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随父走进洋学堂
潍坊晚报 2024-11-20 14:44:31
大山深处的宋旺庄。
复建的青州古城阜财门,也就是南门。
宋传典的家乡宋旺庄位于益都县西南山区,这里土地瘠薄。宋传典幼年时遭遇大灾荒,母亲去世,父亲艰难维持生计,后来讨到了一份在英国浸礼会传道士库寿宁开办的广德书院做厨师兼校工的差使,依靠在洋学堂里打工的父亲,宋传典才得以在这里读书。
家庭贫困母亲早逝 为寻生计随父离家
宋传典,原名宋化忠,字徽五,1875年出生于青州府益都县宋旺庄。宋传典小时候正值饥荒年,家境贫穷,一家人的生计完全依靠其父宋光旭卖柴维持。稍长,即随父上山打柴,赶集叫卖。因家里经常断炊、无米下锅,宋传典的母亲只好下地挖野菜,甚至上树采树叶喂给嗷嗷待哺的三个孩子。有一回,宋母看到山坡上的野菜已被人挖得干干净净,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爬树采树叶,谁知不慎坠地,不治而亡。
在这种情况下,宋光旭感到只依靠卖柴已经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于是将两个小一点的孩子托人照管,带上宋传典离家,来到青州城寻找出路。经人介绍,宋光旭在青州城关南门内一家蒋姓财主家当了长工。宋传典因为年龄小,便作了蒋家的一名客子,为财主家做一些零活。
史载,1876年至187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波及华北五省的特大干旱“丁戊奇荒”肆虐大地,整个华北地区“草木皆枯,饿殍载道”,青州府一带也不例外,滴雨未降,种在坡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造成许多灾民家无隔夜粮、身无遮体衣的惨状。经济萧条、饥民遍地,有的甚至卖儿卖女,逃荒要饭。摊上这种年景,对于本就家境贫困的宋光旭一家来说无疑是一场雪上加霜、难以承受的灾难。
教会势力进入青州 宋氏父子书院安家
1875年,代表英国浸礼会到达青州的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一开始遭遇排斥和不理解的情况下,借助这场“丁戊奇荒”特大旱灾,将传教与赈灾穿插交织,有机结合起来,轻而易举地赢得了普通中国民众的信任。他先后从上海和国外募集了三万多两银子,分发到灾情严重的青州府下辖各县。同时,他还建立了5所孤儿院收容孤儿,并通过赈灾,把大批私塾、学馆接管过来,办成自己的学校,称为揽馆。三年间,他接手的揽馆达十几处,收容学生近千人。
李提摩太在赈灾中的突出表现,第一次显示出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公共事务中的作用。在英国传教士的传教与赈灾活动中,宋光旭父子与诸多中国穷苦百姓在被收容之列。
宋光旭谋得了一个在广德书院当厨师兼校工的差事。广德书院是一所中学程度的寄宿制学校,是继李提摩太之后,来青州府传教的英国浸礼会传教士库寿宁夫妇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创办的。
宋光旭为人老实,能吃苦受累,常常一人干两个人的活,得到库寿宁夫妇的赏识。此时宋传典还是个不识字的孩子,库寿宁夫妇看他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资助他到魏南庄教会所办的乡塾上学,目的是让他先粗通文字,再到广德书院深造。
在广德书院,宋光旭的生活渐渐稳定下来。1891年,宋传典从乡塾毕业,通过父亲的关系进入广德书院学习。
◎相关链接
传教士22年在青州建了14座教会学校
清朝末年的青州,是一个府级机构所在地,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交通发达,是山东中东部的一个文化中心。于是,已经来到中国五年、传教活动一再受挫的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将目光投向了青州。
1875年,李提摩太到达青州,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势力的排斥和不理解,没有人搭理他,没有人租给他房子,他只能寄住在一个小旅店里。但接下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波及华北五省的特大干旱“丁戊奇荒”,改变了他的窘境,他通过赈灾打开了局面。
紧随李提摩太之后,从1876年开始,英国浸礼会总部派遣大量传教士来到青州,他们在位于青州城中心地带的明衡王府旧址上修教堂、办学堂、建医院,至1898年戊戌变法前,宽阔而荒废的衡王府旧址上先后建起了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14所教会学校,形成了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青州也因此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山东地区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重要城市。
据史料记载,当时在青州建立的最著名的书院有培真书院和广德书院,培真书院旧址在原潍坊教育学院北院,时称北书院;广德书院旧址在原潍坊教育学院南院,时称南书院;1897年,英国浸礼会传教士库寿宁又在西皇城街建起了一所专门招收贵族女子的寄宿制学校,名崇道书院,时称西书院。
19世纪末期出现在青州的这些教会学校,在当时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教育启蒙作用。颇具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教士们,将西方的现代文明引入教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开启了山东近代教育的先河。
除了教育,传教士们还在青州传播现代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