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资源如何转化为教育优势?潍坊安丘这样做
潍坊新闻网 2024-11-13 16:10:04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非遗文化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教育价值丰富。安丘市立足非遗资源优势,以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为目标,逐步掀起非遗研学热潮,把非遗资源转化为教育优势,推动形成家校社良性互动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新生态。
学生在世界风筝公园里学习风筝制作。
搭建研学平台
构筑立德树人新阵地
安丘市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强研学基地建设,将A级旅游景区作为非遗研学主阵地,在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打造了筠石园非遗空间、万卷楼非遗空间、渠风堂非遗空间三个非遗研学场所,吸引国家级、省级等十几个非遗项目入驻。
世界风筝公园则与名牌企业、知名院校、非遗传承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园内的生态农耕体验基地、酒文化博物馆等10余个场所提档升级,搭建起多元、立体的文化研学资源网,已接纳全国各地参与研学活动的中小学生3万余人。
安丘市还坚持对外合作交流,先后组织世界风筝公园等研学企业赴青岛参加中国研学旅行及教育博览会,宣传推介安丘市的研学资源,扩大省内外研学市场。目前,安丘市已建成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处,潍坊市级研学基地6处,安丘市家校社协同教育基地6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5处。
世界风筝公园吸引不少孩子前来研学游玩。
赋能文旅产业
培育立德树人新动能
安丘市深度挖掘非遗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研学+旅游+育人”教育新模式。该市打造的半亩山塘项目,位于辉渠镇的群山中,集民宿、餐饮、亲子、研学、露营、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周边有小麦峪古村落、齐鲁最美梯田、黄石板坡抗日战斗遗址等文化古迹。自基地成立以来,便将休闲旅游与传统文化研学相结合,开发了扎染、茶艺赏析、绘画、非遗等研学课程12项,吸引了100多批次共计3000余名中小学生来此周边开展本土文化寻根、非遗传承教育等活动。
城顶山公冶长书院相传为春秋时孔子弟子公冶长读书处。安丘市利用独特资源优势,将公冶长书院打造成集旅游、研学、祭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传承平台。书院现建有公冶长国学馆、儒家文化讲学堂,发展了以公冶祠、青云寺、神根祠为代表的“儒释文化区”;开展“春、夏、秋、冬”四季非遗研学游活动;推出“学礼仪”“拜师礼”“诵经典”等文化体验项目10余项。
安丘市还开发“行走的课堂”“追寻先贤古迹”等5条非遗研学路线。创新开展“沉浸式”古风研学之旅,让青少年通过古代人物角色扮演、诵读《论语》等经典著作、参观文化古迹等方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在世界风筝公园里,孩子们在学习风筝制作。
线上线下联动
展现立德树人新魅力
安丘市通过“线上+线下”共研共学共育的方式,构建起“实践调研+非遗研学+文化交流+传承传播”的思政育人新体系,在非遗研学中注入立德树人青春力量。
据了解,安丘市通过“数字+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力量相融合,打造立德树人新媒介。打造首家科技研学基地,通过AI技术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非遗成果能够迅速、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依托“数字文化”组织青少年儿童开展异彩纷呈的机器人表演、比拼脑力的AI激光射击训练、颇受孩子们欢迎的“我们爱科学”电视大赛等活动。
学生跟随张运祥学习制作木版年画。
安丘市还依托文化馆、社区传习所等场馆,积极开展研学交流、收徒传艺。安丘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张运祥数次到国外、省外开办专题讲座,还将木版年画技艺带到北京,在北京多所学校开设常规木版年画课,每年组织1000余名外地学生到潍坊、安丘研学,用多种方式培养更多孩子对木版年画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和传播力。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