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探亲含悲再踏归程

潍坊晚报 2024-08-19 16:30:47

  

  牛玉华南下,《鲁中南报》编委会开欢送会。

  牛玉华与丈夫刘宗卓。

  北平归来,集体活动在济南结束,再赴鲁中南,东行时经过家乡。牛玉华已离家十年,又闻听山东干部要南下,距离会更远,于是结伴一同参会的王新宇,告假两天回故里看看。在知悉父亲已辞世后,她将悲伤抛却,坚强地回归,准备南下。

  济南遇领导 获批回故乡

  1949年4月10日,参加全国妇代会的华东区代表打道回府。因为尚处于战争时期,津浦铁路受到破坏,一路上走走停停,行进较慢。直到4月17日9时多,才到达济南。

  济南是牛玉华上学的地方,她在这里受到学校进步组织引导,萌生革命思想。牛玉华想回到济南,先抽空到母校看看。

  看完学校,她又去了《大众日报》和《民主日报》,因为两报有昔日一起在《鲁中日报》的战友。

  4月20日,一起参会的赣榆县妇救会长王新宇告诉牛玉华,高克亭正在济南,两人遂去探望。

  见到她俩,高克亭非常高兴,嘱咐回去后好好传达大会精神。临离开时,两个姑娘要求请两天假,顺路看看阔别了10年的家乡。王新宇家是诸城农村,距离景芝前屯不到15里。

  高克亭不仅批了假,还找人开了介绍信。嘱咐:“我们的大军已经开始渡江了,还有好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你们快去快回,路上小心。”

  第二天,参加完济南妇女界的欢迎大会后,牛玉华和王新宇结伴坐上了济南到潍县的火车。

  在火车上,牛玉华恨不得一下子就插翅飞到家乡,但她又害怕回家。因为听抬担架支前的老乡说,她父亲去世了。牛玉华不相信,连续往家写了3封信,都没有回信。牛玉华就往好里想:父亲大人,你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女儿,是不会死的!

  确认父亲去世 坟前痛哭断肠

  4月21日,抵达潍县车站。牛玉华、王新宇拿着省军管会的介绍信,来到潍县交通站。交通站派了一辆马车送她们。

  第一站是景芝前屯,距离交通站100多里。在还有20多里的时候,天黑下来,一行人在骡马店住了一晚。23日上午到达前屯。

  因为路况不好,她们下来走着进村。在自家前的小街上,牛玉华老远就望见一个妇人的背影,她左手端着一个瓢,右手拄着一根木棍,扭着一双小脚蹒跚地走着。“这不正是我的亲娘吗?”牛玉华急忙跑上前去,连喊几声:“娘,娘!”

  母亲回头一看,大叫一声:“我的老天爷!”就一下子跌坐地上,瓢里的地瓜面也撒了。

  几个人抢上去把老人扶了起来。老人用衣袖擦着眼泪,抽泣起来,她叫着牛玉华的小名,问:“你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王新宇一边将撒在地上的地瓜面收起来,一边说:“大娘,俺两个是从北平参加妇女代表大会,路过家门,特地回来看你的。”

  母亲没听懂什么代表大会,只答应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来到家门口时,牛玉华一眼就发现了两扇门上贴着两张旧了的白纸,她明白了:父亲离开了人世。一阵酸楚顿时涌上心头。但她怕引起娘伤心,就憋着,一句话也没有问。

  王新宇和马车夫吃了饭,前往第二站徐东庄。

  送走他们回到家中,牛玉华偷偷走到父亲牌位前,背着母亲掉泪,但很快被发现。母亲说:“明天让你二姐和三姐陪着你去上上坟。”

  牛景文病逝后就埋在庄东头自家那块地里。牛玉华看到父亲的坟,只是围着棺材垒了一圈青砖,顶上用泥糊着。

  母亲对牛玉华解释,是她让这样的,说等自己百年后一起搭个大坟。牛玉华心知,实际上是因为没钱,她禁不住扑簌簌流下热泪,最后跪在坟前嚎啕大哭了一场。

  鉴于弟弟牛芳稷也早已到八路军队伍,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了,牛玉华再三劝母亲跟随自己。不料,母亲拒绝说:“孩啊,你娘就是死了,骨头也要埋在自家的土窝里!”

  跟上南下队伍

  开启新的征程

  虽然心里悲伤,但母女在一起时,还是谈起了牛玉华的终身大事。牛玉华告诉母亲,自己的未婚夫是从延安派到山东的干部,也是在部队搞宣传的同行,叫刘宗卓,1945年两人在博山的双拥大会上结识,确定了关系。牛玉华还说,他现在已经南下渡过长江,自己的单位鲁中南报社可能也要南下,她要赶快回去,与他们并肩战斗。

  在前屯待了一天一夜后,牛玉华告别了母亲、乡亲,步行来到王新宇家,继续乘坐马车,奔向临沂县。行至诸城县城时,见到了县委书记张进,他笑着说:“你们知道吗?南京已经解放了!”两人高兴得跳了起来。

  她俩更加归心似箭,马不停蹄,昼夜兼程。4月25日,牛玉华终于回到《鲁中南报》驻地——临沂县曲沂村。

  编辑部设在村里的地主家里,高高的青砖门楼,远远望见它,牛玉华像三天前回故乡一样激动。

  算起来离开同志们快4个月了,积攒了多少话要说啊。听说牛玉华回来了,同志们蜂拥而上,已经睡下的也穿上衣服从床上爬起来,如同久别的亲人,说个没完没了。有的笑着说:“你来晚了,没有听到南京解放时,范长江通过广播电台连线采访宗卓的实况报道。”

  最后,还是社长刘健过来解了围:“你们没看见吗,妇女代表眼睛红得像熟樱桃了,这是几天几夜没睡觉了?先让她休息吧,明天请她讲旅平见闻,还要去区党委汇报情况。”

  归队不久,牛玉华一人奉命南下。要离开战斗了十年的沂蒙山了,报社为她开了欢送会,全体编委都参加。大家对这位历经多年战斗生活历练、成长起来的出色报人充满期待,纷纷预祝她南下后在新的地方施展才华。

  1949年10月,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牛玉华已经南下到浙江金华,等待分配。她借机完成了长篇纪实小说《韩秀贞》。不日,调令来了,赴南京《新华日报》工作。她负责第二版,还是一如既往,全力投入,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1950年6月,随着调往南京市委宣传部,继而再调江苏省委宣传部,牛玉华办报生涯结束。此后只有到了1971年,方有短暂的陕西日报社副总编履历,但很快因病脱岗。1983年离休,2009年因病去世,享年92岁。

  牛玉华平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党报。

  本期图片由张漱耳提供

  本期参考资料:《玉华诗文选集》《旅平日记》《渠风》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