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话外丨郑板桥老友记

潍坊新闻网 2024-09-27 14:32:32

郑板桥老友记

◎魏辉

  郑板桥是一个深情的人。

  细细翻看他留下的画作和文字,你会发现,在冷峻奇崛的后面,是端端正正的真诚,是浩浩荡荡的悲悯,是天赋的才华与博学。

  美术史家俞剑华对郑板桥有一段评价:“板桥虽狂放不羁,然读其家书,则又循规蹈矩,至性过人。诗词书画,初视以为不守规矩,审视则规矩森然。”

  深受儒家传统教育影响的郑板桥在书画中寻找心灵的自由。所以,他画的竹子那么脱俗,他画的石头才如此质朴,他画的兰花能如此优雅。

  画画,最终画的是自己的内心。

  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说的是交朋友的原则。假如你回到三百年前的潍县或扬州,你一定要交一个像郑板桥这样的朋友,因为他符合孔子说的“益友”的标准。

郑板桥《峭壁兰图》(资料图片)

  一

  郑板桥生于江苏兴化,他在青少年时期刻苦读书,二十四岁考中秀才,二三十岁时就有学画、卖画的经历。在四十岁时,郑板桥考中举人,四十四岁中进士,直到五十岁才谋得一个实职,正式步入仕途。他先是担任山东范县的县令,五年后调到潍县,又做了七年的知县,此后辞官回到故乡扬州一带,以卖画为生,以书画会友,直到七十三岁去世。

  郑板桥辞官回扬州时,见到友人李啸村,李啸村赠他一幅对联,总结了郑板桥的成就与经历: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作为一名官员,他勤政爱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郑板桥为官时的心态。

  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特立独行,打破常规,希望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

  读书、画画、写字、卖画、做官、辞官、画画、卖画、交友……一路走来,郑板桥遇见了很多人,遇见了很多事情。

  他在一幅兰花的画作中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画盆兰送范县杨典史谢病归杭州。题曰:兰花不合到山东,谁识幽芳动远空?画个盆儿载回去,栽他南北两高峰。后被好事者攫去,杨甚愠之。又十年,余过杭,而杨公已下世久矣。其子孙述故,乞更画一幅补之。既题前作,又系一诗曰:相思无计托花魂,飘入西湖叩墓门,为道老夫重展笔,依然兰子又兰孙。”

  这是郑板桥众多朋友中最不起眼的一个老友的故事。杨典史具体是谁,史料中并无记载,应该是郑板桥的下属。清朝的官分为九品,各品又分为正、从两级,如郑板桥先后担任的范县、潍县的县令是正七品,县丞、教谕同为正八品,训导为从八品,巡检为从九品,典史则未入流,无品。拿现在的话来说,杨典史是一个十八线小县城的普通科员。

  郑板桥五十岁时正式进入官场,来到山东范县任县令,范县是鲁西南一个荒凉的小镇,公务不太繁忙。他的下属杨典史是杭州人,身体不好,那年因病辞职回乡,郑板桥画了兰花图送给他留念。后来,这幅画被别人拿走了,杨典史很是懊恼。后来,大概是郑板桥辞官之后,他路过杭州,去杨家看望,当年的老友已经去世多年。杨典史的孩子们讲起父亲的往事,讲起当年那幅画,问郑板桥能否重画一幅。重情重义的郑板桥当然不会推辞,他重展纸笔,挥毫泼墨。老友凋零,相思无计,他在上面题了两首诗。一首是之前送给杨典史的,一首是送给他的子孙的,鼓励并祝福他们做个好人。

  那时,经过多年的人生历练,郑板桥的诗、书、画渐入化境。作为“扬州八怪”的领军人物,郑板桥的书画作品在扬州一带很是抢手。他的画家朋友金农曾提到:“兴化郑板桥进士,亦擅画竹,皆以其曾为七品官,人争购之。”来买画的人,包括“王公大人、卿士大夫、骚人词伯、山中老僧、黄冠炼客”,各阶层的人都有,更多的是豪商富贾,“得其一片纸,只字书,皆珍惜藏庋”。

  作为当时画坛炙手可热的艺术家,郑板桥对待杨典史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杨典史无职、无权、无钱,他的子孙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甚至杨典史已去世多年,郑板桥为其认真作画,恭敬作诗,那幅画中的情义,至真至纯。

  这是郑板桥交友的风范。

  二

  公元1746年,即清朝乾隆十一年,郑板桥从范县调任潍县知县。没有升职,还是七品官。

  在潍县的七年,郑板桥轻刑减政,兴利除弊,政绩斐然。当时潍县正遇到灾荒,连年歉收,粮价飞涨,民不聊生。郑板桥奔走于田间地头,民间疾苦让他果断决定“开仓赈贷”,有人提醒他说,开仓放粮这事儿需要一层层报上级部门审批才可以。郑板桥说:这是什么时候啊,等上面辗转审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要是追究这事的责任,算到我身上!

  此后,郑板桥带头募捐,他将自己的工资捐出来赈灾,还下令招募灾民,以工代赈,并联合潍县的富户,开设粥厂,平价卖粮给百姓,救民无数。

  郑板桥的个性,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清朝官场,很难上下讨好。因此,他内心也很纠结。

  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人皆以做官为荣,我今反以做官为苦。既不敢贪赃枉法,积造孽钱以害子孙,则每年廉俸所入,甚属寥寥。苟不入仕途,鬻书卖画,收入较多于廉俸数倍,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潍县署中寄四弟》)。最终,郑板桥在做官和画画之间,选择了自谋职业去卖画。

  郑板桥喜欢微服私访,深入民间。据说有一天晚上,他在一户贫寒人家的门外听到了琅琅读书声,一问,读书的少年叫韩梦周。交谈之下,郑板桥对于韩梦周的勤奋刻苦很是欣赏,决定资助他完成学业。在郑板桥的帮助下,韩梦周在乾隆十七年考中了举人,后来又考中了进士,曾担任安徽来安县的知县,颇有政声,有许多著作传世。

  韩梦周对于郑板桥的知遇之恩一直念念不忘,后来,听到郑板桥去世的消息,韩梦周悲痛不已,想起旧事感慨万千,写下诗句:“白发书生感旧事,楚江浪泣龙吟笛!”

  郑板桥喜欢与文人雅士交往。在范县与潍县的十几年间,郑板桥结交了很多文友、画友。济宁的孙扩图、德州的卢雅雨、济南的朱文震、胶州的高凤翰等等,他们都与郑板桥有很多交往。

  那时,“扬州八怪”中的几个代表人物,也渐渐走到了一起。所谓“扬州八怪”,又称“扬州画派”,是指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些画家。他们注重艺术个性,讲求创新,强调写神,以标新立异的精神给当时的画坛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虽然是“扬州八怪”,但并不是仅有八位画家,前前后后有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鱓、郑板桥、李方膺、罗聘、边寿民、高凤翰、杨法、闵贞、陈撰等十几位画家。

  在当时,郑板桥与金农、罗聘交住密切,而李方膺、李鱓也在山东做官,他们志趣相投,经常有诗画唱和。

  三

  “七载春风在潍县”,这是郑板桥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他与他的潍县老友们情深意重,一生相互惦念。

  比如他经常提到的郭氏兄弟。

  郭家是潍县的大户。自明清两朝以来,潍县的名门望族有陈、郭、丁、张四家之说,坊间称为“四大家族”。郭氏家族诗书传家,人丁兴旺。明清两朝数百年间,郭氏一门考中进士的有8人、举人29人、秀才200多人。为官的,一至七品的有24人,八至九品的有100多人。明代的户部尚书郭尚友,在退休还乡后,为抵御清军入侵,曾协助县令周亮工守卫潍县城,保护了一方百姓。

  郑板桥与郭氏兄弟郭质亭、郭芸亭相处融洽。两人热爱公益事业,协助郑板桥设立粥厂、筹措钱粮、修筑城墙、监理工程。郭家的一处园林——南园在当地颇有名气,种了很多竹子,郑板桥在公务之余常去南园品茗赏竹,写诗作画。流传较广的诗有:

  《题巨幅竹图》

  七载春风在潍县,爱看修竹郭家园。今日写来还赠郭,令人长忆旧华轩。

  《南园画竹赠郭质亭先生》

  我辈为官困煞人,到君园馆长精神。请看一片萧萧竹,画里阶前总绝尘。

  郑板桥后来辞官,离开潍县之前,曾暂时居住在南园,他作了一幅《南园丛竹图》留别质亭、芸亭兄弟,并题诗:

  名园修竹古烟霞,云是饶州太守家。饮得西江一杯水,至今清趣满林遮。

  在潍县期间,郑板桥曾写《潍县竹枝词》四十首,记录潍县的风土人情。郭氏子弟郭麐深受郑板桥影响,也作了《潍县竹枝词》108首,其中有一首追怀了郑板桥与郭氏家族的情义:

  南园修竹几千根,贤宰时携客到门。最是拂衣归里后,逢人犹问旧华轩。

  郑板桥笔下的那一片萧萧竹,其精神是常青的。它不仅影响了郭氏家族,也影响了潍坊的画坛。

  清末民初,潍坊的“同志画社”兴起,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郭氏后人郭味蕖先生。郭味蕖的儿子郭怡琮先生子承父志,是今天活跃在中国画坛的大家。

  我们的思绪还是回到清朝吧。乾隆二十八年,郑板桥71岁了,那是他离别潍县的第十个年头。那年,另一名郭氏子弟——郭伦昇由南北归,途中去拜访郑板桥,郑板桥写了《怀潍县二首》,托他带回来。

  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在年迈的郑板桥心中,潍县的春光是如此之美。

  白浪河水日夜流淌,岸边的桃花开了一年又一年,放风筝的孩子、打秋千的姑娘,一代又一代,他们看着郑板桥的画,读着郑板桥的诗。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