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百件历史大事(四)

潍坊日报 2024-09-08 09:25:53

潍坊百件历史大事

(1924年—2024年)

  16.胶河战役扭转胶东战局。1947年10月2日至10日,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于昌邑境内胶河一线对国民党军进行了一次反攻战役,重创国民党军8个旅,歼敌9个团,共1.2万余人,彻底扭转了胶东战局,使山东东线兵团由防御转入进攻,史称胶河战役。

  17.中共中央华东局在青州。1948年3月,青州城解放,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进驻益都县城南闵家庄(现青州市弥河镇闵家村)一带。新成立的青州市和益都县都直接归属华东局领导。华东局在此领导了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同时特别注重探索对大城市解放和接管的经验,成功领导了潍坊和济南的接管,首创获得中央肯定的军管会接管方式,为充实完善党的城市政策和新解放城市的接管工作提供了重要经验。同时积极领导地方的党组织建设、肃匪反特、土地改革、发展生产、济困救灾、参军支前等工作,医治战争创伤,重建美好家园。1949年3月,华东局与华东军区从青州南下,迁往上海。

  18.潍县战役成为华东战场攻坚决胜范例。1948年4月2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指挥下发起潍县战役,4月27日中午我军占领整个潍县城,肃清了城内残敌,潍县战役胜利结束。潍县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城市攻坚战,歼敌4.6万余人,活捉国民党中将军长陈金城,击毙国民党山东第八保安总队长张天佐,不仅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拔掉了敌人的“鲁中堡垒”,使胶东、渤海、鲁中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还使我军总结和掌握了城市攻坚战的战术原则,为以后济南等大城市的解放提供了宝贵经验。

  19.接管潍县,潍坊特别市成立。1948年4月,作为我党在华东地区收复较大城市的开端和试点,中共中央、华东局对潍县的接管非常重视,确定将潍县城及周围乡村划出设立潍坊特别市,从华东局机关、党校和山东各地选调了1000多名干部,对潍县实行全面接管。决定由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华东局财经委员会书记兼财办主任的曾山任市委书记,姚仲明任市长,机构设置完全依照大城市的规格,实行市、区、街道(城郊设乡)三级制。设立了新华社潍坊支社和《新潍坊报》报社两个新闻机构,便于总结和宣传城市接管工作经验。市委确定接管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团结各界群众,镇压反革命,安定社会秩序,没收官僚资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建设新潍坊。从而确保了接管工作的成功进行,同时为后来接管济南、上海等大城市积累了宝贵经验。作为一级行政区划,“潍坊”这一名称也从此诞生。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

  20.昌潍专区成立。1948年6月,经中共中央华东局批准,设立昌潍专区,辖昌乐、寿光、安丘(新)、潍县、益临5县,中共昌潍地方委员会、昌潍行政专员公署在昌乐成立,赵毓华任地委书记、赵笃生任专员。1950年5月,辖潍县、昌乐、安丘、丘南、益临、益都、临朐、寿光、寿南、昌北、昌南、潍安、潍北、益寿等14个县145个区,昌潍地委会、昌潍专署机关由益都城迁至潍坊市博古街。1956年3月5日,高密、诸城、胶南、胶县、五莲、平度6县划入昌潍专区。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