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 携手未来——写在第28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举办之际

潍坊新闻网 2024-08-31 10:05:21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最是一年秋好时,叠翠流金满潍州。9月1日至3日,第28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将在潍坊举办。这是一场绵延1700公里,跨越山海的携手;这是一条30年不曾间断的交流纽带,这是一块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领域的金字招牌。30年来,鲁台会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山东对外开放和潍坊高质量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是大陆举办时间最长的两岸经贸交流活动。

  30年春华秋实,鲁台会累计举办各领域交流活动270余场,吸引台湾各界人士5万余人次来鲁参访交流,引进500多名台湾高端人才来鲁发展。

  初秋时节,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潍坊,真诚地与台湾各界同胞分享潍坊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跨越山海、共赢未来。

30年深耕

打造国家级节会品牌

  莱州湾畔的潍坊,自古有“忠厚诚信、崇礼尚宾”“义以生利、尊商安商”的齐鲁风尚。自1991年潍坊市委台办成立,潍坊市利用台资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对台工作走在了山东省前列。1994年4月,全国对台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积极主动、发挥优势、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发展两岸经济关系总方针,潍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积极争取山东省台办同意,创办了全省性的对台经贸文化交流活动——鲁台经贸洽谈会,开启了潍坊主动开展对台工作的新阶段。

  30年来,潍坊一步一个脚印,不舍寸功办好每一场鲁台会,交出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2004年,鲁台会由山东省台办、潍坊市政府主办升格为山东省政府主办;

  2007年,鲁台会升格为国务院台办和山东省政府联合主办,标志着鲁台会成为国家级节会品牌;

  2010年,时任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出席第十六届鲁台会,就海基、海协两会签署ECFA发表四点重要意见,作为ECFA签署后的官方正式回应,标志着鲁台会上升为国家级涉台政策发布平台;

  2011年,鲁台会首次到台湾举办,开创了大陆涉台节会入岛举办的先例;

  2023年,第27届鲁台会首次与中国台湾网合办开幕式,设立“融融观鲁”专栏,面向岛内讲述鲁台合作佳话,发出融合发展强音,大会资讯在中国台湾网海外平台点击量超103万人次。

  如今的鲁台会,已经是一张靓丽的“金色名片”,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涉台政策发布的重要平台,为两岸各界人士交流对话、凝聚共识建桥梁,在服务中央对台工作大局、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鲁台经贸合作、推动鲁台各领域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立足禀赋

以最大诚意深化产业创新合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潍坊与台湾相距千里、跨越山海,但翻一翻交流合作的“成绩单”,可谓硕果累累、收获满满。这些成果与收获不仅坚定了潍坊与台湾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发展的信心,也凸显了潍坊这座城市的独有优势与高水平合作的广阔前景。

  潍坊作为经济大市、人口大市、文化大市,历史底蕴深厚、工业体系完备、消费潜力巨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潍坊大地上处处孕育着交流合作的新机遇。

  潍坊高度重视与台湾的交流合作,以政策优势叠加,释放发展的“乘数效应”。潍坊坚定扛牢经济大市责任担当,优化调整“9+3+N”产业体系,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当下的潍坊,捷报频传——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全国首个高铁快运物流基地落户,潍坊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的重要节点,被赋予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与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相叠加,与“青潍一体化”发展的态势相融合,为潍坊发展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包括台商台企台青在内的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大舞台。

  不仅具备政策优势,潍坊还有完备的平台体系。潍坊是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曾四次获颁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在全国地级城市中都不多见。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潍坊市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814家。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为例,这里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已吸引各类人才694人,其中博士182人、硕士387人,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

  像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一样的科研平台,在潍坊遍地生辉——崂山实验室研究平台、全国唯一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内燃机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些科研创新平台为城市布局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先发优势。

  此外,潍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各类台企到潍坊创新创业筑巢引凤。

  独特的产业优势锻造了潍坊难以比拟的城市竞争力。潍坊是少有的工农业齐头并进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粮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种子库和农机城。其中,蔬菜、畜禽、花卉、农机4个全产业链规模过千亿。不仅是农业,在联合国公布的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潍坊拥有37个,被誉为盛产“隐形冠军”的城市。在潍坊,各类台资企业几乎都可以找到相匹配的产业链条和庞大的市场需求。

  立足禀赋,潍坊在现有优势基础上,以最大诚意,与台湾同胞分享潍坊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持续深化对台产业合作。

  潍坊市重点打造了鲁兹中德产业园等产业集聚落户园区,先后出台“潍坊惠台80条措施”及实施细则等政策。潍坊市台协会会长郭文钧介绍:“‘潍坊惠台80条措施’实施细则,鼓励台资企业在潍坊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每条措施都明确了具体政策、申报条件、应提交材料以及责任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办事流程,极大方便了台胞台企。”

和美共荣

30年交出沉甸甸的成绩单

  30年,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鲁台会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一组数据振奋人心:在鲁台会的带动影响下,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790个,实际使用台资306.8亿美元。台湾百大企业中的鸿海、台塑、国泰金控、华新丽华、旺旺等30余家企业在鲁实现战略投资、集聚发展。一大批台资企业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等,有力促进了潍坊市乃至全省产业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越来越密切的不仅是经贸合作交流,还有人文相融。30年来,鲁台会举办书画展览、民间艺术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为两岸文化多元融合与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注入了文化软实力,为民众提供了直接互动与交流的机会,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

  “我喜欢潍坊的生活节奏和人文气息,喜欢潍坊人的善良热情。因为对潍坊的热爱,我选择留在潍坊创业,并用自己的方式宣传推广潍坊。”因鲁台会来到潍坊的台湾姑娘陈玟婷这样说。

  在30年的探索中,鲁台会作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两岸人员往来交流的纽带,吸引了台湾众多工商团体、行业组织参加,并建立双方长期合作机制。其中,台湾工业总会、台湾商业总会、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等岛内重要工商团体多次组团参加,并成为鲁台会协办单位。此外,台湾农会、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促进协会、旅游业同业公会、台湾青年联合会以及部分县市工业会、农会等广泛参与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了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化的鲁台合作格局,通过这些合作,潍坊的产业优势、市场潜力与台湾的创新能力、人才资源实现深度融合。

  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站在30年的新起点上,鲁台会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发挥在两岸交流中的桥梁作用,面向台胞台商分享中国式现代化重大机遇,探索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莹/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