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经济新看点 | 新型技术改造“新”在何处

潍坊新闻网 2024-08-22 09:13:52

  编者按 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聚焦市委“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我市全力拼经济、促转型、守底线,经济提速提质,正呈现稳健向好的良好态势。为生动展现更好潍坊建设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蓬勃之势,潍坊日报社组织骨干记者深入一线,挖掘发展新亮点、解码经济新看点。自今日起,在潍坊日报、潍坊融媒客户端同步推出“潍坊经济新看点”系列报道栏目,敬请垂注。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向现代化机床中导入设计图纸,接收到指令的机械臂便能迅速响应,轻松完成各类生产任务,自动焊接、数控加工、智控物流、数字仓储,各类智能化车间已经几乎不需要人工参与,工厂的天地由“机器人”掌控;在系统中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保存并上传后,产品研发图纸便能直达生产设备,迅速开始标准化生产,实现36小时交付一个店铺、15天打造一条商业街、30天完成一个空间城市的美化更新……行走在潍坊,处处可以感受到新型技术改造的活力脉动。

  数月前,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公示,潍坊入选全国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乘着这股东风,实体经济强、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资源链完备的潍坊,加快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以及创新产品推广应用。这座“冠军企业之都”始终保持着“抢先一步”的节奏,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实体经济之基,向“新”向“智”、逐“绿”前行。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走进潍坊华创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在数百米长的自动化生产线上,一块块玻璃毛坯件经过切割、打磨、钢化等一系列生产流程,变身为异常坚固的成品镜子。去年刚成立的潍坊华创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其独立研发的玻璃纳米强化技术和物理钢化技术,在国际市场上“走红”,产品全部出口海外,预计今年年产值将突破1亿元。

  “由于企业生产订单激增,原有生产设备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前段时间我们投资200万元,新上了一套玻璃切磨连线设备,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潍坊华创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垒表示。

潍坊华创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上新、更新生产设备,成为诸多企业的“不二之选”。“用上新流水线,产能翻了一倍。”潍坊奥司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兴奋地说,企业新引进一整条静电喷涂流水线,将年产能由原来的1.5万台提升到现在的3万台,而且新流水线增加了预烘干设备,可使机械设备表面喷漆5年不脱落。

  设备更新,带来的不仅是产能的提升,更是一次改进生产技术的机会。走进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智能3D打印材料成型中心,一台大型3D打印机内铺砂器缓缓驶过,一层厚度只有0.32毫米的细砂就黏合在铸件模具上。上新3D打印机,让铸造企业有了更多新可能。“如果采用传统的铸造工艺,制作这样一个模具需要30天左右,通过3D打印技术最快仅需两小时,并且产品精度更高。”正在3D打印机前操作的技术人员说。

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潍坊市聚焦化工、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建材等重点产业,分类引导企业实施生产工艺、装备更新及产品质量提升改造,加速大规模设备更新。上半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高于全部投资8.1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3.5个百分点。

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

  一个个传统车间装上数字引擎,一条条流水线挥舞起机械手臂,一道道生产工序拥有了智慧大脑……着眼于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潍坊正全“数”前进———

  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环车间内,技术工人轻触数据面板发送指令。收到指令后的“机器人”迅速挥舞机械臂,移动、焊接一气呵成。“一分钟生产一个介质盒,焊接效率、精确度比原来传统作业提高10倍。”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经理刘西军表示。

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向“数”而行、以“数”提质。我市针对传统生产力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探索,正在推开一扇扇跃升之门,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走进山东英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玉米原材料经过液化、发酵、提取等流程,“摇身一变”成为柠檬酸系列产品,再经过自动上袋、充装、热合、缝包等一系列流程后,包装完善的成品由机械手直接抓取,放置到运输机上,经过高位叉车吊装,被送往高达30余米的智能立体仓库内。整个车间忙碌而有序,各类“机器人”一刻不停。

  “智改数转网联”将英轩实业推向了一个新高度。“40万吨精品柠檬酸绿色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28亿元,生产线采用业内领先的离子交换和精密过滤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可溯化,生产效率较原有生产线提高2倍以上。”山东英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俭介绍。

  潍坊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一批企业完成生产线自动化、智能仓储、智能物流等升级改造,带动企业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我们要发展就不能只做‘跟随者’,要跳出来,引领产业发展,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山东金钻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霞说。从传统矿山机械制造,到创新应用智能化技术,以“数据+算力+算法”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生产,该公司已经成长为先进的管路系统供应商。

  以前瞻思维谋划未来,用未来视野布局当下,潍坊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之一,全力跃上发展“智高点”。

追求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

  拥抱新技术、突破新技术,不断激发产业与技术的“乘数效应”,在新型技术改造中,科技创新占据着重要位置。落后产能改造提升的基础,需要建立在自主研发之上。

  进入英轩实业的大门,“英轩技术中心”大楼门口竖立着的“院士工作站”蓝色指示牌,虽经时间洗礼,却仍难掩锋芒。从十多年前成立技术中心,建立国内行业第一家院士工作站,到现在拥有专职研发人员300余人,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研发及检测平台,英轩实业依凭着强大的科创实力,不断在传统产业赛道上刷新着纪录。昔日的普通玉米深加工工厂,已经逐步成长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潍坊不缺“化腐朽为传奇”的故事,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出,跃上“生产线”,带来更多新可能。山东中科恒联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发的物理溶解法,应用到了生产中,打造了全球绿色化、清洁化、高值化利用植物纤维的新高地。“离子液体物理溶解法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能让生产流程缩短60%以上,产能提高20%以上,成本降低30%以上。”山东中科恒联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锋伟说。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转化为生产力,甚至发展出一个新产业。山东街景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摩埃岛”平台汇集了近千款产品、2000多个功能模块、3万多种产品皮肤设计方案和10万多个零部件,客户可以线上“随心”定制产品。强大的“场景规划+产品研发制造”能力,为街景科技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国移动商业和城市软装行业标杆,力争在潍坊建起一座全国乃至世界级城市家具行业研发创新高地,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线上线下联动的城市家具聚合体和产业中心。”街景科技常务副总裁刘长海表示。

街景梦工厂一角

  科创活力在实验室里喷涌、在生产线上激荡、在产业集群中叠加,全面塑造出更多发展新优势。新型技术改造持续走深、走实,又能将潍坊带到怎样一个新高度?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方文婷/文 巩建国/图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