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国际风筝会暨潍坊风筝嘉年华全球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4-09-24 19:25:00
9月24日上午,“潍坊国际风筝会暨潍坊风筝嘉年华”全球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部署要求,以“风筝”为媒,广泛缔结友谊,密切对外交流,深化合作共赢,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陈贽出席有关活动,潍坊市委书记刘运出席并发布,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建华、潍坊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党组书记王保梁、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参加并回答记者提问。有关驻华使节、海外媒体、外国留学生、海外知名博主代表等参加活动。
潍坊市委书记刘运介绍,潍坊道承齐鲁、襟连海岱,陆域面积1.5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58公里、海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是世界风筝都、国际动力城、国际和平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在山东发展格局中可以概括为“4321”:GDP山东第4,2023年达7606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35位,在2024年中国百强城市榜中跃居二线城市25位;存贷款余额山东第3,是全国第12个、山东第3个“双过万亿”的地级市;工业山东第2,规上工业产值和营收双过1.1万亿,居全国大中城市25位,入选全国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改试点城市;农业山东第1,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肯定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2024年上半年,GDP增长6.2%,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1—8月,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山东平均,全市经济稳健向好、进位争先。
介绍潍坊主要有四个维度。第一,风筝故乡、大美潍坊。潍坊风筝传承千年、闻名世界,2400多年前鲁班在潍坊制作放飞了世界上第一只“木鸢”风筝,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把风筝带到欧洲,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成功举办,历经40多年的创新发展,风筝会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国际盛会。自2023年开始,我们积极响应广大风筝爱好者、海内外朋友的要求,将一年一度的风筝会拓展升级为潍坊国际风筝会暨潍坊风筝嘉年华,举办放飞表演、创意扎制、风筝锦标赛等特色主题活动,旨在广结友谊、密切交流、扩大合作、共赢发展,带您领略潍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寻访苏东坡、李清照、郑板桥等150多位名人雅士的文化印记,体验东镇沂山、青州古城、坊茨小镇等文旅胜地的历史韵味,品鉴剪纸、年画、古琴等非遗文化的匠心精作,感受“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城市精神,乐享如将不尽、与古为新的世界风筝都的独特魅力。第二,齐鲁福地、动力潍坊。潍坊央居齐鲁、通衢八方,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集聚成势,培育了3000亿元的动力装备产业、2000亿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00亿元的食品产业、4000亿元的高端化工产业,动力装备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发展到1228家,潍柴发展为全球装备制造领军企业,歌尔位居全国VR50强榜首,激荡着产业焕新、动力充沛的发展热潮。第三,科教强市、活力潍坊。潍坊科教兴盛、职普双强,是国家创新型城市,4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第一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程控交换机就出自潍坊,拥有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5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196家,现有5所本科院校、65所职业院校、42.7万在校生,人才资源总量达237万,对外经贸网络覆盖218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沿海开放和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呈现出才智涌流、内外兼蓄的活力场景。第四,物阜民丰、自在潍坊。潍坊农业领先、民生殷实,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地,蔬菜、畜禽、花卉、农机4个全产业链规模过千亿,蔬菜产销量、肉蛋奶产量、盆栽花规模均居全国第1,总书记点赞寿光蔬菜、青州银瓜、潍县萝卜,得利斯肉制品、临朐鹅肝等“潍有尚品”享誉国内外,城乡居民收入比1.86:1、优于全国0.53,绘就了城乡融合、普惠均衡的幸福画卷。
人民日报社是我国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机构,在引领思想、引导舆论、传承文化、推动发展、服务人民等方面,发挥了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当前,我们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恳请各位领导继续关心潍坊、支持潍坊,希望海内外媒体朋友持续关注潍坊、推介潍坊,期待各位企业家走进潍坊、深耕潍坊,诚挚邀请大家共赴风筝之约、感受潍坊的别样精彩!
祝发布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事业兴旺、万事顺遂!谢谢大家!
人民日报海外网记者:潍坊是世界风筝都,风筝文化源远流长,请向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潍坊风筝历史、文化、产业等相关情况。
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建华: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潍坊风筝的关心关注。纸鸢牵一线,相约在新秋。首先,借此潍坊国际风筝会暨潍坊风筝嘉年华全球发布会现场,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潍坊发展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们,向参与支持潍坊风筝文化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向各位介绍一下潍坊风筝的有关情况。
跨越千年,潍坊风筝历久弥新
潍坊风筝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鲁国时期。传说鲁阳人墨子最早尝试制作“风筝”,“削木为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而后在今潍坊青州西南的鲁山脚下,鲁班削竹木为鸢,“成飞三日,三日不下”,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只“风筝”。明清时期,潍坊地区制作、放飞风筝盛行,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放风筝的欢快场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代代风筝艺人传承“扎、糊、绘、放”四大技艺,并不断改进创新,目前,潍坊风筝已形成板式、硬翅、软翅、筒子、长串五大类别。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入新时代,潍坊风筝以其独特的创意和技术革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潍坊,高铁是可以“开”上天的,鲸鱼是可以空中“游”的。在今年的风筝会上,“港珠澳大桥”、“蛟龙”号潜水器、“欧洲班列”,以及“一带一路”等主题风筝争相在空中竞技。潍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风筝嘉年华也被众多网友形象地称为“人类想象力大赛”。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举办的“龙马风度 体育精神——中华体育文化展”上,一件由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王永训制作的“中国龙”花灯大放异彩。这件作品不仅继承了潍坊风筝的传统工艺,还巧妙地融合了声光电效果,赋予了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让更多人通过这一独特的方式认识潍坊、了解潍坊。
走出国门,潍坊风筝情牵世界
潍坊一直以来就以开放的姿态主动走向世界,风筝就是潍坊与世界开展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每年举办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非遗之美,也让潍坊成为一个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风筝会上,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国际友人参加,涵盖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非洲五大洲,吸引中外各界媒体广泛报道。期间,国际风筝联合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潍坊召开,围绕弘扬风筝文化、推广风筝运动、促进风筝事业发展等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不仅加强了各国风筝爱好者之间的联系,还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潍坊风筝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与此同时,潍坊风筝也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性赛事及展示活动。早在1984年7月,潍坊市风筝协会就应邀赴美国西雅图等城市进行风筝放飞、展览展示等文化交流活动。40年来,潍坊风筝已陆续飞进7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潍坊风筝产业发展,风筝和风筝文化越来越成为潍坊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在马来西亚第26届巴西古当国际风筝节、第37届法国贝尔克国际风筝节、潍坊罗马国际风筝节、第47届莱瓦镇国际风筝节等节会上,都有潍坊风筝、潍坊风筝艺人的身影。
面向未来,潍坊风筝展翅高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资源库,也是一座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潍坊市高度重视风筝文化产业发展,从立法保障、传承教育、国际合作、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社会氛围营造等多方面着手,先后制定实施了一揽子发展举措。制定出台《潍坊市风筝文化产业促进条例》,为风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推动风筝文化进课堂、进社区,经常性举办放飞比赛,普及风筝运动;创建上百个规范化非遗传习所,推动非遗传承队伍职业化建设;打造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潍坊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十笏园博物馆非遗空间、杨家埠风筝博物馆、世界风筝公园等一系列标志性风筝文化符号,让文化赋能未来发展;去年,我们更是首次创新举办了风筝嘉年华,以风筝为媒展形象、扩市场、增需求、链资源、招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一系列举措,是我们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具体实践。
在推动风筝文化交流发展的同时,我们积极发展风筝产业,为经济发展赋能增效。近年来,众多潍坊本地风筝企业充分利用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结合5D直喷打印等现代技术,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使风筝产品更具多样化、现代化,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将潍坊风筝销往全球各地。目前,潍坊市风筝及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风筝年产量超过1.2亿支,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分别超过85%和80%,从业人员超10万人。
节会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全国率先创造了“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办会模式,催生带动了鲁台经贸洽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寿光蔬菜博览会、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等节会,为潍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搭建了合作平台。以潍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风筝嘉年华为代表的风筝会展在国际交流、吸引投资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仅本届风筝会期间就签约项目8个,涉及总投资95亿元,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高端化工、医养健康、招才引智等多个领域,“小风筝”已然成为“大产业”,有效带动潍坊文化、体育、旅游、经济全方位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投资平台,为推动潍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风筝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信物、美好的象征。我们期待以风筝为媒,与世界各地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诚挚邀请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齐聚潍坊,共同感受“万物皆可飞上天”的浪漫。相信在国内外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潍坊风筝必将飞得更高更远,在新时代的天空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谢谢大家!
大众日报记者:每年春季举行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已经举办了41届,从去年开始,潍坊又在秋季创新举办了风筝嘉年华活动,已经成为世界风筝爱好者的交流盛会,请介绍一下潍坊国际风筝会暨风筝嘉年华整体安排和开展情况,谢谢!
潍坊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党组书记王保梁: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自1984年起,潍坊国际风筝会已经连续举办41届,成为潍坊走向世界、世界认识潍坊的靓丽名片。2023年,我们在国际风筝会基础上,又创新推出风筝嘉年华活动,为国内外游客带来更为丰富的风筝文化体验。下面,我就第4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风筝嘉年华整体安排和开展情况进行介绍。
第4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4潍坊风筝嘉年华以“放飞梦想 拥抱世界”为主题,围绕“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这条主线,在春季、秋季集中开展风筝主题活动,实现风筝文化热度不减、持续赋能,全力将潍坊国际风筝会暨风筝嘉年华办成赓续友谊的盛会、高质量发展的盛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盛会。
一、春季活动情况
4月19日,第4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4潍坊风筝嘉年华盛大开幕。春季开展了风筝、经贸、文旅等31项重点活动,经济提振和拉动效应明显,很多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
国际影响持续扩大。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国际嘉宾及友人参加开幕式;举办2024外交使节暨国际友城市长潍坊行,18个国家的102位重要嘉宾参加,推动了各国与潍坊的产业交流合作;召开国际风筝联合会第四届会员大会,29个国家和地区的96名代表参会,推进风筝运动发展和普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合作。人民日报、新华社等50余家中央、省级媒体对风筝会进行了全方位报道,综合传播力和影响力创历史新高。
风筝赛事全球领先。举办第20届世界风筝锦标赛,46个国家和地区的137支队伍、465人参赛,引领世界风筝潮流;举办2024潍坊风筝大赛,1088名运动员放飞1093只风筝,展现风筝竞技最高水平;创新扎制祖国万岁、乡村振兴、港珠澳大桥、中欧班列、孔圣六艺、敦煌飞天等主题风筝,“万物皆可飞”在鸢都上空精彩上演。
文旅融合精彩出圈。打造“世界风筝公园”新地标,4月20日、21日两天入园游客达25.8万;举办“放飞梦想·全球流行音乐金榜”、“爱奇迹”音乐盛典、新青年音乐节等多场演唱会,推动流量变“留量”;举办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活动年、摄影展、非遗展、京剧周、武术节、环峡山湖马拉松等文娱活动,全力打造“现象级IP”出圈。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发布风筝会视频,引起大量围观点赞。
办会质效全面提升。由专业公司负责风筝会运营,招引100余家企业参与,持续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办会水平;第17届潍坊风筝交易会现场销售风筝10万只,现场签约1.2亿元;电商大会10万人次现场互动,累计传播达1.3亿人次;风筝会期间同步举办经贸活动,签约投资95亿元。
二、秋季活动安排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文化“两创”,组织策划风筝嘉年华秋季活动20项,集中在9月21日至10月26日举办。主要突出四个方面。
(一)突出创新性,传承弘扬风筝文化
以创新思维推动风筝会与嘉年华深度融合,首次举办世界室内风筝锦标赛、世界风筝创意大赛、现代风筝创新大赛三大风筝赛事,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首届世界室内风筝锦标赛在无风环境中展现风筝、技巧和音乐的完美融合,拓展风筝运动新形式。首届世界风筝创意大赛设置风筝主题IP、风筝造型、风筝文创、风筝主题歌曲、风筝产业运营5个项目,面向全球征集作品,推动风筝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首届现代风筝创新大赛包含现代风筝创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新品风筝放飞3项赛事,通过对现代风筝的崭新诠释,促进风筝产业创新发展和优化升级。同时,世界风筝公园新建“风筝王国”,运用“元宇宙”、VR等先进技术,打造国际一流的沉浸式、互动式研学品牌,激发文旅经济新增长。
(二)突出群众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深耕传统文化土壤,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风筝放飞活动,突出庆国庆、青春梦想、历史神话、乡村振兴、海洋世界、卡通动物、现代风等主题,让广大市民和游客生动体验“万物皆可飞”盛况。“情牵家国 意在超然”—“东坡行旅”潍坊(诸城)游活动,让游客在追寻东坡先生足迹的过程中,感受中华语言之美、文化之乐。“风筝故里—嫦娥奔月”实景故事演艺,融合风筝文化和非遗传承,根据嫦娥奔月的传说,打造大型沉浸式互动演出。陈介祺金石文化周、翰墨青州·2024 书画艺术节等书画篆刻金石活动,繁荣大众艺术创作,为人民群众献上多场文化盛宴。
(三)突出专业化,不断提升城市能级
以专业化办会擦亮世界风筝都名片,提升专业竞技水平,持续扩大城市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第11届山东省风筝锦标赛在潍坊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开赛,揭开秋季嘉年华精彩序幕。第5届传统风筝创意扎制大赛邀请全国风筝匠人现场进行传统风筝扎制,比拼指尖绝活,展示非遗技艺。2024潍坊马拉松首次在中心城区举办,设置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三个比赛项目,赛事规模15000人,欢迎全国各地的跑友来潍坊感受山情海韵、古意新风。2024山东省导游大赛在潍坊举办,展现导游职业风采,交流服务经验,提高服务技能,传播文旅行业正能量。
(四)突出市场化,着力提升活动质效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办会”,以市场化办会促进交流合作,赋能加力高质量发展。嘉年华弘润30周年庆典演唱会群星璀璨,国内外知名歌手和乐队将汇聚一堂,势必成为今年嘉年华的一大亮点。2024中日韩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围绕推动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进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水平实施、助力三国经济融合发展和产业合作,开展高规格研讨,推进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第5届潍坊超级模特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挖掘有潜力的模特新星并推向全国,同步宣传潍坊城市形象和风筝文化。“潍有尚品”精准促消费系列活动、宣传推介及重点合作项目对接活动、第24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等综合商贸交流活动,以风筝为媒,开展宣传推介、展览展示、购物消费、洽谈交易、项目对接,让城市商圈更热、消费更火、人气更旺。
在此,诚挚邀请各位朋友来潍坊,切身感受风筝之都的多姿多彩,亲身体验“好客山东”的真挚热情。潍坊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喜迎八方来客,共襄文化盛宴,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风筝艺人的守正创新,可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潍坊风筝艺人的风筝故事。谢谢!
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大家好,我是郭洪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我出生于风筝世家,从小对风筝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情怀。
我制作风筝已有30多年了,是风筝把我带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我先后去过美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风筝文化交流,传播风筝扎制技艺。2018年,参加新西兰风筝教学活动,在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一件令我非常震撼的风筝,那是一件与潍坊硬翅风筝造型完全一致的毛利风筝,风筝是人类飞往天空的梦想,张开双臂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硬翅风筝的结构与我们人体比例相同。梅西大学教授告诉我:“风筝起源于中国,风筝文化没有国界与种族,是人们共同的向往与期待。”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深刻体会到,尽管风筝最初诞生于中国,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早已超越了国界与民族的界限,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风筝,在同一片蓝天下自由飞翔,联结起了不同的文化和人群,见证了世界各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与向往。
今年五月份,我参加了尼泊尔风筝文化交流活动,来到了尼泊尔郊区“瓶子屋”孤儿院,与20多名孤儿互动体验潍坊风筝,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国风筝的历史文化,从古代用于军事侦察到今天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风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我还特别介绍了风筝的种类,包括串式、板式、硬翅和软翅等,并详细讲解了它们的设计原理、制作工艺和风筝背后的故事,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最令人感动的部分莫过于亲手制作风筝环节。我指导孩子们用五彩斑斓的色彩绘出他们心中美好的愿景,有中国龙、熊猫、汉字“谢谢”“你好”等。风筝制作完以后,我们在空旷的场地上,放飞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他们自己牵着风筝奔跑着、欢笑着,好多孩子跑过来跟我说,他们是第一次放风筝,今天是他们最快乐、最幸福的一天。随着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欢笑声和欢呼声也越来越大。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感受到了他们心中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尽管这些孩子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希望,反而像风筝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在法属波利尼西亚风筝展示活动中,有一位老人用手指着色彩斑斓的传统风筝,他告诉我,小时候,他的爷爷总会亲手为他制作中国的传统风筝,那些美好的时光成为了他心中最珍贵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已经忘记了如何制作那些小时候的风筝,言语之间流露出深深的遗憾。
于是,我决定亲手为他复原那只记忆中的风筝。随着风筝逐渐成形,老人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当最后一只栩栩如生的风筝呈现在他面前时,老人的眼眶湿润了,他紧紧握住我的手,不停地向我表达着感谢。
风筝不仅仅是一种玩具,更是一种文化,是连接故土与游子之间那份永不磨灭的情感纽带。随着风筝缓缓升起,老人脸上绽放出孩子般的笑容,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在马耳他的一次风筝文化交流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位当地人。他的父亲是当地非常有名的一位风筝制作大师,创作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他拿出了那只珍贵的风筝给我看。由于时间太久远,这只风筝已经有些破旧不堪,他满怀期待地让我修复这只风筝,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我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修复了这只风筝,希望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它原有的风格和特点。当这只风筝呈现在他面前时,他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这就像看到父亲一样。”孩子和父母就像风筝和线,无论风筝飞得多高多远,始终有一根线牢牢地系着它,象征着那份永不割舍的亲情。
作为一名风筝艺人,我深知风筝不仅仅是纸与竹的简单组合,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风筝不仅是潍坊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我诚挚地邀请大家走进潍坊,亲身感受风筝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风筝不仅能为大家带来欢乐,更能成为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