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下基层劳动锻炼

潍坊晚报 2024-09-10 15:22:03

  

  1960年,刘锡诚(后排左一)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

  刘锡诚与妻子马昌仪。

  1960年到1971年期间,刘锡诚先后到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张家口地区涿鹿县六堡村、曲阜市孔村、河北怀来县官厅水库、河南息县、天津团泊洼等地劳动锻炼。这些不平凡的经历,使他养成了善良做人、正直坦荡,热情做事、尽心尽责,冷静看事、逆境奋起的性情和作风。

  去内蒙古当农民 担任生产队长肩负使命

  1960年刘锡诚到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劳动锻炼。他从北京坐火车到包头,一路辗转走到黄河边上,看到从北岸到南岸足足十里,却没有渡河的船只。当时正值初春,冰雪还没完全融化,河里化开的冰块拥挤着向下游翻滚。没有船,这可如何渡河?他搓搓手,卷起喇叭筒冲对岸喊:“有人吗?有船吗?”对岸除了回音没有任何回答。他看看没有办法,心想,还能让条河难住不成,便脱下裤子缠在脖子上,扛着行李踩着冰块就过去了。刘锡诚这次是带户口下去的。到公社办手续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36斤定量粮食改成29斤,他从一个国家干部变成了牧民、农民。

  刘锡诚被任命为大圐圙村生产队队长。他深感责任重大,每天与村民们一起锄地、抢收。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天天吃不饱,副队长张达看在眼里,就去自家拿些咸菜、粮食给他,刘锡诚忙拒绝,说:“你一家人还吃不饱饿肚子,快拿回家吧,我一个人怎么都好办。”张达不顾他的阻拦,放下东西就走。刘锡诚好歹渡过了缺粮这一难关,他一生都没忘记张达的这份恩情。

  有一次,他病了,发高烧,村子里没有赤脚医生,自己乘渡船过黄河,挣扎着到对岸的包头市去看病。黄昏前赶到包头市最边上的一个大车店,住的是一个像大礼堂一样、长约三四十米的大房间,一溜大通铺,上下两层,下面是土炕,上面是拼在一起的铁架子床。劣质烟草散发出呛鼻的气味,连同汗臭味、脚臭味熏得人喘不动气。房顶上高高吊着的灯泡,发出昏黄的光,照着床铺上一张张破烂的、被汗水浸成褐色的草席,勉强能辨认出地下的通道和炕上的人影。天热,旅客又多,躺着的、坐着的、光着上半身的,男女混住一起。刘锡诚马上联想到高尔基笔下那个著名的“夜店”,从中看到了老百姓的底层生活。

  刘锡诚在旗里被评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奖了一个笔记本,保留至今。时间长了,他既了解了农民,也变成了农民。劳动不是表演,是真干。一年后,他被调回北京,重新登记北京户口,户口本上写着1961年从内蒙古迁来。

  1962年,根据青年干部到农村劳动锻炼补课的指示,刘锡诚与中国美协的崔建堂、江帆、黎朗,曲艺研究会的许光远、丁素,摄影学会的佟树珩、袁汝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张帆等,来到张家口地区涿鹿县六堡中国文联文艺农场劳动。张家口的气候冷得早,10月份的早晨,水田里已经有冰凌了。挽起裤腿下到水田里干活,对这些书生是一种考验。由于气候寒冷,无霜期短,他们种出来的大米质量上乘,口感很好,也为中国文联机关干部们提供了一定的大米补贴。那时正年轻,不觉苦和累,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在劳动中改造思想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1964年,刘锡诚又到山东曲阜孔村公社担任队长,住在老百姓家里,一个锅里吃饭,一起劳动,把自己完全当成了农民。

  在息县东岳开荒 打水井种出黄瓜成新闻

  1969年9月30日,中国文联党组所属的几个协会,到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的北沿,开始了在文化部五七干校的生活。刘锡诚被分在三连。那里是一望无际的鹅卵石,并无寸地耕种。他们要做的是,从水库里取水和泥,干打垒盖房子。一天,刘锡诚正在工地上和泥脱坯,突然接到一封电报,妻子马昌仪所在单位代表要他立即返京。到京后,向他宣布,和家属一起到河南罗山干校,一周内办好所有手续,和平里的住房要交出去。刘锡诚匆忙处理完家里的物品,带着一双儿女,一家四口,乘火车远赴中原。

  他们先在罗山县农场住了一个月,又迁到息县东岳公社。这是一片广袤的荒地,包括何其芳、钱钟书等老专家,都在东岳草滩上脱坯盖房,白手起家建设家园。

  村子里有百十来户人家,几十个人的突然到来,打破了村子的宁静。红学家俞平伯夫妇被安排在水塘边一座闲置已久的空房里,连个院子都没有。环境好像并没有影响到俞平伯的心情,冬天来了,俞老先生就托老乡到大集上买了一车高粱秸,以备做饭与取暖之用。刘锡诚一家四口被安置在一间年久失修的破旧门面房里,没有窗户,只有五六平方米,四口人只能横着睡在床上。因为房门朝街开,时常有好事者探进头来打量攀谈,不胜其扰,如果关门则又漆黑一片。连队在村里办了一个托儿所,美学家蔡仪的夫人、古典文学研究者乔象钟被指定为教师。刘锡诚的女儿很懂事,每天下学,总是先去托儿所接了弟弟,还把一捆捡来的柴火拖回家。

  刘锡诚分在菜园班,与同事打了一眼水井,种出了尺把长的黄瓜,一时成了村里新闻。大诗人何其芳负责养猪,他以从事文学的热情来养猪,“猪喜我喜,猪忧我忧”,每天提着猪食喂猪,还常常赶着猪群在草地上、院子里跑来跑去,并总结出了一套养猪歌谣。

  离开天津到新华社 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1971年6月,刘锡诚来到天津静海县团泊洼文化部干校。三连连长是戏剧家晏甬,原是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连队的参谋看了人事档案,便委任他代替年龄大的晏甬出任连长,指挥生产、带头劳动。刘锡诚推脱不了,便答应下来。

  刘锡诚从小就会全套农活,驾轻就熟。他每天背着小儿子带队出工,把孩子放在地头,就挽起裤脚,带头下地干活。根据农时变化,他谋划该干什么活。秋收到了,强调做到颗粒归仓,接着又要往地里送粪,开始冬小麦的播种。对他而言,困难的是既要谋划和指挥生产、带头干活、搞好人事关系,还要照顾四岁的儿子。

  几个月后,传来了消息,刘锡诚被分配工作。在中国文联等文艺单位的干部中,他是首批分配工作的七个人之一。

  1971年11月5日,他离开团泊洼干校到新华社,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