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风筝

潍坊新闻网 2024-11-01 10:42:48

  明初,杨家埠生产年画,大多在每年秋收结束到夏历年前这段农闲时进行,过了年无事可做,便开始扎制风筝。艺人们利用印制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图案,裱糊到风筝骨架上,自扎自放或赠予邻里亲朋。有的年画作坊季节性生产风筝,然后到潍县城白浪河的东墙根设摊,兴起了专卖风筝的大市场。民间工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就地取材,在经营中以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杨家埠并不产竹,因此最初的风筝骨架多用高梁秸和苇子,由于这些材料难以烘烤弯曲,因而当时多为“八卦”“筛子”“七星”等简单的几何形状的板子风筝。清代,风筝骨架改为竹制,产品仍以硬翅风筝为主。由于竹子的可塑性较强,便于定型,于是批量生产,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便于打捆运输。“刘海”“童子”“美人条”等年画题材被移植到风筝上,并直接以画面命名,深受市场欢迎,销售大增,以至于放“刘海”成为放风筝的代称。硬翅人物风筝,灵感来自于古代传说中的“羽翼仙人”,便于迎风放飞,扶摇直上,平稳升空,直插云霄,似金童升仙,如玉女下凡,使人们身心得到愉悦。

  由于利润丰厚,制作风筝的艺人巨增。乾隆年间,以西杨家埠为中心,仉庄、三角埠、王家道、仓上等村农民纷纷效仿,仅西杨家埠村就有三十余家画店投入风筝生产,年产风筝四万余只。杨家埠风筝逐步销往外地直至外省,建立起固定的供销关系和销售网络。艺人们还不断创新,推出新品,软翅风筝的出现,增加了风筝的情趣,扩大了风筝的题材。“鱼”“鹰”“蝶”“燕”等软翅风筝,翅膀尾巴随风飘动犹如鱼游入海,鹰击长空,彩蝶飞舞,雏燕试飞;“龙头蜈蚣”“百子成龙”等长串风筝,造型独特,寓意深邃,似巨龙腾空,彰显神威;“宫灯”等筒子风筝平稳升空,神奇绝妙、不可思议。清代乾嘉时期形成以硬翅风筝为上、软翅风筝为巧、长串风筝为最、筒子风筝为奇的体系,构成了潍县风筝的主体,成为当地重要手工业之一。

  潍坊风筝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不断创新,目前已形成了板式、硬翅、软翅、筒子、长串五大类别以及长达数百米的超大型和仅有几厘米的微型风筝,还有各式各样的风筝碰,品种达数百种。潍坊风筝讲究扎、糊、画、放,其中扎、糊为造型基础,画是弥补形体的不足,色彩则是造型的完善。它的造型,不重自然形似,而是以形写神,讲究图案美,追求理想美。许多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美的,然而风筝所表现的更是升华了的再生美,它不像真的,却比真的更美。有的先扎骨架,填绘内容;有的依据内容,改制或设计骨架,力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有些平面风筝单纯、洗练,在造型意识上与民间剪纸一脉相承,而立体风筝则与民间的泥彩塑有着不解之缘。

  潍坊风筝的题材,除本来就适合风筝表现的鸢、鹞、鹤、燕、蝶、蝉等禽、鸟、鱼、虫之类,许多年画里的题材内容,亦被移植到风筝的绘制上。潍坊风筝的取材,以意为主,借物抒情。人们把对生活的许多美好愿望、未来的理想、纯真的感情,寄托给一只只风筝,借着和暖的春风,放飞到空中,自由自在,扩大了美的空间。

  潍坊风筝的绘画构图力求饱满、匀称。均衡和对称固然是为着适应风筝平稳放飞的需要,亦是为着满足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风筝是为着放飞的,一般要放飞到几十米乃至上百米的高空,色彩自然显得更为重要,往往要重笔浓墨才能符合这种要求。许多风筝,尤其是“原生态”的民间风筝,拿在手上看,似乎俗艳,然而上天以后,它的艺术效果就会得到充分展现,形色结合得十分完美。

  自1984年起,潍坊市每年都举办潍坊国际风筝会,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来宾,并成了享誉国内外的“风筝之都”。

  (据《潍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卷》)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