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研究硕果累累
潍坊晚报 2024-09-10 15:30:37
2019年,刘锡诚(中)获“中国文联民间文艺终身成就荣誉奖”。
刘锡诚著《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刘锡诚部分著作。
刘锡诚是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先行者。刘锡诚淡泊名利,专注研究,勤奋异常,笔耕不辍,同时又颇具担当,热切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科进程。他的为学为人,足为学界楷模,世人风范。
研究中国原始艺术 历时五年完成著作
1991年2月,55岁的刘锡诚因工作调整,到中国文联做研究员。他决心以因文学知名、后来却转向古代服饰研究的沈从文为榜样,做些稳定性的研究,从此将重心转到民间文艺学、艺术人类学、文化学的学术研究上,专心著书立说。
经中国民研会原主席钟敬文、中宣部原副部长林默涵推荐,刘锡诚申报了“八五”科研项目“中国原始艺术研究”。历时五年,于1996年6月脱稿。评审的鉴定结论是:“刘锡诚同志的《中国原始艺术》是我国第一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史前艺术的力作……作者以审慎的态度,做了大量的、艰苦的科学工作,出色地完成了这一课题任务。”课题在当时的中国学界还是一个空白。钟敬文写了一篇《我的原始艺术情结》,评价说:“过去有关原始艺术的著作,都是外国人写外国原始艺术的,没有人写中国原始艺术的书,更没有中国人写中国原始艺术的。我一直希望有人写出中国原始艺术的著作来,不能光是格罗塞、博厄斯的著作。日本做学问的人很多,也没有人写中国原始艺术的。系统地研究中国原始艺术,锡诚算是第一个。”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学理思考上用力颇多,提出了民间文学“整体研究”“双重文学”等带有全局性、系统性、创新性的理念,推动了学科的深入发展。这些理念,形成了《民间文学的整体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双重的文学:作家文学+民间文学》《民俗与艺术》《民间文艺学的诗学传统》《中国神话与民族精神》等十几部文化作品集。
因其卓越成就,刘锡诚入选2017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文学与文化学科排行榜学者”,先后获得“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特殊贡献个人奖、“中国文联民间文艺终身成就荣誉奖”等。学者万建中评价说:“刘锡诚的学术道路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当代民间文艺发展的一个缩影。”有学者评价刘锡诚是“民间文学的守望者”。
深耕民间文学 填补相关学科空白
2003年,刘锡诚申报了第二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研究》,于2006年完成结项,专家评审获得“优秀”等级。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后,中国文联出版社又出版了110万字的增订本。该成果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是我国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第一部学术史著作,被广泛认为具有拓荒性质,填补了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上的一项空白。是中国民协“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首部成果。很多高校将其列为民间文学学科本科、硕士、博士生的必读书目。
坐冷板凳搞枯燥的学术研究,现在,不说个人,就是集体研究,也少有人下这么大工夫了。刘锡诚做《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史》课题时,是从行政领导岗位转为研究学术,不像大学或社科院的教授有自己的学生帮助提供、整理资料,也没有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的便利,他当时已70岁,独坐陋室,耳朵基本失聪,硬是凭一己之力查资料、敲键盘,冥思苦想、条分缕析,攻下了110万字、前人从未涉足的民间文学学术史。
学术史的写作,不但要求客观地叙述学科的研究历程,更重要的是对学科史上产生的各种思潮、理论、方法、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不仅需要大量的史料积累,分析解读,而且最能体现作者的资料视野、理论功底以及准确地把握学术事件的能力。这部著作梳理和论述了百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的各种流派及其思想观点,评析了其学术成果,史料丰富而翔实,观点新颖而独到。除了学术史的梳理与剖析外,还广泛涉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歌谣、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多种文类的形成、发展与转型,充分显示出他知识积累的丰厚、学术功底的扎实、史识和学识的广博。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说:“刘锡诚先生不趋时,不从俗,甘于清贫,潜心学术,坐冷板凳,淡泊名利,令我辈敬佩。这部填补了空白的《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其开拓意义和学术价值,将随着历史的推移愈益显现出来。刘锡诚先生这样的当代知识分子和理论工作者,我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真正脊梁,特别是学术建设的脊梁。我们真正应该把像刘先生这样的学者,推到中国学术建设宝塔的塔尖,照亮我们的学术航程。”
打破学术界限 致力非遗保护和民间文化抢救
作为中国非遗保护和民间文化抢救工作的开拓者,刘锡诚始终心存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他打通了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人类学,民间文学学术史与民俗学体系的界限,横跨了民间文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不同学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基础,也构成他在非遗保护领域学术贡献和学术成就的一个突出特点。
刘锡诚参与制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参加国家级“非遗”项目评审、咨询、辅导、督察工作,撰写了《传承与传承人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问题》《民间传说的保护》等论文,出版了《非物质遗产:理论与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等著作,这些理论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非遗”保护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我们开展相关教育和保护工作时有许多困惑,比如,迷信与俗信应该如何区别?我们该如何看待民间信仰?”对于这类理论问题,刘锡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的问题》等文章,给予了鲜明答案。他认为,普通老百姓无不生活在两重世界中:一方面,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奔小康;另一方面,传统民间文化中所包含和宣扬的一些思想观念,仍然是日常生活所崇尚和遵循的理念和准则,比如遇到困难无助时,也会默默地求助于天地、神灵和祖先的保佑。但盗用民间文化的名义装神弄鬼,则与我们所要保护的民间文化风马牛不相及。对于非遗而言,在产业化问题上的争议最大。他鲜明指出,非遗不应拒绝产业保护模式;但高唱产业化调子者,可能导致非遗的覆灭。
2011年7月,76岁的刘锡诚参加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并任专家组负责人。他积极扶持非遗理论发展和图书出版,主编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藏典》(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刘锡诚2022年、2023年两度入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位候选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