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赋能产业发展服务民生福祉的“红色动能”——寿光市司法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支撑

潍坊日报 2024-08-29 09:29:04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支撑。党建是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根基,只有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才能使法治队伍、法治工作有长足的进步并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寿光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党建工作品牌化推进,引领基层法治建设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法治建设赋能产业发展、服务民生福祉的“红色动能”,先后打造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品牌、创新实施“法治赋能产业链”工程、构建“网格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推动党建工作法治工作深度融合,用法治促发展,开启了惠民利企的崭新篇章。

以党建为核心

让法治服务在基层“落地生根”

  基层党组织是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战斗堡垒。去年以来,寿光市司法局持续优化党组织结构,构建起“局党组、机关党委、基层党支部”三位一体党组织架构。在寿光市法律服务行业坚持以党建促所建、以党务强业务、以党风带行风,将党建引领和品牌培育作为激活法律服务行业发展动能的两大驱动力,全力提升了法律服务行业“软实力”与“硬本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在律师行业打造了“王欣党代表工作室”“刘广文党代表工作室”“陈璇人大代表工作室”等品牌工作室,健全了一线代表轮流驻室等工作机制,在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培育了“全省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党建示范点”——寿光兴源法律服务所党支部,将法治触角延伸到了助力经济发展与服务民生福祉的各个方面,让法治服务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一家法律服务所党支部获评潍坊市“过硬党支部”;一名律师被评为“山东省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

  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法治领航作用,打造以上率下、抓点带面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寿光市司法局机关党委组建“‘法润菜乡·德法同行’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法治道德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化解等法治服务为载体,营造了人人向上向善、守法自律、争做模范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党支部大力实施“连心”工作法,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党员承诺亮诺践诺工程和“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攻关活动,党建赋能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聚焦发展大局

为优势产业提供全链条法治服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6月26日,寿光市“防水行业法律大讲堂”开班仪式举行,由司法行政干警及法官、民警、律师为126名企业负责人进行授课,重点围绕企业法律风险防控、预防涉企违法犯罪、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信用建设等问题进行专题讲解,助力企业防控风险、提振信心、激发动力,让企业甩掉包袱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此次“企业家法律大课堂”,是寿光市司法局推进“法治赋能产业链”工程,以法律服务惠企利企的一项持续性举措。

  今年以来,寿光市司法局着眼企业期盼,强化党组织牵引,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党支部品牌和法律服务产品不断涌现。

  ——以培育律师文化为主题,打造律师行业“红擎律益”“优克星火”等支部党建品牌。党支部、合伙人联席会议决议律所重大事项,从决策层面赋予党支部重要话语权;实施“青苗工程”,把年轻律师培养成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律师培养成先锋;组织党员律师加入公益团队,对弱势群体进行公益法律帮扶,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旨,组建“法治赋能·益企同行”服务团,配套研发“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化解”“金融法律风险防控”等15个特色法律服务产品,为475家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在重点工业园区、企业总部集群等地点设立重点企业律师工作室,深度参与企业股东权益、知识产权、财务税收等经营管理,打造企业家门口的“法律服务驿站”。

  ——以法治赋能发展为手段,持续推进“法治赋能产业链”工程,将全链条法律服务延伸至蔬菜、渔业、防水等优势产业链条,构建了与产业布局相匹配、与产业体系相融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市、镇、村三级法律服务新模式,为“龙头、优质、小微”三类市场主体提供全时空、全领域、全链条的高品质法律服务,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今年以来,共开展涉企法治体检423场次,审查企业合同438件,排查涉企法律风险点69个,调解涉企矛盾纠纷46件,办理涉外案件32件。

聚焦法治惠民

让群众享受高品质法律服务

  “法治”如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根本途径是把法治知识化为行动指南,把法治口号化为行动自觉。近年来,寿光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城市社区公益律师、单位(企业)法律顾问等职能,选拔培育“法治带头人”2121人、学法用法示范户1938户,通过法治宣传、法治讲座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切实增强全民法治意识。通过构建网格化法律服务体系,开展“非遗普法”“乡村法治宣讲”“菜晓法案例普法”“订单式普法”等活动,打造群众身边的“普法驿站”,让每一个人都深刻感受到法律的精神与活力,让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习惯,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

  6月20日,潍坊首家社会化运作商事调解中心在寿光市揭牌成立,组建起了婚姻家庭、医疗纠纷等1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打造了“顺哥说和”“老兵调解”等12个品牌、78个特色调解室,成立了寿光市法律服务志愿队、党员律师公益服务团、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城市社区公益律师团等,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赋能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共有70名律师轮流下沉到寿光市255个社区村居,化解矛盾纠纷800余件。

  聚焦民生福祉,寿光市司法局全力援助特殊群体,引导法律服务行业主动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在寿光市法律援助中心每天安排一名律师在法律援助窗口义务值班,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困难职工、新就业群体提供优先免费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服务。据了解,该法律援助窗口每年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在2000件以上。其中,法律援助中心以党员夏晓亮名字命名的“晓亮法律援助工作室”,探索出了“法律援助+调解”机制,让法律援助做“加法”,农民工讨薪维权做“减法”,为农民工讨薪类案件的妥善处理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面对法治领域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寿光市司法局以党建为统领,扛稳扛牢法治职责,聚焦产业发展、民生保障、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谋划法治建设创新思路举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与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益阁/文图

通讯员 : 张岩岩 魏媛媛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