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经济”起舞:山东实在是太全面了

南方周末 2024-10-08 09:03:21

在潍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密园区内,企业正在生产智能康复器材。(新华社/图)

  经济大省山东,近期因中国500强企业较多而备受关注。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早前发布的“2024中国企业500强”,山东共计55家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超过广东、浙江和江苏。

  从城市分布来看,55家上榜鲁企分布在12个城市。其中东营13家、济南11家、青岛7家、潍坊6家,滨州和济宁各4家,烟台和淄博各3家,菏泽、日照、泰安、临沂各1家。

  山东经济曾被称为“大象经济”:块头大,经济总量大;产业笨重,转型难度大。山东为什么能在中国企业500强分布中表现如此亮眼,曾经的“大象”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大象经济”起舞

  “家里有矿,常年前三。”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山东产业经济的特点。山东的资源优势在全国首屈一指,资源门类、品种、总量在全国仅次于长三角。正因如此,能源化工向来是山东省的优势产业。

  山东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55家企业中,营业收入最高的企业是山东能源集团,营收达8663.8亿元,位居全国第23位。东营13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是山东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等产业是其竞争优势。

  自然资源丰富、受国有资产青睐是优势,但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和国有资产,则会产生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国有资本腿粗,民营外资腿细”,传统产业占工业总量的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的 70%,曾是山东产业结构的现实。

  上述结构曾使山东的产业经济被称为“大象经济”。但是,一片繁茂的森林除了大象之外,还应该有狮子、老虎、羚羊、野马、鼹鼠、蚂蚁。这是自然界的生态圈理论,也是城市产业生态的原理。

  现在的山东对比曾经的山东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山东的“大象”正在“减重”“转型”“升级”,并且诞生了许多成功案例。二是山东的“狮子、羚羊、蚂蚁”等企业正在成长,和大象一同构建起了稳健的产业生态。

  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55家鲁企中,有18家国有企业、37家民营企业。从营业收入来看,山东上榜的18家国企营业收入总计为2.92万亿元,上榜的37家民营企业总计收入为3.72万亿元。

  无论是从企业数量还是营业收入来看,山东的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上的作用都越来越明显,一改山东“国有资本腿粗,民营外资腿细”的旧况。

  今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以237家上榜企业的总数成为单项冠军第一省。目前,山东已经拥有24000余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80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就是说,山东已经形成“大象、狮子、羚羊、蚂蚁”等不同量级企业并存的良好产业生态。

  如今,山东的大象也正在“起舞”。济钢集团曾是山东的大象之一,也是全国首家全面关停钢铁主业的城市钢企。这家企业是中国企业500强甚至100强榜单上的常客,在主业关停后的第五年,重回中国企业500强。

  从2017年开始,济钢全面关停在济南的钢铁生产线,并迅速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新主业。“济钢渣土运输”“济钢顺行”“济钢文旅”“济钢创智谷”“济钢保安”应运而生。

济钢冶金研究院公司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分析数据。(新华社/图)

  2019年,济钢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决定联手打造世界第一条空间行波管自动化装配试验线。空间行波管是卫星、飞船等空间飞行器用来放大信号的核心部件。这意味着济钢迈入了空天信息这个即将达到万亿规模的产业链条,发展动力从“地下”转到了“天上”。

  济钢的“起舞”是在盘活已有资源基础上的全面转型,改革旧产业、新增优势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

  山东的“铝老大”魏桥集团展现出另一种姿态。2017年,魏桥为响应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决策及部署方案,主动关停268万吨电解铝产能。

  2018年,魏桥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七百多亿元,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在经过多轮的计算和推演后,魏桥决定进军轻量化,为国内铝合金材料减重。

  彼时,只懂得炼铝、缺乏轻量化技术和工艺的魏桥经历了多重困境。如今,魏桥的铝合金产品和铝合金加工产品收入已占到铝相关收入的八成以上。其研发的6款铝合金新材料,应用到汽车生产中,可以在保证安全性和成本控制的条件下,比现有铝制车身减重20%左右。

  济钢“去钢”、铝老大“减重”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缩影。中小企业的壮大,则为山东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生态。山东曾以大象为主的产业经济丛林,正在转变为多种生态并存的产业生态体系。

  迈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微笑曲线是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碁”而提出的理论。微笑曲线的一端连接研发和设计,一端接着营销和服务。微笑曲线的两端是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底端则是由加工、组装、制造构成的低价值链环境。

  如何迈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国际上出现了两种著名的范式——美国硅谷模式和日本大企业模式。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硅谷陆续出现一些小型科技企业,他们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搞研发、创造。如今,硅谷的“蚂蚁型”企业大多数已经消亡,但也诞生了微软、苹果、因特尔等世界500强企业。

  同样是上世纪60年代,日本已经形成三菱、丰田、松下等“大象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科技创新,却难以再创辉煌。

  “企业越大,创造力越差”被研究大企业病的学者反复提及,大企业因变得臃肿而效率低,研究人员因不愿犯错而变得保守。日本的“大象”与美国的“蚂蚁”在高科技赛道上的比拼,在历史的长河中见了分晓。这并不意味着蚂蚁群就比大象更有优势,重要的是两者如何能够做到取长补短。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蚂蚁型”企业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过一家,则是柳暗花明,如果过不了,则是大量的资源浪费。“大象型”企业则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却也会因为风险评估而变得保守。

  华为是一头“大象”,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没有失去科技创新的活力与冲劲。华为的技术研究及开发人员占46%,市场营销和服务人员占33%,管理及其他人员占9%,生产人员占12%。一直以来,华为都保持这样的比例,人力资源配置侧重“微笑曲线”的两端。

  山东的抉择很明显,既要大象,也要蚂蚁;既要促进传统企业、大型企业新旧动能的转换,也要扶持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工作人员在对碳化硅单晶炉设备进行巡检。(新华社/图)

  自2019年以来,山东持续推动“万项技改、万企转型”。2023年,山东全省实施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202项,带动产生新技术1929项、新产品2113项、新工艺1730项,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508个。今年1-8月,山东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5%,高于全部投资5.3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创新增长是主要依靠国有资本推动的,要积极提高民营资本的信心和投资意愿。未来投资人需要更加实实在在地支持创新,一方面投资的时候需要有耐心,另一方面得接受相对较低的投资回报。

  山东在科技创新投入上,并非一味地以国有资产作为支撑,而是通过扶持,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在财政投入的带动下,山东企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得到提升。2023年,山东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88.26%,在全国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产业的发展,既要谈科技,也要谈金融,如果只谈科技就是“空中楼阁”。

  山东已经意识到创投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2022年10月25日,山东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12个部门发布《山东省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到2025年,在山东省注册的创投基金数量及投资额年均增长15%以上,济南、青岛成为全球新兴风投创投中心。

  2023年济南举办“创投基金齐鲁行”活动、2024年青岛举办创投风投大会,传递出了山东省壮大创投行业的决心。近年来,投资山东的创业投资金额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在对山东进行系统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团队发现,山东实在是太全面了。山东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大而全”的工业体系,更有强劲的出海动能,在科技+金融的双重赋能下,山东产业经济发展将会迸发出更多的惊喜。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