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听风 | 人间至味
潍坊晚报 2024-11-18 15:12:26
人间至味
□闫桂红
喜欢吃手擀面,却一直苦于做不好。前几天心血来潮,一连做了几个早上的手擀面。说来也奇怪,这几次居然相当顺手,丈夫说:“清汤寡水,有啥好吃的?”儿子还击道:“人间至味是清欢!”我不免洋洋得意。
我第一次做手擀面是在12岁那年秋天的一天,一家人在地里忙秋收。临近黄昏时,爸爸让我回家擀面条。娘叮嘱我:“面里要加盐,和面少加水。”我满口答应着,不就是软面饺子硬面汤(面条),这我还能不会?
信心满满的我做好了面条,得到了爸爸的口头嘉奖:“不错!不错!能给我们做饭了。只是你这面条挺有个性嘛,条条不成条条,疙瘩不像疙瘩的……”一家人哈哈大笑。起初,我还有点小骄傲,听着听着就赚了个脸红。可我心里不服气,也想不通,明明是按照和面“口诀”做的,为什么面条一下到锅里,就成了被爸爸调侃的“条条不成条条,疙瘩不像疙瘩”?
家中数奶奶擀的面条最好了。于是,我便仔细观察奶奶擀面条。首先,和面真的很重要。奶奶用加了盐的温水和面,一次不能加水过多,她一边慢慢加水一边搅拌,直到变成细碎的面疙瘩,然后再用力将面疙瘩揉成面团。醒发一会儿后,奶奶将面团分成了几个小面团,再分别揉至表面光滑。接着,把小面团放在案板上,撒上一层薄薄的面粉,开始用长长的擀面杖转着圈地擀,直到变成一张薄薄的饼,再把饼像叠扇子一样,一层一层折叠。下一步就是切面了,这也很有讲究。下刀保持像压跷跷板的节奏,切成自己喜欢的宽度。切完后,将面条抖散,撒上一些面粉放到盖垫上,这样,面条就制作完成了。
看奶奶做面条,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制作过程。奶奶不急不慢,揉面不见她气喘吁吁,擀面不见她手忙脚乱,切面也很自然地进行,所有步骤井然有序。
面条擀好了,水也开了,下到锅里,煮沸后掀开锅盖加点凉水,再开锅时,开着盖煮一会儿便熟了。面条捞到碗里,配上蒜泥、黄瓜,或者春天里腌制的椿芽咸菜以及咸菜水,吃到嘴里爽滑又筋道。甜甜的白面味、辛辣的蒜味、清爽的黄瓜味,或者浓郁的椿芽鲜香,它们相互融合又各自固守着自己的气味,挑逗着人的味蕾,让人一口气吃了个滚瓜肚圆。吃完面条,不忘喝上半碗白白的面汤——原汤化原食。直到连打几个饱嗝,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碗筷。
说到面汤,我想起了初中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梁生宝买稻种》,梁生宝不舍得多花一分集体的钱,进面馆吃饭要了一碗汤面,又喝了两碗面汤。当时,在课堂上,老师还提了个问题:“汤面跟面汤有什么不同?”很多同学回答得不正确,我则说出了汤面就是面条,面汤就是下过面条的水,因此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如今,我只有在记忆里回味奶奶手擀面的绵绵余香了。人到中年,我在经历过很多事情后,性情沉稳了不少,心胸自然开阔了不少,这或许也是能做好手擀面的诀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