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看潍坊”大型调研采访·走进诸城市 | 新型工业化发展蹄疾步稳

潍坊新闻网 2024-10-28 08:38:29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在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将步子迈得更稳更大?今年以来,诸城市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工业优先”战略,在产业转型、数字赋能、科技创新、优质企业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1至9月份,全市527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021.3亿元,28个行业大类中,有18个产值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64.3%;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9.8%;工业用电量3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

奥扬绿能集团生产车间

  抓产业,促转型,培育新动能。优化产业结构,围绕1+5产业体系,打造一个1000亿级和两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招引实施了中城工业北方基地等一批高端项目,食品产业实施了中德国际宠物经济工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提升产业韧性,大力推行链长制,加大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链提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设备更新,共计划淘汰设备3400余台套,更换先进设备9000余台套;实施“百项技改、百企转型”,1至9月份,全市工业技改增幅25.4%;加快产业绿色转型,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组装车间

  抓数转,促融合,开辟新路径。围绕五大重点产业,明确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实施路径,规上工业企业“数转智改”培训覆盖率达100%。推动智能制造提升,围绕生产制造全过程“装备数控化、产线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开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做强工业互联网,深化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供需对接,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典型应用场景。入选省级“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2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6个,培育起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7个。

山东盛途互联网公司的研发团队

  抓创新,促提升,打造新引擎。建设高层级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建创新共同体,目前,共建设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2个,市级31个。加快技术创新项目突破,鼓励企业以技术创新项目为抓手,开展设计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技术装备研发应用,今年推荐36个技术创新项目成功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创新,通过举办工业设计创新交流培训会的方式,推动企业开展工业设计助力工业发展,进一步激发企业设计创新的灵感和潜能。完善优质企业培育体系,围绕“三新一强”,建立梯度培育体系,全市共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家、省级1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6家,数量均居潍坊各县市区前列。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抓服务,促发展,激发新活力。构建高效政策宣贯机制,加大惠企政策宣贯力度,精准指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惠及企业200家。营造优质高效发展环境,实行“拿地即开工”,今年以来,已有17个重点项目实现“五证同发”。探索“金融助企”新模式,开展“数转智改”专项贷款贴息助企行动,全力推动企业“数转智改”落实落地;组织开展“数转智改”等政银企融资需求对接会,促成银企对接19笔,金额超1亿元。

  书记谈>>>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厚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底色

  □诸城市委书记 张建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诸城市紧紧围绕市委“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工业优先”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56亿元,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工业用电量增长7.1%;度电产值达到30.8元,以全市6%的能耗、7%的用电贡献了11%的GDP和产值。

  坚持工业优先,打造优势集群。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持续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重点打造商用车、生物医药、橡胶轮胎、健康食品四大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截至目前,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27家,上市公司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家、瞪羚企业2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6家。肌醇、植脂末、甜菊糖苷、胎圈钢丝4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1,15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1,全球每5条轮胎就有1条使用诸城胎圈钢丝,我国每出口10辆卡车就有1辆产自诸城。

  坚持项目为王,厚积发展动能。以项目建设为号令,深入开展“大项目突破年”行动,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聚焦开展招引大比拼,用好“一二三十”新打法,深入推进亿元工业项目招引行动,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存量资源招商“组合拳”,已对接招引过亿元项目218个,总投资879.19亿元。其中,开工在建项目73个,总投资372.71亿元;入选2024年省市重点项目35个,居全市首位。加力提速推进项目,今年以来已有16个项目竣工投产,优越橡胶项目28天完成省级提级审批,中德国际宠物经济工业园3个月完成11栋建筑的主体施工,东晓大健康、旭龙、德福基、齐昇新材料、正宏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批新经济增长点蓄势待发。

  坚持创新引领,赋能产业强市。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和关键变量,构筑高能级创新载体,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面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实施高水平创新载体创建计划,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7个、省级115个。组织3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新技术1000余项,重点推进奥扬“直接电解海水制氢关键技术研发”等13项关键技术攻关,浩天药业在全球首次成功从甜叶菊中剥离出“植物黄金”绿原酸,汇智领航船舶新材料公司研发生产的电磁屏蔽、防污减阻等功能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大力实施“三换三名一赋能”,加快电商换市、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积极培育名企、名品、名牌,全面强化数字赋能,培育起高新技术企业209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2家,搭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7个,拥有DCMM贯标试点企业17家、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企业30家。

  坚持政企协同,营造一流生态。倡树“谁发展就支持谁”的鲜明导向,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机制,政企资源共享、问题直达,用心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创新发展。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推出新建项目“开工一次好”套餐式审批服务,健全重点项目全周期服务体系。截至目前,15个项目“五证同发”,17个项目“开工一次好”,入选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营商环境创新“揭榜挂帅”试点,中城工业北方基地项目创造了60天产品下线的“中城速度”。在全市率先开展“开工一件事”直播服务,共办结各类问题60余个。打造工程项目类“云”勘验中心,实现项目跨域即时办,已运用“云勘云评”模式办理工程建设审批事项43个,勘验效率提升近80%,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和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链接:蹲点调查 | 新型技术改造背后的发展逻辑——看诸城发力新质生产力引领城市产业攀高

  潍坊日报社调研采访组成员:高文 尹莉莉 贺德良 石莹 方文婷/文 巩建国/图 见习记者:宋寿爽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