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会说话丨戈的解析
潍坊新闻网 2024-09-06 10:50:19
戈的解析
◎崔斌
戈,是什么?
戈形似现在的镰刀,由戈头和柄组成。关于戈的起源,一般认为是由新石器时代的石镰演化而来的。
△战国“陈胎之右户戈”铭文铜戈。(资料图片)
首先,戈是兵器。
戈是盛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的一种格斗兵器,可横击,又可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分为长、中、短戈三种,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可以用于横击、钩杀和啄击。戈的刃部叫援,尖端称锋,转折而下的部位叫胡,纳柲的部位叫内,援和内的连接处叫阑。援末胡上的孔叫穿,用于系绳。戈可以通过搭配不同长度的戈柲,来灵活地适用于车战或者步战的战争环境。
战国时期的齐国经济发达,战争频繁,戈是常见兵器之一。青州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陈胎之右户戈”铭文铜戈,保存完好。有趣的是,这件铜戈是1975年从青州五里废品站拣选到的。直援,无脊,短胡,饰有四个长孔穿,阑较高,内后部略呈弧状。可贵的是在援部和胡部阴刻一直行铭文:陈胎之右户戈,点明这是陈胎这辆战车上右侧的战士姓户的人所配备的铜戈。
另一件铜戈为战国“工城佐逆昌卯戈”铭文铜戈,直援,无脊,存三穿,胡部从第三穿处残失。阑较高,内后部呈弧状。其上有铭文二行七字,应为“工城佐逆昌卯戈”。“工城”即攻城,此戈即攻城时站于车左侧的兵士逆昌卯所用之戈。由此可见,攻打重要的城池,都需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何人用何兵器,站于何位置都事先布置明确,也是为了不贻误战机,确保攻城胜利。
广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秦“十四年属邦”铭文铜戈,援、胡均带有锋刃,锐利依旧,刃部几处小豁口记录了其赫赫战绩。内一侧刻有十二字铭文,表明这件铜戈为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由工官监造的兵器。秦对兵器制造实行监、主、造三级负责制,史书上称“物勒工名”。“物勒工名”,指器物的相关方刻名,以便质量检验和日后追查。
1982年,河南郸城县宁平公社一社员在宁平西二华里挖水沟时,发现青铜戈一件。戈刃锋利,援和胡上刻有铭文,共十五个字。根据戈的形制体例和内中的“邞”字,定为战国时期“邞国”遗物。专家认为:“邞”是国名或地名,即山东琅琊。秦灭楚后,挥兵攻齐,可能秦、齐在郸城一带发生战斗,齐国兵卒战死后,连同兵器被埋于墓中。这铜戈,见证了战国晚期的一场战争,迅速崛起的秦国在兼并中和列国兵戎相见。
这些精心的备战、精确的算计、强兵的举措,是打赢战争的基础,呈现了诸国争霸的殚精竭虑的准备。而戈的样式也在时光交替中不断演变,和战事息息相关。
从4000多年前二里头时期最早的青铜戈问世,一直到商代早期,出土的青铜戈都是“无胡戈”,由于缺少胡部锋刃,锋刃与戈柄之间多为直角,不能进行有力地钩杀动作,只限于啄击和推击。商代,战车出现在战场上。战车滚滚向前,将士们变幻着阵型,左冲右突,戈因其长度略长于斧钺、刀剑而更适合战车对抗。驾车人挥舞着短剑防护,车上站的士兵们靠盾牌遮挡,挥舞青铜戈啄击和推击敌人。商代晚期出现了条形短胡戈,戈头狭长,有胡,阑也比较长。到了春秋时期,戈的形式越来越多,更富有杀伤性。战国中晚期,青铜戈的内部开始开刃,戈头变得长而狭,并在戈头中部束腰,更利于钩割。战国晚期,铁戟开始淘汰青铜戟,并列装军队,铜戈也在战场上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其二,铜戈也是礼器。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兵器,名为“邗王是埜(野)戈”。这件青铜戈舌形短援,援末下垂成胡。胡后有扁圆形銎,上有一穿,内呈镂空的鸟兽状,为一条宽体飞龙,后爪抓着自己的翅膀,后臀下是一只衔着虺蛇的雁,造型独特,镂空纹饰精美。援的两面铸有八字铭文:“邗王是埜(野) 作为元用”。这铭文的意思是说,邗王“是埜(野)”做了这件顶级的兵器,供自己使用。
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的春秋晚期的曾侯昃铜戈,其援较长且带有脊棱,阑的一侧精心设计了两个长方形和一个半圆形的穿孔,用作捆绑固定手柄,再看铜戈的内部,上面同样设有两个穿孔,这些穿孔增添了整体的精致感。而内上的装饰更是精妙绝伦,错金云纹如同天上缥缈的云彩,华丽而又神秘。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援部和胡部那错金的鸟篆铭文“曾侯昃之用戈”,据考证,这件铜戈的主人曾侯昃是春秋晚期曾国的国君。
一件青铜器物如此美,让人暂时忘却了它还是一件冷血的兵器,看看就好,怎舍得轻易使用?
其三,铜戈也可能是纪念物。
2002年,文物部门对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的一个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揭开了春秋古国小邾国的神秘面纱。出土文物中,有一件“倪公戈”十分引人注目,上面刻有十二个字的铭文,专家破译为“倪公克父,择其吉金,作其元用”。大概意思是:这把战戈为倪公克父专用,他选择了最好的金属锻造而成,希望此后能一代一代相延下去。
其四,铜戈也是明器。
广州“螺岗”秦墓出土了铜戈,从当时墓葬发掘时所绘的平面图中看,铜戈位于陶瓮、陶罐的旁边,斜置、锋向下,柲朽无痕。墓中仅此一件兵器,其他均为壶、盒、釜、盘、带钩等生活用具,应该都是墓主人身前的所用物品。西周时期关中地区的男性墓葬中常见随葬戈、盾的现象,且戈经常被人为地砸弯和折断,这就是“毁兵”葬俗。损坏兵器再用于陪葬,还可以消除兵器被挖掘再利用的隐患。
《淮南子》中讲了个故事: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八尺高的城池来保护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化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归附了。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各地首领纷纷进献玉帛珍宝。
干为防具,戈为武器,古人以“干戈”通称兵器。这故事就是“化干戈为玉帛”的由来。还有人对武字进行拆字,提出止戈的解析,或许,武的最高境界就是停止兵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