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雪域山河的生态守望者——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纪实(下)
潍坊新闻网 2024-11-15 08:15:0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乘车穿梭在西藏南木林县雪域高原之间,每一棵杨树都披上了一层绚烂的金黄色外衣,层层叠叠地铺陈在大地之上,金黄色的树叶与天空、碧水、远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流动画卷。膘肥体健的牛羊在其间悠闲觅食,清澈的河水在群山间蜿蜒流淌,举目四望,这里处处涌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生机。
生态好,牛羊壮。
生态是潍坊援藏的一张闪亮名片。“在绿水青山中找出路,向生态环境要效益。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聚焦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投资近百万元在南木林镇、艾玛乡栽植榛子林40余亩。同时联合南木林县林业部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共建林’植树活动,每年在全县各乡镇植树40万株,让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领队,援任南木林县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的李连平表示。
一批批潍坊援藏干部前赴后继,以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毅力决心,绘出了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让绿水青山与冰天雪地相伴,让绿色生态与民生福祉相连。
荒山披“绿衣”
种下一片生态林
登上南木林县艾玛大桥,往雅鲁藏布江北岸望去,金黄色的杨树随风飘舞,整个世界仿佛都被金黄色覆盖。远处柳树、沙棘、榆树的叶子开始变黄、变红,点缀其中,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
曾经,这里风沙肆虐、寸草不生。“之前这里草都不长,春季、冬季风沙特别大,每天桌子上都覆盖着一层尘土。现在不一样了,不仅家里更干净了,环境也更好了。”南木林县艾玛乡山巴村村民次仁顿珠说。
经过多年改造,南木林县雅江北岸生态秀美。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抵达南木林县后,接过了生态援藏的“接力棒”,开始了一场漫长的造林绿化工程行动,在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新栽了近万株树苗。生态示范区的底子更加厚实,形成了集沙地、湿地、草地、树林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生态建设大格局。
良好的生态给村民带来的蝶变效应是无穷无尽的。“在开垦之前,家里只有11亩耕地,现在增加到43亩,日子越过越好了。我现在还在这里当护林员,收入很可观。”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护林员米玛表示。
在一步步生态改善中,这片海拔4000米的高原腹地变身成了绿洲,当地农牧民群众吃上了“生态饭”。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区周边5000余亩荒地变成了良田,2万余亩耕地得到了充分保护,土豆、青稞等作物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群众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也直接给群众带来了收益,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团结。”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副领队,援任南木林县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的王磊表示。
荒山披“绿衣”,这片土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榛子林项目的尝试为当地带来更多可能。
荒山结“金果”
生态经济新探索
前段时间,王磊惊喜地发现,他们在旺普拉桑山上种植的榛子树结果了。一颗小小的榛子,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另一种发展可能。
时间拨回到两年前,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积极对接潍坊相关企业、林业专家,决定引种一批适应性强、耐寒的榛子树。“我们当时主要考虑到榛子树根系较浅,繁殖速度快,对于防风固沙、保水保山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结出的果实,也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发挥出其经济价值。”援任南木林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党锡强表示。
南木林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党锡强介绍榛子林。
开辟梯田、开挖沟渠、修建蓄水池……经过一番整改,来自潍坊诸城的榛子树在这里扎了根。“项目占地40亩,栽植了4000棵榛子树,成活率达到90%以上。经过两年的成长,不少榛子树已经成功结果,预计等到丰产期,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带来约十万元的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逐步扩大种植规模,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惠及更多当地群众。”党锡强表示。
秋天远去,眼下这片榛子林已经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衣服”,它们正在这层“黑衣”之下悄悄积蓄力量,在荒山乱石之间顽强生长,等到明年带给当地民众更多惊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正在将这片荒山变成当地发展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
“造林不易,管护更不容易。”南木林县林业和草原局护林员队长罗布次仁感慨地说。
一分栽、九分管
完善提升树木管护水平
“造林不易,管护更不容易。”南木林县林业和草原局护林员队长罗布次仁表示。防火、防牧、防砍、防毁……护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南木林县是农牧业大县,群众一直保持散养牛羊的习惯,加之部分人爱护树木的思想意识淡薄,树木经常遭到牛羊啃噬,容易出现非正常死亡。”援任南木林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的高迎伟表示。为培养群众种树、爱树意识,援藏干部不断完善树木保护管理办法,对新栽植树苗架设铁丝围网设施,广泛宣传植树的重大意义,引导群众自觉爱护、主动保护,逐步让“人人种树、人人爱树”的观念深入人心,为生态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同时,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聚焦提高管护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破除思维定式、传统惯性造成的树木损失,投资改造提升示范区配套管涵、水渠等设施,组建了60人的管护队伍。
生态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当地人增加了就业机会。
在后续管护和植树过程中,潍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会同南木林县林业部门常态化为周边群众提供生态岗位,引导艾玛乡柳果村成立营造林专业合作社,培养和输出植树、管树技术人才,通过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中传授技术经验,带动全县4000余人务工就业,实现了“输血”与“造血”的有机统一。
“通过面对面培训,手把手指导,队伍管护水平大幅提升,树木成活率一举达到95%以上,极大地激发了群众植树的积极性,让植树造林成为周边村庄的新时尚。”高迎伟表示。
守住绿水青山,就能创造价值难以估量的金山银山。现在的南木林县正慢慢步入绿色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在绿水青山中诠释着绿色发展的真谛。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方文婷/文 巩建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