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区:多图共绘振兴卷 谋定而动促发展

潍坊日报 2024-08-23 09:21:1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色治理有效、特色产业涌现、乡村和美如画……近年来,滨海区以党建凝聚合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滨海样板”的新路径。

在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工人正在查看苹果长势。

 

党建引领

绘就强基固本“组织图”

 

  “这个党建综合阵地真不错,每一面墙都有一个主题,通过图片、故事、相关政策来进行一一展示,让我对街道红色文化和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也让我更加意识到了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孟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孟庆森在参观完大家洼街道党建综合阵地后深有感触地说。

  日前,记者走进大家洼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看到一面面装饰一新的党建文化墙,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图文、新颖的形式让人眼前一亮。

  “大家洼红色资源丰富,我们通过深入挖掘,集中展示身边先模人物、发展成果、党风廉政等内容,打造集党组织活动场所、党性教育基地、成果展示窗口、廉政教育基地、党员‘党性体检’等功能于一体的展厅,为基层党员打造锤炼党性的‘加油站’。”大家洼街道党建办公室负责人谭皓洲告诉记者。

  党建综合阵地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民心阵地”,也是聚人气、聚民心、聚力量的“红色磁场”。近年来,大家洼街道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高标准的党建综合阵地,实现场所充分利用、布局合理规范、党建氛围浓厚,并充分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必需”之地,为推动街道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为更好满足社区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滨海区央子街道不断激活社区基层治理党建“红细胞”,因地制宜全面构建“一社区一品牌”党建格局,扎实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凝聚起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我们社区涵盖了10所高校、4个居民小区,有2000多口人,在推动社区发展过程中,我们着力打造‘党建引领红心365’社区服务品牌,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整合社区各类党建与服务管理资源,推动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主体依法参与小区治理,全面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央子街道海韵文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蔡廷波介绍说,针对社区实际,去年他们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健全党建带动群建机制,建立辖区新就业群体台账,打造了一处鸢都轻骑兵驿站,有效凝聚基层治理新兴力量,引领新就业群体有效融入基层治理。

  在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滨海区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善治理、惠民生”工作主线,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再细化、再创新、再优化,以贴心服务赢得民心、凝聚民心,筑牢“党建+组织”红色堡垒,勾勒出强基固本“组织图”。

滨海区鸟瞰图

 

特色产业

绘就绿色生态“发展图”

 

  沐浴着秋日的阳光,在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东侧,山东乐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3000亩柽柳长势旺盛,枝条随风摇曳,树下种植的肉苁蓉也“破土而出”,预计将在10月底收获。

  “肉苁蓉具备高经济价值,每亩可以收获600公斤左右,鲜品亩产值万元以上,加工切片后产值可达5万元。”山东乐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湘泉向记者介绍,肉苁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药用价值极高,寄生在柽柳根部,是发展林下经济非常好的选择。

  近年来,滨海区因地制宜,在广度上挖掘着盐碱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做优特色盐碱地品牌农业,打造“盐碱地+特色农业种植”,不仅造就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滨海样板”,还让过去的盐碱滩涂变成了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8月20日,在位于大家洼街道的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记者看到,饱满的果实已经挂满枝头。

  “苹果已进入成熟期,再过20天就可以采摘了,盐碱地上种植苹果,通过盐胁迫效应改变果实糖酸代谢途径,增加果实的糖度,让结出的苹果口感更加香甜,这成为特色‘滨海红’苹果大获成功的关键。”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董事长袁景海说。

  借助产业兴起的“东风”,滨海区加速优势产业集群布局。

胜伟盐碱地肉牛产业园内的安格斯碱地黑牛

  日前,记者在位于央子街道的胜伟盐碱地肉牛产业园外围牛场看到,成群的安格斯碱地黑牛正在悠闲地吃草,每头牛都挂着黄色的耳标,这是它们的高端肉牛血统标识。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产业园内的纯种安格斯碱地黑牛核心种群存栏量为3000余头。在发展过程中,该产业园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从盐碱地治理、牧草种植、牛羊饲养、肥料返田等方面,探索形成了盐碱地“六维复育”体系,实现了对盐碱地的保护及综合利用,畅通种养结合“最后一公里”,使原先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共赢。

  如今,滨海区依托盐碱地生态修复积累效益,绿色“家底”越来越厚实,盐碱地滨海红苹果、周疃葡萄、南陈22度桃、肉苁蓉、安格斯碱地黑牛等一批知名特色农产品长势喜人,高端畜牧、有机果蔬、特色种植、渔业水产等农业板块多元化发展、集约化发展,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激发内生动力。

郭李央村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

 

和美乡村

绘就一村一景“宜居图”

 

  对滨海区而言,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

  平整清洁的沟渠、成排成片的绿植、“后花园”的荷花,还有配合二十四节气的墙体彩绘,漫步在央子街道双庙子村仿佛置身一幅鲜亮灵动的水乡画卷。

  “快看,这里有龙猫、滨海的摩天轮,快来给我拍张照。”日前,在央子街道固堤场村,一幅幅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3D艺术画“跃”上了农家房屋,引来游客驻足拍照。

  “乘着和美乡村建设的东风,我们对村里主要街道的墙面进行了彩绘,没想到这些墙画引来了不少游客。”固堤场村党支部书记王宗君说,目前,村里彩绘墙面2600平方米,彩绘内容有动漫卡通、创意场景,也有央子街道的特色旅游景点。

  美景在“跟前”,幸福在眼前。像这样的转变,在滨海区各个村正不断“上演”。近年来,滨海区在美化上提升内涵,坚持“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全面提升了村居整体景观效果,真正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街一色、一巷一景”。

  值得一提的是,滨海区在建设和美乡村的同时,还深入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将特色文化、历史底蕴融入乡村建设,使和美乡村更具内涵和魅力。

  在大家洼街道郭李央村有一处村史馆,面积不大,但内容丰富,每一处的布置都很用心,该村史馆也是全区首个市级乡村博物馆。

  “村史馆以渔盐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等民俗文化为主题,陈列古籍、古农具、古家具等老物件200余件。”郭李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怀明介绍说,村史馆不仅记录了郭李央村的乡村历史,也再现了本村从“脏乱差”到干净整洁的“变形记”;不仅是该村村民“忆苦思甜”的窗口,也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如今,郭李央村凭借良好的生态条件和文化底蕴,不仅成了小有名气的旅游村,还荣获了“山东省首批景区化村庄”的称号。

  乘势而上,未来可期。滨海区正以时不我待的韧劲、只争朝夕的干劲,一路高歌谱写着高质量发展多彩篇章。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