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原因 扑朔迷离
潍坊晚报 2024-08-31 15:27:50
《潍县乡土志》。(资料图片)
《归里清谭》。(资料图片)
白浪河西移,俗称白浪河“翻身”,杨王庄村中世代流传着“白浪河翻身”的故事,一夜之间醒来,村庄从白浪河西岸搬到了东岸。然而,在历史记载中,白浪河屡屡决口改道,河水携带大量泥沙,不分昼夜地涌入别画湖。日益侵洇,成为了湖泊消失的灾难性“隐患”。
《潍县乡土志》载
白浪河一夜西移
别画湖消失,最早见于《潍县乡土志》“儒教乡别画社故迹条”下:“别画庄西有别画湖。按《水经注》:‘白狼出丹山,经北海郡城东入别画湖’,即其处也。一名蝶湖。明季河道西移,此地遂成沃壤。”但民国《潍县志稿》对此显然持否定态度,谓其“未知所本”。又,按原文理解,似乎是说湖泊在“明季”已经消失。
《潍县乡土志》主纂邑人陈传弼,举人,曾任山东青城县教喻。在地方历史的资料里,确实有着白浪河(旧称白狼河)西移的记载,出于《潍县志稿·金石志》所载《大元国重修东岳行宫之记并序》,原碑在“县北乡孙家杨孟庄”。碑文记载:“郡北三十里有庄曰‘杨王’,庄中之白浪西滨旧有东岳行宫一区”。
杨王庄即孙家杨孟庄,在今寒亭区开元街道境内。原为杨、王二姓居住,故旧称“杨王庄”,村中遗迹杨姓祖茔、王姓祖茔可证。所谓“东岳行宫一区”,即村中天齐庙,今基本保存完好。今该村位置,在白浪河东岸四里许处。
这方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竖立的石碑,忽然移到了白浪河的“西滨”。村中世代相传着“白浪河翻身”的故事,一夜之间醒来,村庄从白浪河西岸搬到了东岸,奇怪的是,白浪河向西移动了五六里之多。是不是在“明季”,没有人说得清楚了。
渏水北流入白浪河 千百年来数次改道
岂止是白浪河。大于河,《魏书·地形志》记其为“渏水”,发源于昌乐县方山,东而折北,进入潍县境后,一路北流,南北纵贯着潍县西部区域。因王府花园得名的冯家、韩家两个花园庄,就处于该河下游流域。在千百年朝宗大海的北流中,渏水行经飘忽不定,数次改道。古老有渏水流经望台(即今禹王台)东入白浪河的说法。《潍县志稿·疆域·河流》载,白浪河流至肖家营村北后崖头,汇入白浪河入海。
在历史的某个年月里,渏水北流至一个叫“周家口”的地方,突然掉头东去,远行十余里,东西流过河南、前后河套等村,把原来横跨在河流上的一座古桥冷落在原野上,成为了无水可跨的“旱桥”。此桥单孔,巨石拱形,江南水乡桥梁那样。歪打正着,乡人在此发现,桥下洞壁上有碑,上刻“达鲁花赤”“都纠首”“大金国山东东路潍州北海县儒教乡第十都大刘家庄创修石桥”等字样,据碑上文刻,创修于金代明昌三年(1192),“旱桥”原来是一座金代古桥。
河水不管这些,依然恣肆地向前流淌。正当人们以为它要东北而去的时候,忽然又转弯掉头西来。这一西来就没有收住脚步,再转头北流时,河道移往了禹王台西。当桂河从寿光县境东来与其汇合时,已是高台遥遥东望了。《水经注》记此地为“鱼合口”,俗称“三岔”。郭麐在其写下的《潍县竹枝词自注中》同样有诗:“渏水下流鱼合口,凭高四顾势悠哉。谁知今日禹王庙,即是当年望海台。”至清光绪年间,索性再次西移改道,再下游汇入白浪河时,已东南距禹王台二十余里。河水入于白浪河,共同养育着别画湖的浩淼水势。让历史存疑:是它屡屡改道西移,加快了湖泊变沃壤的脚步吗?
白浪河多次决口改道 携带泥沙涌入别画湖
白浪河发源于昌乐县打鼓山,进入潍境后,不择细流不成其远,沿途支流汇聚众多,旧时水势凶猛,在潍县城以北地带,屡屡决口改道。流经今潍坊经济开发区北杨村西时,山洪远来,决口猛烈,留下一方圆数里的“北杨圈”深坑,平地深下丈余,后又恣肆横流,留下大小故道3条。清道光十八年(1838),在今寒亭区固堤街道魏家温庄处决口,至今遗迹犹存,称“魏家口子”。
白浪河西岸另有一条故道,南起今潍坊经济开发区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东南部,北至寒亭区高里街道牟家院村,清同治五年(1866),在此夺大于河、小于河入河槽。“龙行旧路”,奇怪的是,河流决口改道后,往往再七拐八弯,再回到原来所经之处,沿旧道奔流前行。据粗略统计,只在今寒亭区境内,先后出现过5次严重决口改道,莫不如此,无一改变。
潍北地带属冲积性平原,土质松散,浪涛汹涌,泥沙俱下。在屡屡的决口改道中,河水携带大量泥沙,不分昼夜地涌入别画湖。日益侵洇,成为湖泊消失的灾难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