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银行杯”我心中的老师作品征集大赛部分作品展示
潍坊新闻网 2024-09-11 08:36:15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9月9日,记者了解到,“潍坊银行杯”我心中的老师作品征集以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投稿,大家用细腻的文笔讲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带来的点滴温暖,回忆着最难忘的师恩。为向教师节献礼,大赛主办方挑选了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向老师们说一声“谢谢,辛苦了”。(特别声明:本次作品展示不作为大赛评奖依据)
28岁的我和你
我无法判断某个时刻的具体意义,直到它成为回忆。
——题记
“洪云老师,你好,我是娅男。”
“今天班上有个同学给我写了一张纸条,问我能不能跟她做好朋友……”
“老师,我有点不安,因为我跟她并不熟悉,她的座位离我好远,为什么她偏偏要选我做好朋友呢?”
“我有点害怕,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真的成为她的好朋友,如果我做得不好,会不会辜负她的情义……”
2011年,新学期的第一周,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高一语文组教师洪云的办公桌上,突然收到了一封来信。
第二天,课桌上出现了一封回信。
“娅男,收到你的来信我既开心又觉得抱歉,开心的是你能向我敞开心扉,抱歉的是我没能注意到你的情绪,忽略了你内心的问题……”
初秋,蝉鸣依旧。教室的窗帘微微摆动,微风掠过她耳后的碎发,伏在窗边的那个女孩,手里握着三张写着满满红色笔迹的作文纸,哭了也笑了。
她说别紧张,她说没关系,她说这是初升高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她说这或许有点难,但她会陪我一起……
她用她也还未丰厚的小小羽翼温柔地、小心呵护起了一个青春期少女的心事。
那一年她28岁,是她当老师第一年;
这一年我28岁,是我毕业的第十年。
十几岁写的作文里把时光易逝描述得轻松简单,好像它只是一个会被标红表扬的四个字,可真的十年过去,才知道唯有时间才能将“时光易逝”书写得淋漓尽致。
十年前我是她的语文课代表,是她的学生;
十年后她是我文章里的主角,是我的恩师。
或许我十年前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封信于我而言的意义,那天的哭是因为如此分量的一封回信,那是一场巨大的情感碰撞,我感受到了一次特别的关心和在意。笑便是内心的纠结被开解,是能坦然面对自己初升高的小情绪。
而今,那三张作文纸在抽屉已经放的泛黄,边缘也因为年复一年的天气变得褶皱、不再整齐,我摸着慢慢淡去红色的笔迹,指尖在“勇敢”这个字眼上霎时而止。
那一刻时间好像忽然停摆,巨大的钟声轰然响起,我脑海中不断回望这过去的十年……高考的紧张之后,超常发挥考出了我最好的成绩;大学的无措之后,结交了一帮特别要好的朋友;毕业的迷茫之后,拿着本专业的技术在职场上努力发光,工作的压力之后,也被领导夸奖过:“真棒啊小姜”。
原来我踏入高中的第一课,学会的是她教我的勇敢。
“洪云老师,你好,我是娅男。一朝沐杏雨,终生念师恩,谢谢28岁的你给了后来这十年的我面对一切的勇气,28岁的我真诚鞠躬,说声谢谢您!”
(作者:姜娅男)
心中有片晚霞
——感怀相遇恩师二十年
二十年前,在一所普通的山村小学里,我和赵明霞老师相遇了。现在想来,这应是命运的安排。
大学刚毕业,赵明霞老师还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子,为何来到这偏僻的山村小学?对于稚嫩的我来说谈不上不理解,最多的是一种好奇。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感觉她应该和那晚霞一样让人亲近吧。
没想到她是教语文的,这是我最讨厌的学科,但更没想到的是,正因为她教语文,我的漫漫求索之路才有了前进的指引。
传道授业,以字铸魂。她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风格和授课内容,幽默生动的解释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之乎者也”的乐趣,语文成绩也越来越好。尤其是她那一手行云流水大气得体的板书,让当时的我自觉惭愧。于是,我鼓足了勇气问她“为什么你的字写得那么好看啊,我也想像你写得那样好!”。现在尚记得她略显羞涩地对我说:“你小子挺有志气啊,要像我这样的话不仅要多加练习,还要知道什么叫心正,我相信你肯定会做到的”。那时不懂字如其人,但以后也确实理解了,心正则字正则人正,这是一直铭刻在我灵魂里的教诲。时至今日,我仍会在空余时间奋笔疾书一番,在一笔一画的字里行间中反省自身。
探索世界,放眼世界。那时山里的孩子都很单纯,没见过蔚蓝神秘的大海,只听过飞机掠过时那低沉的音浪,外面的世界我们不懂,心里觉得一切未知之事都能在这小小的学校中寻找到答案,此时的我是无知的。是她无私购买了好多课外书籍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也时常和我们分享她在大学时的趣事。她时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外面的世界真的很有意思”。这激发了我无穷的探索欲,我发奋学习。在前进的道路上我见识到了她所说的这个广阔世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万类霜天竞自由。也明白了自己作为沧海一粟的渺小,告诫自己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妄自菲薄。
时间如白驹过隙,现在我懂了我们为什么能够相遇。感恩您在我童年心灵中点燃了那团奋斗不息的火种,我相信这团火也必将生生不息,绚烂如我们相遇时的那片晚霞。
(作者:郭金梁)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曾是潍坊广文中学的一名生物老师,不觉退休已经四年了。又是新一年教师节,下午喝茶听书时听作家李娟写了她初中班主任的一些趣事,忽然让我想起小学的翟老师。
初见翟老师是在小学一年级,那是1974年,如今过去了整50年,我依然记得她的全名是翟素川。那时候翟老师梳一条长辫子,一直长到腰部,头发油黑发亮。翟老师生得白白净净,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脾气非常好,对我们都很温柔。听人说,翟老师是上海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到了我们村,被分到三台小学教书。我是多么有福气,在我上学伊始就遇到翟老师,从拼音到音调,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让我们一遍遍跟她拼读,用手指在空气中写每个字的偏旁。虽然过去了50年,我仍然能记起来她教我们读拼音、用右手食指在空中写偏旁的样子。我对语文的喜爱,或许就是从翟老师教我们开始的。
翟老师也特别喜欢我,那时候,农村的孩子兄弟姊妹多,父母都忙农活,很少管我们是不是洗脸洗手,很多同学的脖子每天都是黑乎乎的。翟老师就教我们要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洗脸。有时候上课前,她会把我叫到讲台上,让我抬起头,露出脖子,她会说:“看看人家的脖子洗得多干净,你们也要这样洗。”我当时很害羞,不等老师让回座位上,就自己跑回去了。
我家离着学校非常近,中午吃完饭便匆匆回到学校,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享受中午和翟老师在一起的时光。翟老师会和早到的同学坐在教室前砖砌的甬路上晒太阳、讲故事,我们也会问一些不懂的问题。有时候,我会到翟老师身后,拿她的大辫子玩,也会偷偷把她的大辫子拆开一段儿,再给她编起来,翟老师也不烦,仍笑嘻嘻地和我们玩。
何其有幸,在我的一生中,遇到了翟老师,一个认真、耐心、喜欢我们这些农村小孩的老师。学生时代,每一次考试,凡是有关拼音、音调的题目,我从来没有错过,我的作文也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后来高考语文成绩也是各科中最好的。
高考时选择师范学校,后来选择“老师”这个职业,或许就缘起自翟老师。虽然后来稀里糊涂地选了生物学,成为一名生物老师,但还是很羡慕那些教语文的同事。对语文的喜爱、情结,现在想来都是缘起自翟老师,有一首歌唱得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次听到,我都会想起翟老师。
想念我的小学语文老师翟老师。
(作者:李慧)
幸遇良师,花开绚烂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是什么?韩愈给出了解释:“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她如同勤劳的园丁,慢慢浇灌着我这朵欲绽的花朵。幸遇良师,她的爱,如同三月里的春风,让我沉浸其中。
九月的天气,热浪翻滚。懵懂的我背着书包来到了这个陌生的新环境。这时一双温暖的手搂过我,我抬眼看去,一张温柔而又清新的脸撞入我的眼眶,也撞进了我的心里。棕乌的头发盘成了一个丸子,精心打理的刘海被风轻轻吹动,光洁的额头,白皙的面庞,还有一副黑色眼镜。她穿着一身干练的女式西装,配一双高跟鞋,站在那里笑吟吟地开口:“是新转校生吗?我姓马,是你的班主任。”接着,她把我带入班级,引导我与同学们相识,并嘱咐我入学的注意事项。
我如同一只漂泊在海的船舶,找到了可以作为依靠的安全港口。
在之后的数学课,我关注着马老师的一言一行。她会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解决问题,加强我们的读题做题能力。她那娟秀的字迹不止印在了黑板上,还印进了我的心里。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如她这般会一手娟秀。
她很循循善诱。在一次课上,我顶撞了她,那是我第一次顶撞老师。马老师下课后立马带我去办公室交流,并且原谅了我,还让我当数学课代表。在之后的日子里,她会帮助我学习,在我进步后还会毫不吝啬地大力夸奖。
她坚守育人本分。在日常生活中,教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知道要做什么,怎样做好。如果做不好,可以不用强迫自己。还叮嘱我们要常思考。渐渐地,马老师成为了我的“源头”,也成为了我们的“源头”。
时光流转,脚步已近离别的巷口。分别在即,全班的人都红了眼眶,耸动肩膀。老师也红着眼,哽咽着和我们述说着不舍。她说,很遗憾没有办法带我们继续在人生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要我们继续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思考,能够容纳下所有的不期而遇和久别重逢。
我遇见了你,如沐十里春光。那段灿烂而又别样的六年,在心底开了花。
人生这条路很漫长,我不断地走着,想停但不能停,因为幸运遇见你!
老师,感谢您六年来的浇灌!
(作者:宗嘉慧)
师爱如泓 润物无声
一支粉笔两鬓白发,三尺讲台四季辛勤,每一株桃李盛开的背后,都有一位含辛茹苦的老师在校园里叙说着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
2022年金秋时节,我升入广文中学,并初遇我的班主任蒋树伟老师。初遇蒋老师,她白里透红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九月微热的秋风轻轻拂过她的面颊,明亮的太阳映照在她脸上,同时也照亮了眼底写满迷茫刚走进初中生活的我们。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对求知的我们,蒋老师总是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解各种知识,用自己的爱滋养着班级每一位同学茁壮成长!
蒋老师的爱藏在每一句的关心问候中。
在开学前的向阳训练营中,由于天热难耐,加上持续的训练,班级一位同学在站军姿时晕倒了,蒋老师得知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一边递矿泉水一边用手摸额头,急切地询问,经过细致地问询和检查,确认同学没事后,她又起身告诫班里其他同学说:“军训很辛苦,同学们做得都很好!但一定要注意身体,如果感觉不舒服,不能勉强,要及时向教官打报告。”看到她焦急的神色,一股难以名状的暖流直抵我的心房,她的一字一句既是对我们军训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身体的关心爱护,让我们感觉到无限的温暖,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勇敢、坚强......
蒋老师的爱藏在每一天的严格要求中。
每天,校园金黄色的小路上,总能见到蒋老师忙碌的身影。回望那条小径,蒋老师总是伴着晨曦来,带着晚霞走,不管是早读还是午练,午休还是放学,她每天都会来到班级教室,关爱每一位同学的日常。面对同学们的进步,她从不吝啬她的表扬,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勇攀高峰;面对同学犯下的错误,她奖罚分明,并且不厌其烦地进行纠正,意味深长地讲述其中的道理。在蒋老师的领导下,同学们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身处这样的班级,同学们也越来越热爱这个积极上进、生机勃勃的班集体!
蒋老师的爱藏在每一个历史知识中。
课堂上,她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听得如痴如醉。从人文初祖、农耕文明到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灿烂文化,从春秋战国的连年战争到秦汉的国家统一……她如数家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课下,同学们都围上去追问她历史问题,她都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并且对我们进行鼓励、期望和告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于蒋老师,加减乘除算不尽她的辛苦付出,诗词歌赋说不完她的细致耐心,笔墨纸砚写不完她的含辛茹苦,她就像是我们的望远镜,让我们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我们永远爱您——蒋老师!
(作者:王楚涵)
点亮心灯,培育未来
——我心中的姜老师
在我成长的旅途中,有一个人,她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她像一位园丁,悉心培育我这棵小树苗。她,就是我的班主任,姜老师。
姜老师有一头乌黑的长发,眼睛亮亮的,笑起来像星星一样。她总是穿着整整齐齐的衣服,看起来特别精神。每当她走进教室,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来,让我们觉得特别安心。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总能在课堂上激起我们对数学的热爱。每当我们遇到难题,姜老师总是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直到我们完全理解。
记得有一次,我们学两位数加减法,大家都觉得好难,数字像小山一样堆在我们面前。可是老师没有着急,她对着课本上的例题一点点地给我们讲,让我们对数与数的相加有了深刻理解。临下课的时候,她又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一些五彩缤纷的糖果笑着说:是不是很喜欢?每个人都有份,奖励你们今天通过了两位数加减法的小关卡。数学这门课,说起来其实不难,但是有很多关卡等着我们,就像《西游记》的八十一难一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信心,一起打怪兽呢?”我们都大声喊着:“能”。就这样,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会了加减法,觉得特别开心。
姜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数学知识,还时常告诉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她总是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她都一视同仁。她经常组织我们进行小组讨论,让我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合作与分享。姜老师就像一位魔术师,用她的智慧和爱心,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她用她的耐心和细心,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她用她的坚持和鼓励,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坚强。
在我心中,姜老师不仅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朋友,一位引路人。她的教诲和关怀,我将永远记在心中。师恩难忘,姜老师,谢谢您!
(作者:李依蔚)
亦师亦友的“她”
我心目中最美的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齐老师。她是一位美丽、温柔、幽默的好老师,她喜欢穿花裙子,一头乌黑靓丽的长发经常扎着丸子头,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透露着智慧和温柔,感觉像妈妈的目光,我很喜欢上她的课。
她是我上小学以来,教我时间最长的老师,她一共教我们两个班,我们上其它课时,她经常在后门悄悄地关注着我们,我们却浑然不知。上她的课时同学们常常与她开玩笑,她也会像朋友一样很幽默地回应我们,她是那么的温柔有趣,所以我们很喜欢上她的课。
同时,她也很严厉,讲课时,她会很细心地教我们新知识,讲完一部分后,她总是很认真地再问我们一遍“你们听懂了吗”,如果有没听懂的同学,她会很耐心地再给我们讲一遍,同学们都学会后,她才给我们讲下一步的学习内容。她好像开了“千里眼”,有“顺风耳”,我们班的大小事,她都一清二楚,上她的课,同学们都很认真,不敢有一丝马虎。
自从齐老师教我们班之后,我们的数学成绩提高了一大截,每次课堂小测验同学们基本上全对,她就像“魔术师”一样有着无穷的魅力,我们都被深深吸引住了,从此同学们都迷上了数学!
在我心目中,齐老师总是像爱护花儿一样照顾着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她对每一个同学都那么细心、温柔,她像勤劳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教我们知识,呵护我们成长。
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师,她以身作则,呕心沥血,竭尽所能地教我们成才,我要以齐老师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立志长大后成为和齐老师一样的人,用知识照亮别人,不求索取,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们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李安然)
寸草心,春晖情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老师,这一称谓平凡却又蕴含着伟大的力量。他们宛如辛勤耕耘的园丁,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恰似燃烧自己的蜡烛,无私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更如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匠心独运地雕琢着我们高尚的品格。
于我而言,记忆深处的首位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宛如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点亮了我那懵懂无知的童年时光。她以温柔且坚定的语调,娓娓讲述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引领我们踏入知识的神圣殿堂。她总是鼓励我们积极发言,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我们在自信中成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的教诲如春雨般,默默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在我的成长旅程中,除了她,还有许多老师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中学时期的数学老师,凭借其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与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常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高中的英语老师,用她的热情和耐心,帮助我克服了学习英语的困难。她总是鼓励我们多说多练,不要害怕犯错。“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她的鼓励下,我逐渐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每一位老师都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句至理名言的深邃内涵。他们不仅倾囊相授知识,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与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引领我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当下,身为一名师范生的我,愈发深切地感受到责任的重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师们的恩情我将永远铭记在心。我渴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去浇灌每一朵祖国的花朵。我定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投身于教育事业。
我相信,在未来的悠悠岁月里,我定会在教育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去传承老师们的教育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在教育的这片广袤天地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作者:高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