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沙龙|学会沟通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不难
潍坊晚报 2024-11-18 15:12:26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在育儿这条漫长而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每一位父母都在不断地摸索与学习。然而,面对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有些家长感觉力不从心。比如,当孩子做错了事,家长批评得过轻,没有达到纠正孩子行为的效果;若批评得过重,激烈的言行有可能会伤害孩子,导致逆反心理出现……带着家长的这些困惑,近日,记者采访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潍坊天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孙晓晨,请她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科学育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困惑的根源在于过于关注孩子表面行为
育儿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各种困惑与挑战。尽管有些家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但孩子似乎并不领情,反而变得越来越叛逆。
孙晓晨解释,这种困惑与挑战的根源在于,家长往往过于关注孩子的表面行为,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家长习惯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行为,未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单向的、缺乏理解的沟通方式,导致彼此之间的隔阂逐渐加深,育儿效果自然也就不尽如人意。
家庭教育的核心挑战还在于理解并解决家长“出于善意却带来不良后果”的教育方式。孙晓晨说,如何找到平衡点,让教育行为既充满爱意又不失正确性,是家庭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调整家长们的教育策略,理解孩子的需求,更是实现有效亲子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方式。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约会遇到两次“反抗期”
孙晓晨说,想要更好地理解孩子,就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阶段和心理需求。目前来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两次“反抗期”。
第一次“反抗期”通常出现在2岁至5岁。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们渴望独立,希望自己作决定,不再完全依赖父母。然而,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往往无法完全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如果家长不能正确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而是过分限制和干涉孩子的行为,就会引发其反抗和叛逆。
第二次“反抗期”则出现在12岁至15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但是缺乏社会经验,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一些问题,这时就会产生困惑和矛盾。如果家长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反而指责和批评孩子的行为,就会加剧孩子的叛逆情绪,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在孩子成长中,家长应如何保持沟通和理解
面对孩子的叛逆和挑战,家长如何应对呢?孙晓晨说,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理解是沟通的前提;家长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先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表现出叛逆行为时,家长不要急于批评和指责,而是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其需求和困惑,找到问题的根源,再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有效的沟通同样很关键。在沟通中不仅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家长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问题。孙晓晨提醒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让孩子感受到的是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这样,孩子就会愿意跟家长倾诉自己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因此,家长在沟通时要因人而异。孙晓晨说,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外,家长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如写信、发短信、发微信等,这些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意,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挑战自己的极限。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容忍孩子适当“犯错”,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在不断尝试中成长和进步。
做学习型家长,多要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家长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孙晓晨提醒,在育儿过程中,家长不仅是一个引导者,更是一个学习者,也是一个参与者。不仅要学会如何教育孩子,还要学会如何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家长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前提。只有家长不断进步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因此,家长要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绪状态,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