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庙内创建省立中学
潍坊晚报 2024-10-22 14:16:58
山东省立第十三中学于1931年秋创建,刘少青担任校长。学校在文庙基础上扩建,环境古朴、雄浑、幽静,是当时周围县境许多有志青年向往和求知的理想场所。九一八事变后,省财政拮据,学校规模压缩为6个班级的初中。
何思源
接受省教育厅委派
刘少青赴诸城建校
1931年5月的一天,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找到山东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刘叙宾(字少青,以字行),说省里决定在诸城建立一所六年一贯制的完全中学,调他任校长,先抓建校,当年就招一部分学生,该校地处鲁东南几个县的中心,一定要办好。
何思源特别提到,为建这所学校,诸、高两县争执不下,高密要出5万元(银元),诸城只能出2万元,可最后还是建在了诸城。
对于诸城,刘少青并不陌生,他在省立一中的同班同学路友于家就在诸城,一中的学监李子明也是诸城人,父亲的契友邓登山20世纪初曾在诸城任县知事。诸城历代多名士,在刘少青的印象里,那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所以他一口答应下来。
刘少青(1898—1995),出生于聊城,其父是书法家刘克平。刘少青幼承家训,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他1918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堂(北师大的前身),1919年在北京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游行,冲击总督府被当局逮捕关押,经各界营救,数天后才获释。1924年,刘少青返乡,任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教育主任。其间,在带领学生去北京参观时,路友于介绍他加入国民党。路友于和同学范予遂共同劝他参加政治活动,但他只愿意从事教育事业。1928年,北伐军占领山东,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国民党清理党务,不再承认刘少青是党员,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教育主任一职被革除。刘少青旋即赴唐山、绥远等地学校任教,后到山东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他出任省立十三中学校长时,其父刘克平就以“咱家虽穷,不义之财绝不可要”告诫儿子。
经过短时间的准备,1931年6月,刘少青偕同尹汇泉到诸城去了。尹汇泉是刘少青聊城的同乡,也是刘少青父亲的把兄弟。此人忠厚老实、廉洁奉公、办事干练,曾给在诸城任县知事的邓登山当过师爷,对诸城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选择他做刘少青的建校助手是最理想不过的。
刘少青到了诸城,与县政府和国民党县党部接了头。县长厉文礼表示,建立中学乃诸城民众之夙愿,定当竭诚相助,任何困难亦在所不辞。县党部的许姓负责人和路谦叔也表示支持,许姓负责人是刘少青在济南女师的学生许崇真的哥哥,路谦叔是路友于的胞弟,畅叙一番,他们均愿尽地主之谊,为建省立十三中效力。
刘少青
旧文庙扩建为学校
环境古朴僻静宽敞
校址定在城东南的旧文庙内,那里有大成殿、明伦堂、藏经阁等古老建筑,还有旧军阀建的“九间房”。尽管房屋不多,但僻静、宽敞(约有七十亩地),条件还算优越,较为理想。
校址确定后,县财政局、教育局、建设局和县党部等有关单位组成了学校建设委员会,由刘少青任主任,尹汇泉为施工总指挥。他们会同县政府财政科科长周宝宏制订计划,招收工匠、购置原料,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施工。到8月底,建成两间教室和一部分教职员办公室、宿舍。
1931年10月,省立第十三中学正式开学,招了第一级学生,两个班,共80人。学校利用文庙旧址扩建而成,环境优美。
一进大门,十几株苍翠古柏掩映着一座座灰、白、黄、绿色的建筑物。校舍新旧兼有,布局对称合理。学校环境优雅,校舍比较宽敞。校院北半部是以明伦堂、大成殿、藏经阁等组成的古建筑群,完好无损。顺着大门望去,雄伟高大、造型别致的大成殿矗立于校院中心,赤色的墙壁古色古香,殿顶黄绿色琉璃瓦闪耀着金碧的光彩。笔直的甬道,掩映在两行高大古老的苍松翠柏之中。东北角有“九间房”,作为学生宿舍。再往前是新建的大课堂、办公用房、教师宿舍和实验仪器室等。另有两处运动场,足够学生开展球类和田径运动之用。
整个学校显得古朴、雄浑和幽静,是当时周围县境许多有志青年向往和求知的理想场所。
新建中学远近闻名
资金紧张压缩规模
省教育厅每月拨给经费近2000元,每年2万余元。学校设备陆续添置,有理化仪器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图书馆虽属新建,但发展较快,除《万有文库》外,也很注意当代名家著作的购置,其中鲁迅、郭沫若等进步作家的著作,只要出版,大多可以从学校书架上找到。
校内有东、西两个大操场,东操场设有篮球、排球、网球、单杠、双杠、木马、滑梯、浪木、秋千等;西操场主要是田径运动场,有高栏、低栏、撑杆跳、跳高、跳远、标枪、铁饼、铅球、举重等体育设备和器材。
当时,烟台设省立八中,益都设省立十中,临沂设省立五中,泰安设省立三中。而省立十三中是在这几个地区中间,排名最末的一所省立中学,为诸城、高密、胶县、安丘、沂水、莒县、日照等县青年就近升学提供了方便,因而在当时附近县城中还是相当有名气的。
按照原计划,在这里建设一座有18个班级、容纳700多名学生的六年一贯制完全中学,建校经费需先由诸城县政府负责筹措,其余将由省厅陆续拨给。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省厅财政拮据,大力压缩教育经费,致使计划落空,地方筹措的2万元(银元)仅完成原建校计划的三分之一,因此学校规模也压缩为6个班级的初中。从此,学校边建校边教学,每年招收两个初中班,实行秋季始业,学制三年。三年后,在校学生达240余人,教职工40余人。
1936年,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诸城初级中学”。
撰稿:孟文杰
图片由孟文杰提供
本期参考资料:《诸城文史资料第五辑》《诸城文史资料第九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