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核雕

潍坊新闻网 2024-09-27 14:37:12

  潍坊核雕是历史传承久远的一门独特的民间工艺,在全国的核雕艺术中独树一帜,自成一脉。艺人们以桃核作材料,巧妙地利用上面的自然麻纹,经过精心设计,因材施艺,或雕冢成鸟、兽、舟船,或雕饰为人物、故事,玲珑剔透,高雅别致,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流传越久,其质越美。

潍坊核雕艺术家田洪波创作的核雕作品。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摄

  核雕艺术源远流长,究竟源于何时,尚难考定。查阅古典史籍,宋代中期就有它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已是极为昌盛,不但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已成为皇室宫妃、达官贵族的把玩珍藏之品。皇宫里有专刻桃核的能工巧匠为皇室大臣刻桃核艺术品,供其玩赏。当时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是一个核雕迷,并亲自操刀,且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艺人王叔远所雕核舟是苏东坡与友泛舟游赤壁的故事,被魏学洢撰写成文《核舟记》,选在了我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上,使人们对王叔远的雕刻艺术推崇备至。到了清代,核雕名将更是层出不尽,乾隆年间核雕艺人杜世元,当时被称为“鬼工”,沈君五、宋风起也是有名的核雕艺人,宋祖章、湛谷生所雕橄榄核舟也是难得之珍品,它的绝妙之处,是把苏东坡的《前赤壁赋》,用行楷小字刻在了舟的底部,使其作品有了进一步的升华。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政治经济逐渐衰退,在皇宫里的核雕艺人也受到冷落流散各地。有一绰号叫“张大眼”的核雕艺人,从京都流浪到山东诸城以卖艺为生,1880年潍县人都渭南到诸城贩卖皮货,结识了张大眼。张大眼的核雕技艺虽好,但以此维持生计却极为艰辛,在他贫困潦倒的时候,都渭南慷慨解囊,使其解脱困境,张大眼十分感激,遂把核雕技艺传给都渭南。都渭南回到家后,一心扑在核雕上,废寝忘食。他的儿子都兰桂深受影响,从小随父学艺,进步很快,不到20岁其技艺已超过父亲。都兰桂的作品很具备民间艺术的特点,布局简练、朴实大方、不拘小节、概括性强。1915年,潍坊艺人丁怀曾携核雕作品“马拉轿车”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了最优等奖牌,名扬中外,轰动一时,桃核雕刻在潍坊深深地扎下了根。

  潍坊核雕观赏性强,用桃核的自然形纹,雕成鸟、兽、虫、花、鱼、人物等直观形象,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亦可用来装饰,经民间艺人雕刻而成的扇坠、念珠、耳环、手串、纽扣等,既蕴含着大吉大利的福意,又有点缀装饰的效果;同时,鬼斧神工的核雕精品成为核雕爱好者的珍藏品。

  潍坊核雕的艺术魅力在于受其材质的影响,每一粒桃核如同人的指印一般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唯一性与独特性,核雕艺人需要细细审视桃核的每一条自然纹理,依据桃核的形纹决定雕刻的题材内容,因而每一件核雕作品都是孤品,难以复制。

  2008年,潍坊核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潍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卷》)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