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笔下的《闯关东》

潍坊新闻网 2024-11-01 10:44:22

郑板桥笔下的《闯关东》

◎魏辉/文 郭晓燕/图

  尽管从小到大背诵了无数如何战胜苦难的名人名言,但是面对真正的苦难,我内心的第一个念头仍然是逃离。当然,生长于太平盛世的我们,能见到的苦难大多属于生老病死的范畴,战乱、灾荒等只出现在媒体上,在遥远的远方。即便如此,有时候也感到苦难无法直视。

郑板桥塑像。

  直面苦难,是需要勇气的。

  内心敏感而脆弱的普通人,如我,即便是读书,也喜欢读美好的句子,而不是惨烈的故事。正因为如此,我在看了郑板桥的大量诗文和画作之后,一直没有读他的那三首长诗——《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

  这是二百七十多年前,郑板桥担任潍县县令时写的记事诗,写的是发生在齐鲁大地上的事情。

  诗言志,诗也反映社会现实。这一类记录某一时期重大事件及社会现实的诗歌,具有历史意义,其中的优秀者被称为“诗史”。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文天祥的《正气歌》《过零丁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有史学价值。

  郑板桥的“三行”,我认为,也在“诗史”之列。

  我是在一个晚上开始仔细阅读郑板桥的这三首诗的,一共156句,780个字。

  读完,很久很久都无法入眠。

  一

  郑板桥是在1746年的春天来到潍县的。那一年,是乾隆十一年。清朝1636年由皇太极建立共存在276年。1644年清军入关,平定各方势力后,社会相对安定下来,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社会经济逐渐繁荣,史称“康乾盛世”。

  1746年,是康乾盛世的鼎盛阶段。

  在这段所谓的“太平盛世”里,齐鲁大地上的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那一年,乾隆皇帝36岁,年富力强,雄姿英发,文治武功都有建树,平定边疆,国运昌隆。史书中记载:1746年,皇帝与皇太后拜谒泰陵,第一次巡幸五台山。同年,设养鹰处、养狗处,饲养鹰狗以助围猎,并禁止普通百姓出山海关谋生。

  旌旗蔽日,马蹄声声,山河壮美,满目繁华。那是皇家子弟们眼中的世界。

  那一年,郑板桥54岁。他是清朝的一个普通官吏,出生于江苏兴化一个没落的书香之家,从小刻苦读书,在康熙年间考中秀才,在雍正年间考中举人,在乾隆年间考中进士,到50岁时才得到机会正式进入仕途,做了山东范县的县令。在范县工作四年之后,1763年,郑板桥从范县调任潍县。

  因为出身贫寒,郑板桥对于底层劳动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

  那一年,潍县发生了灾荒,灾荒持续了三年。先是旱灾,后来又有水灾。据地方史料记载:“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灾荒严重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潍县北面靠近海滩,郑板桥曾经到禹王台以北勘查灾情,他看到海水茫茫,淹没了农田,农民颗粒无收。他在一首诗中说:“沧海茫茫水接天,草中时见一畦田。波涛过处皆盐卤,自古何曾说有年。”

  郑板桥甚至连“丰年”这个词都不敢用,他只说“有年”,就是勉强能够实现温饱的年景。但是即使这样的年景,对于最底层的人民来说,自古以来是否有过呢?

  郑板桥的三首长诗,写于灾荒的那三年。他用最浅显的句子,写了发生在潍县灾荒中的一家人的命运。

  二

  请你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一句一句去读。

  “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长路迂以远,关山杂豺虎。天荒虎不饥,旰人饲岩阻。豺狼白昼出,诸村乱击鼓。嗟予皮发焦,骨断折腰膂。见人目先瞪,得食咽反吐。不堪充虎饿,虎亦弃不取。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卖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路妇有同伴,怜而与之乳。咽咽怀中声,咿咿口中语。似欲呼爷娘,言笑令人楚。千里山海关,万里辽阳戍。严城啮夜星,村镫照秋浒。长桥浮水面,风号浪偏怒。欲渡不敢撄,桥滑足无屦。前牵复后曳,一跌不复举。过桥歇古庙,聒耳闻乡语。妇人叙亲姻,男儿说门户。欢言夜不眠,似欲忘愁苦。未明复起行,霞光影踽踽。边墙渐以南,黄沙浩无宇。或云薛白衣,征辽从此去。或云隋炀皇,高丽拜雄武。初到若夙经,艰辛更谈古。幸遇新主人,区脱与眠处。长犁开古迹,春田耕细雨。字牧马牛羊,斜阳谷量数。身安心转悲,天南渺何许。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

  这是《逃荒行》,诗中的主人公没有名字,他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可以叫他“张三”。

  话说连年灾荒,张三家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为避免大家一起饿死,他卖掉了自己的孩子,又卖掉妻子,剩下自己一人去逃荒。荒年饿死的人多,野兽反而吃人吃饱了,豺狼大白天就在村子里出没,人们没力气驱赶,就击鼓试图吓走它们。张三饿得全身皮包骨头,肤色焦黑,只有一双眼睛还瞪着,老虎见了这样的人都不爱吃。路边不仅有饿死的人,还有弃婴,张三不忍心看婴儿死去,就捡了放在自己挑的担子里。他想到刚卖掉自己的孩子,却又捡了别人的孩子,心里五味杂陈。路边有个逃荒的妇女,看孩子可怜,喂了他几口奶,听到婴儿咿呀的声音,仿佛在叫着自己的爷娘,让人难过啊……

  张三后来出山海关,去了东北。有一次他晚上住在一个破庙里,听到山东口音的人,老乡见老乡,大家聊了一夜,聊的都是以前家里的开心事,还有隋炀帝、高丽国等国家大事,对于每个人的惨淡现实绝口不提。后来,张三在东北生存了下来,给人种地放牧,他从来不讲自己的苦难,只是偶尔在没有人的时候,一个人站在风中热泪奔涌。

  郑板桥的这首诗,如果再取一个标题的话,可以叫《闯关东》。我怀疑郑板桥写的是历史上第一批闯关东的山东人。山东人闯关东的传统由清朝开始,一直持续到民国前后。据悉,从山东等地迁往东北的人口,前前后后涉及的总人数超过4000万。三百年来,齐鲁、直隶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千千万万的张三,背井离乡去那片黑土地上讨生活。我相信郑板桥笔下的主人公真实地存在过。

  从张三的身上,我理解了东北人的性格,他们为什么喜欢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他们的“二人转”为什么如此豪放如此幽默。那夸张的笑声后面,是否有无法言说的伤痛?

  三

  张三的故事还没有完。

  郑板桥又写了续集——《还家行》。

  这首诗写的是,张三在东北待了一段时间,生活安定下来,惦念故乡,决心再回山东。他回到了自己的家,此时家中长满荒草,只剩下四面空空的墙壁。他想起了当年卖到东南庄的妻子,想去把她赎回来。妻子此时已与他人有了孩子,但还是念着旧情,想随以前的丈夫回去。好在她现在的丈夫是一个善良的人,允许她回去,只是苦了那个还在吃奶的孩子,抱着母亲的脖子不肯撒手。母子分离的惨剧再一次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死者葬沙漠,生者还旧乡。遥闻齐鲁郊,谷麦等人长。目营青岱云,足辞辽海霜。拜坟一痛哭,永别无相望。春秋社燕雁,封泪远寄将。归来何所有,兀然空四墙。井蛙跳我灶,狐狸据我床。驱狐窒鼯鼠,扫径开堂皇。湿泥涂旧壁,嫩草覆新黄。桃花知我至,屋角舒红芳。旧燕喜我归,呢喃话空梁。蒲塘春水暖,飞出双鸳鸯。念我故妻子,羁卖东南庄。圣恩许归赎,携钱负橐囊。其妻闻夫至,且喜且徬徨。大义归故夫,新夫非不良。摘去乳下儿,抽刀割我肠。其儿知永绝,抱颈索我娘。隋地几翻覆,泪面涂泥浆。上堂辞舅姑,舅姑泪浪浪。赠我菱花镜,遗我泥金箱。赐我旧簪珥,包并罗衣裳。好好作家去,永永无相忘。后夫年正少,惭惨难禁当。潜身匿邻舍,背树倚斜阳。其妻径以去,绕陇过林塘。后夫携儿归,独夜卧空房。儿啼父不寐,镫短夜何长。”

  此情此景,让郑板桥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把这些思考写在了《思归行》里。

  “山东遇荒岁,牛马先受殃。人食之十三,畜食何可量。杀畜食其肉,畜尽人亦亡。帝心轸念之,布德回穹苍。东转辽海粟,西截湘汉粮。云帆下天津,朦艟竭太仓。金钱数百万,便宜为赈方。何以未赈前,不能为周防?何以既赈后,不能使乐康?何以方赈时,冒滥兼遗忘?臣也实不材,吾君非不良。臣幼读书史,散漫无主张。如收败贯钱,如撑断港航。所以遇烦剧,束手徒周章。臣家江淮间,虾螺鱼藕乡。破书犹在架,破毡犹在床。待罪已十年,素餐何久长。秋云雁为伴,春雨鹤谋梁。去去好藏拙,满湖莼菜香。”

  郑板桥写道:山东的灾荒严重,皇帝也采取了赈灾的措施,例如调来外省的粮食接济灾民。但是,为什么赈灾之前不能计划周全?为什么赈灾后老百姓还是不能安康?为什么赈灾时出现冒领及遗忘的现象……

  郑板桥为官清廉,为人正直,面对生灵涂炭,他失态了。他的眼晴在流泪,心里在流血。这一句句的诘问,是在为民疾呼,是在为民呐喊!

  百姓危难之际,郑板桥没有一层层请示上级,就决定开仓放粮,有人提醒他上峰可能会怪罪,他说,这是什么时候了,等一层层审批下来,人都饿死了,有什么责任我担着!“有遣,我任之!”

  他号召潍县城的富户们捐粮,又招集灾民以工代赈,他做了能做的一切,却依然是杯水车薪。他内心的无力感那么沉重,甚至想到了辞官回老家江苏,江淮之地自古是鱼米之乡,没有这样惨烈的灾荒。潍县百姓的苦难,一向性格坚韧的郑板桥也不忍直视。

  读完《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再读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你会明白,那些“民间疾苦声”具体是什么。那些声音让郑板桥经常失眠。

  善良而敏感的人是不适合封建官场的。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写给四弟的信中说:“人皆以做官为荣,我今反以做官为苦,既不敢贪赃枉法,积造孽钱以害子孙,则每年谦俸所入,甚属寥寥。苟不入仕途,鬻书卖画,收入多于廉俸数倍,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最终,他选择了辞官,回到家乡扬州一带,卖画为生,直到终老。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