家管、大家办。并希望牛玉华同志考虑,在费东有目的地发展我们报社的工农通讯员。”牛玉华便从自己住的村子开始,立即着手工作。
村里有一位粗识文字的普通农民,名叫密士交,牛玉华找他谈心,和他讲当报社工农通讯员的重要意义。密士交憨厚老实,脸上带着笑容表示:“我们这些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共产党领导我们翻身做了主人,生产上组织合作互助组,现在又要我们做报社工农通讯员,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就怕文化太低,写不清楚心里要说的话。”牛玉华说:“只要把大意写出来,错字掉字报社帮你改。”他答应试试看。
没过一个月,密士交的稿子就寄来了,题目是《教育教育土先生》。土先生即指卖假药的“谎大夫”,说那“谎大夫”到庙里的香炉里抓回一些香灰,包成一包包的,挑着担子,手里摇着响铃窜家走户,说他能治什么病,但买了他的香灰吃了以后,不仅治不好病,有时还治死了人……
报社认为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对破除迷信有意义,便予以刊登,还专门写了一个“小言论”,号召各地“培养更多的密士交”。
有的村庄干部群众看了这一消息,都反映报纸真为工农群众说话,有的也试探着为报社写稿。先后有沂南县的劳动模范朱富胜、王兑一被报社发展为工农通讯员。两个著名模范的稿子一见报,全鲁中地区的学习模范、劳动模范们便争先恐后给报社当工农通讯员写稿子。沂南县基层干部徐敏山、长山区农救会长王子平、沂南羊工孙谈琴、佃农青年妇女刘兰基……他们纷纷给报社写稿,沂中县时阳区农民还写了一个短剧《王二打游击》,也在报纸上发表了。
负责“工农园地” 群众赞为“庄户版”
投稿的越来越多,但报纸版面有限,不能每篇都登,有些通讯员的情绪便渐渐低落,说别费那个事啦!劳动模范朱富胜听到反映,却提出“登不登往里拥”,他向认识的工农通讯员说:“咱投稿不是为了篇篇见报,而是为了使报社同志了解下面的真实情况。他们知道老百姓心里想的什么,有什么喜事,有什么困难,才能给咱们设法办一张有用的报纸啊!”报社立即宣传朱富胜这段话,让工农通讯员开了窍。
1944年元旦前后,报社总结会上,同志们都感到通讯员的来稿虽然文字粗糙,错字较多,但写得实实在在,都是和他们本身利益直接有关系的问题,提出是不是尽量适应这一形势。
很快,社领导将总结情况向区党委汇报,提出了新的工作计划:报社在通联科配备人员,专门登记、处理工农通讯员来稿,提出“篇篇必回信,错字必修改”,将《鲁中日报》“工农习作”改为“工农园地”,并扩大版面,整版刊登工农通讯员来稿。分工牛玉华为该版责任编辑。
在牛玉华的经营下,“工农园地”被男女老少赞为“庄户版”,说它没有文绉绉的那些话,却句句说到心坎里,以后可不能把报纸胡乱糟蹋了。报社的同志听到这些反映,都特别高兴,与通讯员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投稿人除了坚持“登不登往里拥”,有的竟跑几十里山路到报社送稿,编辑当面一字一句改稿。稿子见报后,作者拿给各村读报组,说:“这可是咱庄里的真事,报社的同志辛辛苦苦帮着登出来的。咱要把报社当成家,报社的同志就是咱的兄弟姐妹!”
识人独具慧眼 扶持少年成才
就是因为贴近群众,抗日战争胜利后,区党委决定将《鲁中日报》更名《鲁中大众》。牛玉华更因识才育才闻名。
1945年秋天,牛玉华听《鲁中大众》通讯员说了一件事:他在沂河边的苗家庄,得知村里有名读过两年私塾,正上小学的14岁孩子,姓苗,看到村里积极分子为了写稿找他老师代笔,而老师太忙,他们很失望地走了。不想这孩子追出来,自告奋勇:“写稿嘛,你说着,我学着写不行吗?”对方只好让他试试。由于识字不多,很多字不会写就先空着,问了老师再填上。他问不够岁数能不能当通讯员,通讯员便让他写了个条子,答应帮他问一下。
牛玉华看了条子,虽然字迹像螃蟹爬,但事情写得明白。牛玉华说:“写稿,热爱是第一位的。虽然他还是个孩子,但这么迫切地想当通讯员,报社支持!”
孩子当了通讯员后,几乎天天忙着投稿。他还特别喜欢用诗歌的形式。牛玉华给他刊出的第一篇稿就是诗歌《旱苗得雨》:
苗得雨,苗得雨,从小受穷又受苦;
爹爹关东去不回,家里撇下地几亩。
……
诗歌登出后,在鲁中引起轰动。有通讯员来信表示:“一个孩子都能写好诗,我们也试试!”那一阵,“工农园地”诗歌爆园。尤其那个姓苗的孩子,诗歌见报后,热情高涨,不仅连续寄稿,名字也以第一次见报稿改名“苗得雨”。
1946年,牛玉华将“工农园地”编发苗得雨的十余首诗歌向《大众日报》推荐,特别说明这是14岁的孩子写的。《大众日报》很快刊登,同时也登出那篇介绍《孩子诗人苗得雨》。苗得雨后来成为山东著名诗人。
另一个孩子是刘晓刚,后来《大众日报》的美编、山东新闻美协主席。他只比苗得雨大1岁,15岁时调进《鲁中大众》,他把副刊负责人牛玉华视为自己的伯乐。1948年,刘晓刚一度被调出报社,但当山东解放区除济南、青岛之外全部解放,鲁中、鲁南、滨海三区合并后的鲁中南区党委决定新创刊《鲁中南报》,牛玉华以很需要美化版面标题的理由,把他调回编辑室。
不久,牛玉华到青州参加华东妇代会代表选举,刘晓刚亲手装订了一本袖珍笔记本送她。在雪白细布封面上,他用钢笔精心画了一个“心”图案,上面艺术地写了四个字:旅平日记。牛玉华非常感谢他这份心意,但又觉得自己对革命贡献太少,不可能选上出席全国妇代会的代表。不满16岁的刘晓刚说:“姐姐,我猜你准能到北平。”牛玉华指着笔记本图案说:“如果我真能到北平开会,一定将那些感受最深的事情,写在这个日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