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进士三任知县
潍坊晚报 2024-08-26 10:52:44
《靖江县志》记载的单畴书。
“遥忆当年政化新,几番超擢沐天恩。于今此地空歌颂,谁识司农六代孙。”这是单畴书六世孙单映奎途经先祖为官之地江苏赣榆时写下的诗作。单畴书中进士后,历任靖江、延川、赣榆三县知县,所至皆政绩卓著。
从学于名师李华国
单家第八位文进士
单畴书青年时曾受教于高密名师、康熙举人李华国。清代前期,高密科举事业异常鼎盛,特别是在入清以来的100多年里,高密作为弹丸小邑,迎来了科举事业上的巨大辉煌。单从中文举人总数量来看,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高密中文举人者分别为24位、46位、33位、72位,其总数一直稳居莱州府所属七州县之首。康熙《高密县志》骄傲地说:“本朝科甲蝉联,后先蔚兴,甲于东莱,诚人文薮也。”清初高密进士王俞昌在《知县莱峰李公墓志铭》中亦自豪地说:“国朝六十年来,吾邑人文之盛甲于东郡。”仅从顺治三年(1646)至单畴书中进士的康熙三十六年(1697),短短的50年里,高密学子就有28人高中文进士,其中单姓子弟有8位。而整个清代,高密单家有20人中文进士。浙江德清进士蔡之定为单可基《竹石居诗稿》作序时曾称誉说:“高密单氏为山左名族,自明代科名之盛,甲大江以北。”
清初高密科举事业的兴盛,与赵遂抡、王大椿、李岱生、李华国、王鲁得等几位高密籍名师密切相关。李华国,字端甫,号慎斋,是康熙年间翰林李元直之父,高密诗派开创者“三李先生”(李怀民、李叔白、李少鹤)的祖父,康熙二十三年(1684)中举人,历任滋阳教谕、阜城知县。“其教人严而有法,延师者争先投贽,及门多名士”,单畴书是其一。
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科山东乡试,单畴书以习《诗经》中第39名举人,成为清代高密单家的第11位文举人。明清乡试分五经(《诗》《书》《易》《礼》《春秋》)考试士子,许多科甲名族都有自己的家学传承。如高密李氏李介、李昆家族明代以来以《礼记》为家学,刘必显、刘棨、刘统勋、刘墉一门四代皆以习《易经》中进士。高密单氏子弟对五经并不专主,如单畴书的族曾祖单崇习《诗经》,而单明诩及其子单若鲁皆习《尚书》,易学在高密单氏子弟中更是极为盛行。整个清代,高密共有242人(按当时籍贯统计)中文举人,仅高密单家就走出了68位文举人(外迁非高密籍者不在此统计之内),占总数的28%,其中有三人中文解元,其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会试,单畴书高中第28名贡士,出《诗经》第五房,房师是时任兵科掌印给事中、江西新昌人吕爚,殿试中二甲第36名进士,成为清代高密单家走出的第八位文进士。
靖江任上 养士爱民政尚严厉
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中进士六年之后,单畴书被选授江苏靖江知县。他在靖江任内,政绩斐然,声名远播。光绪《靖江县志》为其立传,并记载其为官政绩说:“单畴书……养士爱民,催科不扰,而政尚严厉,一时豪强敛迹,盗贼潜踪。后行取入都,历官户部右侍郎,事实载《名臣传》。”安丘名士张贞《天绘瑞兰图记》亦记载其为官政绩说:“高密单君惟访,以进士为令靖江,既历四载,柔奸强,舒隐诎,政声流闻。”
据光绪《靖江县志》记载,单畴书爱才敬士,靖江举人羊球,雅有古风,单畴书与之结交,其卒后,单畴书前往哭奠说:“羊君死,吾无友矣。”康熙四十四年(1705)乙酉科江南文武科乡试,单畴书曾出任同考官。康熙四十五年(1706)八月,单畴书之母李太夫人不幸卒于靖江官舍,单畴书遂因丁忧离任,扶丧千里还乡。
单畴书居家守丧期间,还发生过一个神奇故事。据张贞《天绘瑞兰图记》记载,单畴书回乡后,朝夕哀伤哭泣,盥洗祭奠皆遵古礼。康熙四十六年(1707)正月十一,其所用盥盘积水中忽现一丛兰草,“其色微黝,金光晔然,三茎五花,俯仰成态,叶之纷披,浓淡若有层次”,俨然一幅绝美画卷。当时高密士民“往观累数百辈”,莫不惊叹,以为祥瑞之兆,有画家为绘《天绘瑞兰图》。一日单畴书将画作出示给友人张贞,并请其为之作记。张贞在记中表达了“瑞之来也必有所”的观点,以为此瑞象是单畴书母子二人合德所致。认为其母“生平以谨持身,而事夫子以顺以宽抚众,而教子孙以严”,而单畴书遵从母亲教诲,“为醇儒、为廉吏”,清正为官,奉母至孝,由是天开图画,出现难得瑞象。并说此瑞象不单是单畴书之母一人之瑞,亦是单畴书之瑞,更是单家子孙之瑞。张贞的观点,用今天一句简单的话解释就是,与其说是一丛兰草给单家带来好运,倒不如说是单家集聚的良好德范催生了兰草。单畴书此后在仕途上顺风顺水,子孙科第连绵,一个成功家族之所以酝酿诸多神奇故事,实则是智慧与汗水凝聚的结果。
延川、赣榆任上 吏治廉明无冤狱
康熙五十一年(1712),丁忧期满的单畴书赴京铨选,补授陕西延川知县。单畴书在延川,同样政绩可陈。《重修延川县志》载:“才学兼优,吏治廉明,调繁后转监察御史,升宁夏道,累官大理寺卿。”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科陕西文武乡试,单畴书出任同考官。
康熙五十三年(1714),单畴书被保举调补江苏赣榆知县,康熙五十八年(1719)曾署理海州知州。单畴书在赣榆任内专门刻有一枚篆有“侠肠堪对日,傲骨不随时”内容的比目鱼纽图章,用以明志,其在任同样政绩彪炳。嘉庆《海州志》、光绪《赣榆县志》皆为其立传:“单畴书,山东高密人,由进士任贛榆县。性缜密,有经济才,治狱讼如家人语。俾各尽所欲言,及人于无意中吐露隐微,即以其语诘之,胥贴服无遁情。故在任无冤狱,称廉平焉。寻以行取迁御史,官至尚书。”单畴书三任知县,其去任后三县县志皆为其立传,实属不易。后来其族孙单可基亦称颂他三任县令,“廉正仁明,颂声四达”。
据嘉庆《海州志》记载,单畴书任赣榆知县时,曾重建文昌阁、尊经阁、敬一亭,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置学田一顷八十三亩。著名小说家吴敬梓之父吴霖起当时任赣榆教谕,随父宦居赣榆的吴敬梓是否与单畴书有交往不得而知。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敬一亭一座,在尊经阁前,康熙五十八年知县单畴书、教谕吴霖起、训导宋景琛、典史陈上义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