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话外丨郑板桥的画中话

潍坊新闻网 2024-08-30 10:13:51

郑板桥的画中话

◎魏辉

  立秋已过,暑热未消。又加上今年雨水颇多,大热大雨交替出现,经常会让人觉得烦闷。

  不由得心中疑惑:秋天真的到了吗?

  翻开一本书,读到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

  秋风昨夜窗前到,竹叶相敲石有声。及至晓来浓雾湿,又疑昨夜未秋清。

  二百多年前的一个初秋,郑板桥在夜晚听到了风吹竹叶打在石头上的声音,等到早晨醒来,看到浓雾弥漫,不由得疑惑起来——真的假的?秋天真的到了吗?

  他拿起笔画了一幅竹石图,一边画一边把自己对于秋的感受写到了画纸上。

  果然,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想到此,我嘴角上扬,内心安定下来。

  脚下的土地是山东潍坊,古称“潍县”。几百年来,郑板桥是潍县历史上最有名气、最有个性的父母官,他“春风七载在潍县”,给潍县人民留下了数不清的精神遗产。除此之外,他画画、写字、作诗,有“诗书画三绝”的美誉。

  作为清代画坛“扬州八怪”的领军人物,郑板桥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为官,他清正廉明、心系百姓、勤政爱民;做事,他低调踏实、坚韧不屈、疾恶如仇;为人,他正直诚恳、清高淡泊、直言不讳。

  今天,抛开其他身份不谈,我们只讲作为画家的郑板桥,以及他画画的那些事儿。

郑板桥石像。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摄

  一

  画家郑板桥,才华横溢、学养丰厚、特立独行。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他生于江苏兴化东门外古板桥附近一个清贫的书香人家,当时是清康熙三十二年,即公元1693年。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乾隆三十年去世,即公元1765年。

  郑板桥爱画竹、石、兰,他的画功力深厚,自成一家,当时就在社会上有比较大的影响。

  郑板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呢?

  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郑板桥在71岁的时候画过一幅墨竹图,他在画上写了几行字:今年七十有一,不学他技,不宗一家,学之五十年不辍。

  根据这几行字,有人推测,71岁的郑板桥说他学习画画50年了,那么,他差不多是从二十一岁就开始画了。

  据《清史列传·郑燮传》记载:少颖悟,读书饶别解。家贫,性落拓不羁,喜与禅宗尊宿及期门子弟游。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以是得狂名。

  《清史稿》中说郑板桥:诗词皆别调,而有挚语。慷慨啸傲,慕明徐渭之为人。

  《清代学者像传》记郑板桥:先生为人,疏宕洒脱,天性独挚。

  从中可以看出郑板桥落拓不羁、洒脱旷达的性情,他画画追慕明代大画家徐渭。这些特质也可以从他的画中看得出来。

  以他的才华与人品、官职和地位,应该听过很多赞美的话吧!但是这些夸赞之语他都没放在心里,他写过一篇《板桥自叙》,在文章中自黑:又好大言,自负太过,漫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

  他说,我年轻时好说大话,太自负,经常乱骂人,长辈们都侧目……但是我读书刻苦自律啊……

  真诚坦荡的人,最有魅力。

  二

  郑板桥爱在画上题写。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传统文人,他的每幅画上几乎都有题字,有时是几句词,有时是一首诗,有时是一段文。有记录、有思考、有议论、有感受。

  他独特的“六分半书”,以乱石铺街的姿态,写于竹影摇曳的画纸之上,细细读来,不知不觉地会被他的文思吸引。一个有血有肉的郑板桥跃然纸上。

  他率真、坦荡,他孤傲、激奋,他慈爱、悲悯,他清高、淡泊,他洒脱、旷达,他大俗大雅,他卓然不群……

  对于画画,郑板桥是这样看的:画是雅事,亦是俗事。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

  “学而优则仕”是当时主流的价值观。大丈夫当建功立业,通过科举考试做官来造福社会,是郑板桥从识字开始就被灌输的理念。所以,在他的心目中,当一个出色的画家并不是什么人生理想,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画画虽不是啥“高大上”的事情,但是郑板桥自嘲“以俗为雅”,他的一生中,很多时候是靠卖字画谋生的。他认为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他写过一首诗: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贫困,托名风雅。他说,我画画一天能卖百钱,以此代替在田里耕种,画画就是谋生的手段,冠上什么“风雅”的名义!

  他从潍县辞官后,在扬州一带以书画谋生,在乾隆二十四年,即公元1759年,他甚至给自己的字画按尺寸定了一个价格表,明码标价,按质论价: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这可能是中国书画界最早的明码标价的例子。看罢,对于郑板桥真是佩服之极!仿佛看到板桥先生一袭长衫,面对来“求画”的人说:“哎呀,少说些吹捧以及交情的废话吧,我年纪大了,也没精力陪你们瞎扯。直接拿钱来买画吧,这样我就好好给你画。你请客送礼,我又不喜欢……我就是个职业画家……”

  前段时间,坊间热议当代大学生能不能“脱下长衫”的问题,知识分子所谓的“面子”束缚了很多人的观念。郑板桥为大家作了表率——穿上长衫,他是风雅的知识精英;脱下长衫,他是务实的自强之人。

  三

  画画,对于郑板桥来说,不仅可以谋生,也是他心灵的桃花源。

  他最爱画的竹、石、兰,都有高尚人格的寓意与象征,这也是郑板桥的精神追求。他的一首题画诗写道:

  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为此,他深入研究,一丝不苟。

  例如画竹。他一边观摩古画,博采众家之长,一边深入观察,师法自然。为了画好竹子,甚至在家种了不少。特意种在南面,还特意把窗户改造了一下,让竹影可以映到窗户纸上。这样,就是一幅天然的墨竹图。他时时观察,天天临摹。

  他在一幅画上写道: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宋代的文与可是画竹的高手,他是大文豪苏轼的表哥,有一个成语“胸有成竹”就是来源于他。郑板桥一边研究文与可画的竹子,一边思考自己的竹子,好像画前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竹子形象,不过就是信笔去画,最后自然就成了。他得出结论: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俱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议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其实是一个道理。

  郑板桥对于明代画家徐渭的画佩服之极,曾经刻了一方印章“青藤门下牛马走”以表达敬佩之情,“青藤老人”是徐渭的号。郑板桥还学过石涛的画,从一首画中题诗可以看出来:

  画竹曾经学石涛,近来老笔转萧萧。无多竹叶无多干,自有清风纸上飘。

  凡是作品能流传千古的大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形成的源头,一方面是先贤大师的传统,一方面是大自然中的造物。对于自己绘画风格的形成,郑板桥在一张兰花图上写道:

  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物为师。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总需一块元气团结而成。此幅虽属小景,要是山脚下洞穴旁之兰,不是盆中磊石凑栽之兰,谓其气整故尔。聊作二十八字以系于后:敢云我画竟无师,亦有开蒙上学时。画到天机流露处,无今无古寸心知。

  当然,郑板桥永远心系劳苦贫病的劳动人民,即使画画时也忘不了: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他一边画一边想:我的画那些富贵享乐之人是不懂的,只有劳苦的人,忽然有了几天的闲暇,关上柴门,清扫了竹径,对着芳兰,喝着苦茶,和朋友一起看着画,心里才真是舒畅……

  郑板桥离开有两百多年了,但他的名字一直留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