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纸的记忆
潍坊新闻网 2024-08-30 10:23:36
有关纸的记忆
◎齐鲁滨
上世纪70年代早些时候,潍坊城区仍然是东关和城里,依然是巍然的城池和太平的街景。方圆数里布局,交错纵横的街巷,符合人的日常步行可及生活圈的便及范围。那时全城各个角落,也就分布着几十处计划经济日用百货的商业网点,而只有百货大楼和东关大街路南那座北向的四合院百货店东厢房文具柜台上,才有专卖画画的纸,或者说可以用来画铅笔画、炭笔画和水粉画、水彩画的绘图纸。绘图纸2角钱到5角钱一张,那可是大钱啊!还有一种1角8分钱一张的乳黄色的比较厚的纸叫书皮纸,可以用橡皮反复擦拭、修改,不易破损,宜于学画画用。除去这两个地方之外,城内其他百货门市部的文具柜台或文具店再也没有卖图画纸的了。
一般商店门市部倒是还卖一种很便宜的3分钱一张的有光纸(也写做油光纸,也叫文化纸)。这种纸太薄了,只能用来练习画速写或打草稿、草图,没法用来画更复杂点的长期作业的素描、彩画。值得一提的是,那时所有的商店门市部都没有卖宣纸的,当年宣纸是属于省级统一调拨的物资。
上世纪80年代初,老东关大街上的潍坊文物商店就开始卖临朐宣了,这是一种有着土纸制作传统的地方研发的机制新品,这种纸的拉伸及吸水性尚可,但书画发墨效果不够丰富,墨色发灰,墨分五色而仅得一二,缺少韵致变化,层次单调。然而做裱画材料却十分好用,这是精于装池的业界高手陈浩的经验之谈。后来上市了一种正方形的纸,称为高丽纸。我最早知道高丽纸是看黄永玉画的荷花,他独到的风格特色,鲜明而强烈地撩拨着人们的心弦。黄永玉用高丽纸画画是反正面都画,他先在纸的正面以劲健的铁线描勾勒造型,以国画、水粉、丙稀各种颜料敷色渲染,再用底纹笔或大板刷在纸的反面施以水墨,乃至画面上多有丝瓜瓤子蘸色点厾其间,一眼大开门就是黄永玉专属的绘画语言编码。再后来将高丽纸绘画登峰造极推向世界的是远涉重洋旅居美国的蒋铁锋、丁绍光一众云南画派现代重彩画派,我的启蒙老师张宏宾先生即是其中的一员。
老百姓过日子要算经济账,那时候有光纸就是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纸了,大概数它的厚薄适宜、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本子纸、卷子纸、信笺纸、草稿纸、习字纸、演算纸、传单纸,当然还可以用来包东西、盖东西、糊东西、叠东西,攒了卖废纸……
有一类机制的彩色纸,有红的、水红的、粉绿的、淡黄的、浅蓝的、原白色的。一种稍厚,窄边一边带有白边。这种纸,老百姓平常过日子用不大上,一到年节庆典宣传或市面上有什么大型集会,贴标语、写口号就派上用场了。
厚纸、硬纸、结实的画画和专业制图用的机制纸,潍坊方言中有个专指名词叫棒纸,棒纸一词只在潍坊小范围的局部地域使用,周边县区没有这个词,咨询外地朋友,地方语言中似乎没有关于厚纸、硬纸、绘图纸的另外说词。
棒纸曾被潍坊人派上了更多巧妙的用场,那时潍坊人结婚的新房墙上常有“天作之和”“白头到老”之类的吉语吉言,就是用棒纸写的。在地方美术队伍里办展览搞宣传,板面都是只裱糊上棒纸、有光纸就画向阳的葵花、常青的苍松,梅、兰、竹、菊等。再用抹布沾上颜色滚个花边就算裱起来了,这些路子也都是从工艺美术传出来的。
我的一位年轻的老家是胶东的同事说,他们烟台莱阳管糊窗户的纸叫作“二板纸”,取其微透光效果略好一些,三四分钱一张。有一种更厚一些的,叫做“大板纸”。无独有偶,我的同行张向军告诉我,早年间惠民地区商河一带农村叫那种用来画画的纸是“大板纸”。我的大学同学老解更进一步肯定地补充说:“有这个‘大板纸’已经是好多年之后的事了,因为我小时候还没有那种很厚的纸。我上小学的时候喜欢画画,老家北镇那边来的人就说,你这个纸太薄了,不行,你得用钢连纸。他们那个见识里边,比较厚一点的纸就叫钢连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