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支撑 多元共治,激活小区治理的“一池春水”

潍坊新闻网 2024-09-24 10:02:28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小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今年以来,寒亭区寒亭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积极探索“多点支撑、多元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组织链条向小区延伸,深化推进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不断开启基层治理“新路径”。

针对小区治理问题,召集社区、物业、居民代表三方会议。

  党建引领,完善小区治理体系。优化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链条,将党组织链条从社区延伸到小区和楼栋。以潍县路社区新力帝泊湾小区为试点,推进小区党支部提质增效,打造“支部建在小区上”2.0版。利用社区公共服务用房、物业服务用房、小区闲置楼栋等资源打造小区党群服务站点,为党员群众搭建协商议事、自治共治、休闲娱乐平台,提升为民服务效能。从“双报到”在职党员、网格员、热心居民、党员志愿者、帮扶单位等群体中选出楼栋长1700名,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开展微治理、微服务、微协商、微综管等“家门口式”小区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社区代表面对面听取居民意见。

  分类施策,激发小区治理动力。以红色物业为依托,积极探索“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治理机制,社区党委书记任职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总监,物业经理兼职党委委员,畅通社区、物业双向监督提升渠道,小区从物业管理向业主自治、多方共治转变,实现了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街道党工委赋权基层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推动居民自治,促使小区管理正规化。以泰祥社区为试点,充分发挥社区内退休干部、在职党员和社区能人的优势,深化楼栋联户治理,打造有威望、有热心、有能力的“三有”楼栋长队伍,从中组建“和为贵”矛盾调解团,以茶桌议事、板凳议事、凉亭议事等多种灵活方式,让“遇事不发愁,就近找楼长”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

社区阅览室

  凝聚力量,提升小区治理效能。全力构建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体系,辖区划分二三级网格110个、网格长(员)241人,整合小区内党员、帮扶单位、物业负责人、业委会(物管会)成员、志愿者等力量。其中潍县路社区探索“八色网格暖心签”模式,对高龄、独居、低保等8类重点群体以颜色标识进行分类管理,与350名特殊群体结成服务对子,更好地了解居民需求,做好广大群众“贴心人”。街道以民主自治为主线,着力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的党建主导型小区自治平台,引导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互签共驻共建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将“民主”与“协商”贯穿于服务群众的全过程。以泰祥社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为中心,聚焦辖区青少年学习、中青年文体、老年人康养等高频公共服务需求,打造区域性公共服务红色枢纽。以商城社区全区首家鹿非马儿童成长中心为例,以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支点,设置儿童书房、科普室等功能区域,整合辖区优质资源纳入儿童成长中心,扩大群众服务半径。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文图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