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文化事业作贡献

潍坊晚报 2024-09-10 15:37:39

  

  “刘锡诚文库”牌匾。

  刘锡诚为家乡昌乐县文学刊物题词。

  刘锡诚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对昌乐的文学作者更是寄予厚望。他对家乡的所谓贡献,并不在于为家乡举办什么活动,为家乡作者推荐发表作品等等。更重要的应是无形的,比方他的成就及影响,提高了家乡的知名度;他的事业、精神、人格等在家乡的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外柔内刚豪爽直率

  回乡畅谈保护古树

  刘锡诚每次回昌乐,都要和笔者面对面地谈论文学。他温文尔雅,不失学者风度。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轻声慢语,娓娓而谈。然而他的性格,却是外柔内刚,不乏昌乐人的豪爽和直率。

  那年他回昌乐,县长请他吃饭,席间,他大发感慨,说:“当年在昌乐中学读书时,一路走来,到处都是参天大树。这次回来看看,一棵也不见了。这不行,古树得保护啊,植树造林得扎扎实实地做啊。”还说了许多直言不讳的批评、至少是建议的话。说到尖锐处,大家有些坐不住了。一般人在酒桌上,面对一县之长,说的都是讨喜的“过年话”,但类似的话刘锡诚几乎没说一句。好在县长与他同样正直,且有文化情结,对文化人格外敬重,对他的批评和建议,或深有同感,或作些解释,或表示感谢,始终憨厚地笑着。

  殷殷关怀昌乐作者

  关注家乡文化发展

  1982年,刘锡诚应潍坊文艺界之邀,到家乡做辅导,住在招待所的一个套间里。潍坊一些重点作者忐忑地坐在外间,等待接见。昌乐作家郭建华的小说《尤庄的蒲团》获《山东文学》1981年优秀小说奖。刘锡诚看过这一届获奖作品,说:“郭建华的《尤庄的蒲团》应属上乘。”他对家乡昌乐的文学一直寄予期望。1993年,他在给郭建华的信中说:“我希望看到你们、特别是您,既能熟悉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又能吸收些新的文学观念,目光四射,跳出那个小城市的意识。”这是对昌乐作者殷切的期望,更是切中要害的批评。

  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也是政协成立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昌乐县委员会编了一本《浩然与昌乐》文集,收录了作家浩然与昌乐有关的一些作品、文章、讲话和史料。浩然请刘锡诚写一篇短序。他欣然答应:“无论是看在家乡父老的份儿上,还是看在多年来与浩然文学交往的份儿上,我都义不容辞。”刘锡诚1980年在《文艺报》工作时,曾于3月15日召开过一次农村题材创作座谈会,专门邀请浩然与会参加讨论。两人都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民和农村怀着很深的感情。那次座谈会上,刘锡诚提出了“文学,要关心九亿农民”的口号。那次会由已故老主编冯牧主持。刘绍棠、管桦、林斤澜、浩然都在会上发了言。

  像刘锡诚这样的名家,对家乡的所谓贡献并不仅在于做几件“实事”,比如在家乡举办活动、为家乡作者推荐发表作品等等。更重要的应是无形的,比如他的成就及影响,提高了家乡的知名度;他的事业、精神、人格等在家乡的传播,潜移默化地感染了某人或某一群人,从而改变了家乡的整体文化品位。

  为母校捐赠个人藏书 昌乐一中设“刘锡诚文库”

  2016年3月9日,刘锡诚和夫人马昌仪把在当代文学和民间文学领域60年来所积累的藏书,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对他们夫妇的无私捐赠表示感谢,并颁发了入藏证书和纪念品,表示中国现代文学馆将设立“刘锡诚民间文学研究文库”,妥善保存。

  刘锡诚除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近万册图书外,尚有部分文艺理论、文学史、艺术史、中外文学作品、个人著作(含译著)及手稿、资料等藏品,希望捐赠给一个合适的部门。他斟酌再三,选择了昌乐一中。昌乐一中人文氛围浓厚,校园文化源远流长,图书馆设施也属一流,具备良好的收藏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是,昌乐一中是他的母校。刘锡诚曾重返母校,追忆美好的中学时光,并在自己的多篇作品中表达了对母校昌乐一中的一往情深。昌乐一中也以培养出刘锡诚这样的优秀学子为荣,视他为校友的楷模,载入校史。昌乐一中对接受刘锡诚老师的捐赠很重视,立即腾出房间,投入人力、物力,设立“刘锡诚文库”。

  2016年5月23日,昌乐文化局原副局长郭建华、昌乐一中黄发国校长、吴文福副校长前往北京,拜望刘锡诚。此行体现出昌乐一中领导对设立“刘锡诚文库”的高度重视。

  他们乘动车抵达北京,前往刘锡诚家。刘锡诚和夫人马昌仪先生热情而亲切地接待了他们。刘锡诚家客厅的两面墙壁完全被书架占据,从地面一直到天花板。客厅内只容得下两张沙发和茶几,及一条狭窄的通道。书房供马昌仪工作所用,靠墙排着的书架上则摆满两人的书籍。刘锡诚的工作间,像一条小胡同,左右两面全是书架,一张不大的书桌夹在书架中间,桌上有一台电脑。窗外凉台上,堆满一捆一捆的资料。

  刘锡诚夫妇陪同他们参观了自己的藏书。因为已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近万册,客厅的书架撤去,客厅宽敞了许多。但书房和工作间仍是书的世界。他不时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或整套精美的图书,一一介绍。其中不乏早已绝版的中外名著,诸多中国一流作家、学者亲笔签名的赠书,还有他们夫妇各种版本的著作,均十分珍贵。刘锡诚指着书架上琳琅满目的藏书说:“这些书籍都要捐赠给昌乐一中。”又指着堆满凉台的资料说:“这些资料都还没来得及整理,将来整理好了,也捐赠给母校。”

  他们返回昌乐一中后,立即着手“刘锡诚文库”的筹备工作。在学校图书馆内腾出两间近50平方米的馆舍,整修一新,量身定制了书橱、展柜等专用设施。定制了专用纸箱,派出专门车辆,由吴文福校长带队,前往刘锡诚寓所,清点藏书,分门别类地装入纸箱。藏书包括文艺理论和文学史艺术史类、文学作品和读物类、民间文学类、外国文学类、文件、手稿和奖状、聘书等共六千余册(件)。运回学校后,迅速组织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分类、整理、登记、入藏。还特意请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著名书法家罗杨为“刘锡诚文库”题写了匾额。

  当年6月,“刘锡诚文库”正式落成开放。

  不幸的是,2024年8月22日,刘锡诚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他求深求真的学术追求、谨慎勤恳的学术态度,值得后辈铭记。

  本期图片由刘海清提供

  本期根据刘海清、郭建华文稿整理。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