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拼经济主战场 打好发展攻坚战丨285个试点!潍坊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

潍坊新闻网 2024-10-14 08:49:35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10月11日,因意外事故造成截瘫的武法新,再次来到所居住的奎文区东关街道苇湾社区的“天使助残创业手工坊”学习手工串珠技巧,为实现再就业做准备。

武法新(左)在学习手工串珠技巧。

  这家手工坊由苇湾社区提供场地,由奎文区残联、人社等部门和相关公益组织负责提供培训并对接相关资源,帮助残障人士通过学习技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是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社区微业”就业服务机制的一个具体事例。

  就业优先的政策体系是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我市一方面持续增强宏观政策支撑,另一方面注重从细微之处着手,探索构建以党建为引领,以“微招聘”“微培训”“微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微业”服务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奎文区“社区微业”创业体验站(资料图)

  苇湾社区党委书记马丽丽说,推进“社区微业”就业服务,他们充分发挥社区联系群众紧密的特点,精准了解社区内群众就业需要和企业用工需求,线上依托市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发布相关信息,线下定期组织辖区企业进社区开展小型就业供需见面会,帮助社区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的技能短板问题,我们联合社区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市人社局工作人员朱隆介绍,我市已创新打造“零星学堂”“周末课堂”等新型培训载体,充分挖掘利用社区技术能手资源,为相关群众传授家政、维修、传统手艺等实用型技能,并对符合条件的发放技能鉴定证书;“互联网+职业培训”社区线上培训模式也在深入推进。

  创业是带动就业的有效举措。我市积极盘活社区各类存量房屋等资源,创新搭建集社区工厂、社区工坊等“微创业”平台,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和创业辅导、政策咨询等服务。

潍城区城关街道颐龄之家创业中心微工坊

  位于潍城区城关街道的颐龄之家创业中心微工坊,就是在颐园社区帮助下由该社区居民创办的,不仅解决了40多名社区群众的就业问题,还会对外发放一些“手工零活”,帮助更多群众增加“微收入”。

颐龄之家创业中心微工坊的工作人员在加工家居纺织品。

  据介绍,随着在全省率先制定推出“社区微业”服务标准,我市已在13个县市区的285个社区试点推行“社区微业”就业服务,覆盖200多万社区群众;先后开展社区“微招聘”265场次,帮助1.5万人实现岗位对接;开展“微培训”683场次,促进1700余人实现就业;开发“手工坊”等“微创业”项目110个。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岳华 付生/文图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