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东魏张僧安造像密码

潍坊晚报 2024-10-14 10:17:14

  

  张僧安造像拓片。

  张僧安造像,东魏时期代表性碑刻,清人洪颐煊撰《平津读碑记》、清人赵之谦撰《补寰宇访碑录》、日本美术家大村西崖(1867—1927)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以及《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中国书法史》等著录,在它身上有太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造像刻六名供养者

  建于东魏天平四年

  张僧安造像,东魏天平四年(537)闰九月刻。原石出自寿光,曾归泰州宫氏收藏。今石不知所踪,有碑阴拓本传世。造像为背屏式,整体呈莲瓣状。拓本高46厘米,宽29厘米。上方线刻6位女供养人,呈一面侧立姿态,分主仆两组,三位主人像大在前,三位仆人像小在后。下方为造像记,正书,7行,行7字,字径1至2厘米。

  造像记为:“大魏天平四年岁次丁巳闰九月癸亥朔十九日,辛乐县人张僧安敬造石像一躯,为居家眷属,愿令生生世世,值佛文法,普同斯福。”“辛乐”即“新乐”,“辛”与“新”,两字声、韵、调都相同,为音同字借用。“文”同“闻”,也是音同字借用。“值佛文法”为语序倒置,正常的语序应是“值文佛法”。“值”,《万象名义》解释为“当也”,有正当时之意,也就是按时。“值文佛法”就是按时闻听佛法的意思。

  “天平”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第一个年号,天平四年闰九月,东魏与西魏爆发沙苑之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伏击战。这一场战役的胜利,使得濒临灭亡的西魏绝处逢生,确立了东西魏割据的局面,为之后北周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当时关乎东魏国运的大事。具体到青州,沙苑之役的前两年,也就是天平二年(535)的四月,前青州刺史侯渊造反,“攻掠青、齐”,虽然很快得以平叛,但战争与动乱仍是当时的主题。

  著录只有简单介绍

  藏拓者多为南方人

  清人洪颐煊撰《平津读碑记》(成书于清嘉庆年间)载《张僧安造像记》:“《魏书·孝静纪》:天平四年九月闰月乙丑,与此合。辛乐即新乐,《地形志》属乐陵郡。”清人赵之谦撰《补寰宇访碑录》(清同治三年成书)载名目,不记铭文。

  李国钧主编《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1990年出版)称:“张僧安造像记,东魏刻石,全称《辛乐县张僧安造像》。天平四年闰九月刻。旧在山东寿光,曾归泰安(笔者按:应为泰州)宫氏。正书。七行,行七字。书法峭健。”

  雒三桂著《中国书法史》(2009年出版)称:“《张僧安造像记》,全称《辛乐县张僧安造像》。天平四年(537)闰九月刻石,原石在山东寿光。点画介于隶、楷之间,结体随意,古拙质朴。”

  可见,张僧安造像出自寿光,曾归泰州宫氏收藏。但是如今石在何方,遍查资料,杳无踪迹。拓片也是一纸难寻。所知藏拓者曾有顾千里、六舟和尚、瞿镛、吴元起、徐乃昌、朱复戡等人。从著录与藏拓看,张僧安造像最早见于清嘉庆时的《平津读碑记》,后期藏拓之人多为南方人。

  藏石者推测为泰州宫氏 曾为官寿光潍县等地

  明清之际,宫氏家族是泰州(明清时泰州属扬州府,今属江苏省)最大的世家之一。泰州宫氏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宫继兰起,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宫玉华止,历经231年,在省级乡试中考中举人27人,其中7人考中进士。又因泰州宫氏一族在明清两朝入选3个翰林,五代中了7个进士,因此有“两朝三翰林,五代七进士”的美誉。

  说来也巧,泰州宫氏曾有一人做过寿光知县,这人名叫宫懋让。他是清雍正四年(1726)顺天副榜。清乾隆十年(1745)令寿光,主要功绩是赈灾,修筑河堤。此人留心金石,乾隆十二年(1747),还是寿光知县的宫懋让勘察灾情来到诸城,发现了出土后被扔在县治所宅门外的汉延光残碑,特意拓了张拓片带走。等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宫懋让知诸城,又将石嵌于内堂东墙,并建亭保护。乾隆二十八年(1763),宫懋让见琅邪刻石因日久风化快要崩裂,于是“束以铁”,加以保护。

  除宫懋让与寿光联系最为密切外,宫氏一族中,宫本昂、宫昱两兄弟也热心金石,且与山左金石学家多有联系。

  宫氏兄弟在数十年的仕宦生涯中,除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李鸿藻等晚清名臣交游外,还与吴大潋、王懿荣、潘祖荫、缪荃孙、罗振玉等海内金石和书画鉴藏名家有一定交往。此外,宫氏兄弟与潍县人陈介祺、郭子嘉、王石经等结为至交。宫本昂、宫昱的父亲宫汝云(1782—1848),清江苏泰州人,寄籍云南昆明,县增生,考授山东潍县知县(道光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三年任)。历任山东长山(1956年改为邹平县)、嘉祥等县知县。卒葬山东济南七里河。

  宫懋让曾于乾隆年间担任寿光知县。宫汝云曾于道光年间任潍县知县。宫本昂、宫昱两兄弟与山左金石学家又多有交往。何人最早获得此石,递藏又是如何,已经不得而知。宫氏在获得此石后,可能将其运回泰州老家,这也是拓本多在南方流传的原因。

  张僧安为辛乐人

  辛乐或在寿光境内

  造像记称张僧安为辛乐县人。《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中国书法史》等皆言原石出自寿光,那么辛乐县真在寿光吗?据清人洪颐煊考证:“辛乐即新乐,《魏书·地形志》属乐陵郡。”“辛”同“新”。有东魏《马都爱造像记》:“十月□巳朔七日新亥”为证。

  不过,历史上乐陵郡有二:一在黄河以北,今山东滨州一带;一在黄河以南,为(侨)乐陵郡,郡治在今山东博兴一带。黄河以北的乐陵郡设置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而黄河以南的乐陵郡则要晚上200多年。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乐陵郡?这还要从“侨州郡县”说起。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了安置庞大的移民,东晋南朝政府在新的南迁之地,设置新的州、郡、县三级政府,仍用北方老家的名字命名地名,并且侨民另立白籍,减免租赋,这就是侨州郡县制度。

  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接管了东晋恭帝司马德文政权,建立了宋国,史称“刘宋”。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后,约以黄河为界与刘宋形成南北对峙。在南方,“刘宋”沿用了侨州郡县制,以此来表示统一北方的意愿和决心。元嘉初年(约424),刘义隆在千乘故地侨置乐陵郡,下辖阳信、乐陵、厌次、新乐、湿沃五县。这就是第二个,也就是(侨)乐陵郡的由来。黄河以南青州落入北魏后,仍沿袭刘宋旧制。

  青州乐陵郡,郡治在今山东博兴县陈户镇冯吴村。离其二里余的张官村出土造像,其铭文曰:“乐陵郡城东南二里许。”故今冯吴村即乐陵城遗址(《博兴县志》)。寿光北部田柳镇朱家崖村曾出土“(北魏)正始二年(505)乐陵郡□士朱孝亲铭”砖志,可知今寿光北部区域北魏时隶属于青州乐陵郡。又据明朝末年出土于寿光北部田柳庄西的北齐《朱岱林墓志》云:“君讳岱林,字君山,乐陵湿沃人也。”虽说是北齐墓志,但朱岱林卒于北魏普泰元年(531),葬于北齐武平二年(571)。这说明,北魏时青州乐陵郡湿沃县辖今寿光北部区域。那么新乐(辛乐)在今寿光境内也就极有可能了。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