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 | “小工坊”里务工 买菜钱轻松赚
潍坊日报 2024-11-09 10:23:17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11月6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寒亭区寒亭街道潍县路社区的郭洪利工作室风筝手工坊,耳边是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天冷了不爱出去,工作也不好找,社区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工作机会,一天能做200个左右风筝,在家门口工作,真是太暖心了。”居民崔奎奎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寒亭街道采取“党支部+工坊+居民+非遗资源”的运营模式,联系非遗传承人郭洪利为社区提供制作风筝的材料和部分缝纫机,由社区邀请居民来制作风筝,共同点燃“致富引擎”。
“10月初,社区开始承接风筝制作,为有就业增收需求的居民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并提供订单,截至目前,熟练的工人能加工4000个左右。”潍县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娇娇说,今后,他们计划增加缝纫机数量和招聘人数,形成社区接单、发展产业、居民就业、集体受益的新发展模式。
村民在练习钩织技术。
与潍县路社区不同,寒亭街道毛家埠村凭借手工钩织制作技艺的优势,也找到了致富路。在毛家埠村一户村民院子里,项目带头人潘小敬正在手机支架前为抖音直播观众作讲解,“桌子上摆放的这些五颜六色的钩织品都很精巧,有花朵、钱包、钥匙扣、摆件等,都是我们大姨现场手工钩织的,大家有什么个性化需求可以后台私信定制,也欢迎把评论打在弹幕上……”
“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我们充分利用村内闲置资源,打造了毛家埠‘芳华钩织小屋’,让我们村和周边村的居家妇女有了增收渠道,已经累计为20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大家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毛家埠村党支部书记王明明说。
谈及钩织小屋带来的好处,毛家埠村村民王秀梅开心地说:“以前忙完农活后就在家闲着,一分钱也挣不到,现在村里开办了钩织共富工坊,在家门口就能务工,不仅能挣钱,还不耽误接送孩子,一天挣30块钱,买菜的钱就轻轻松松赚出来了。”
村民钩织出的产品。
像潍县路社区共富工坊、毛家埠钩织小屋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运河西街社区免费开展钩针培训活动,居民学会即可打样接单;益新街社区推广“妈妈岗”就业模式……这些都是寒亭街道促进群众致富、铺就家门口共富路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寒亭街道立足片区资源禀赋与村情实际,挖掘地方特色,链接资源发展产业,村企联动实现多方共赢,组织引导群众共建产业项目、共享发展成果。未来,寒亭街道将持续做好“一村一业”工作,建设更多共富工坊,促进多主体参与、多渠道增收,解锁居民就业增收“金钥匙”。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文图
通讯员 : 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