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有干头 | 潍坊昌乐:美好生活扑面来

潍坊新闻网 2024-09-06 09:09:00

美好生活扑面来

——昌乐以民生工程的落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幸福感来自哪里?老百姓最有发言权,邻里和谐融洽、小区凝聚力增强、群众幸福感提升等就是“硬指标”。昌乐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民生工程的落实提升居民幸福感,让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清单”变成一幅幅幸福图景。

  提升矛盾化解质效

  提振基层治理“硬底气”

  “多亏杨书记帮我们调解,不仅解决了噪音问题,还帮助我们缓和了邻里关系。”日前,在昌乐县宝都街道南关村党支部书记、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杨胜东的协调下,一起因装修扰民的纠纷得到圆满化解。从事基层调解工作多年,杨胜东用真心、细心和耐心调解每一起矛盾纠纷,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为方便群众矛盾纠纷就地解决,南关村打造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室。“与以往‘和事佬’式的矛盾纠纷调解不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既发挥了基层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也彰显了法治精神,情、理、法多管齐下,矛盾纠纷在群众家门口就解决了。”杨胜东说。

  近年来,昌乐县搭建以“乐调纠纷·解忧为民”为理念的“乐易调”特色调解品牌,实行村、镇街、县三级三轮调解“三三制”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将大量小矛盾小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县域,进一步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凝聚党群共治力量

  激发小区治理“新活力”

  “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儿?”日前,在宝都街道南苑小区,小区党支部书记、第一网格网格员韩亚松拿着民情记事本走访入户,详细记录着居民反映的问题。

  “自从小区有了党支部,不管什么事情都能很快解决。”南苑小区居民钟长英告诉记者,小区有了党支部,就有了凝聚力,居民们就有了“主心骨”。

南苑小区党支部成员近距离倾听百姓声音。

  据悉,宝都街道以住宅小区为主体,划分城区网格194个,将网格作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基本单元,并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同时,建立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吸引在职党员、物业职工、社区志愿者等力量,开展“组团式”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服务。

  这是昌乐县做实小区党支部,服务群众“近一步”的一个缩影。昌乐县按照“应建尽建、成熟一个、运行一个”的原则,已成立居民小区党支部137个,实现城区292个居民小区全覆盖。同时,结合推进“鸢都红色物业”建设,推行“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做到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

  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合作”,凝聚起基层治理强大合力。该县还持续推进“双报到”工作,组织80余个县直部门党组织与小区党支部联合开展6大类、18项便民服务活动,真正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聚焦群众所需所盼

  增强群众幸福“获得感”

  “在家门口就能观看既丰富又接地气的演出,非常开心。”“昌乐大舞台 人人都能来”全民才艺展演活动走进宝城街道西崔村,骄阳艺术团精彩丰富的节目赢得现场观众喝彩点赞。

  “骄阳艺术团是街道挖掘培育的本地民间艺术组织,目的就是让广大群众从‘观众’变‘主角’,打造成为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宝城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杨晓勇告诉记者,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艺术团已从原来的15人发展到70余人,每周六的固定演出成为宝城街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昌乐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昌乐大舞台 人人都能来”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通过“1+10+N”演出模式,连续两年组织开展才艺展演活动,即设置县级主舞台1处、镇(街、区)分舞台10处、村(社区)流动舞台N处,主舞台演出通过“爱昌乐”APP和今日昌乐视频号进行同步直播,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目前已完成演出300余场次,惠及群众91万余人次。

  养老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关键小事,也是体现城市温度、彰显共同富裕核心要义的发展大事。

  探索创新互助养老模式,提升农村美好生活需要。昌乐县在建设助老食堂,解决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问题的同时,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为导向,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普惠养老服务,推进互助养老服务,不断健全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文图

  通讯员 : 张磊 刘宁宁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