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潍坊寿光这个街道如何做→
潍坊新闻网 2024-11-24 08:29:0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寿光市洛城街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认知认同和实践养成并重,在“融入”二字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建引领、宣传教育、文明实践等工作中,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落在“细”上
坚持细处着眼,文明培育常态化
洛城街道在完善机制、建强队伍上下功夫、做文章。
用村规民约传导价值取向。成立专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修订完善118个村的村规民约,引导39个小区制定居民公约,把文明做人、诚信做事的理念融入其中,约束村(居)民日常行为。
用多元机制夯实文明底蕴。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调解委员会、治安互助会,与村规民约共同形成“一约四会”的村庄自治架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移风易俗、矛盾纠纷调解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干群积极参与、齐抓共促的生动局面。
用党员队伍引领广泛践行。抓好党员这一先锋队伍,坚持把弘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议程,督促广大党员做到常学常思、常学常新,引导其带头践行、争做表率。
落在“小”上,
注重小处着手,文明创建全域化
洛城街道坚持柔性引导、润物无声,让群众自觉转变思想观念。
用好微宣讲。充分发挥文明实践所、实践站的枢纽作用,广泛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艺草根等,成立志愿宣讲队伍,用群众语言编排移风易俗三句半、快板、顺口溜,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公园广场等,开展文艺宣讲1500多场次,让群众在自娱自乐中树立文明新风。
树好小典型。将移风易俗作为选树先进典型的必要条件,每年举办重阳茶话会,每季度开展“敬老饺子宴”,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和“送生日蛋糕”等活动;全域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对照“五美”标准,每季度评选村级示范户,每半年评选街道示范户,全街道创建“美丽庭院”4400多户,形成了崇尚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
培育好家风。把村风家风建设有机融入移风易俗,开展村村立村训、户户亮家风活动。所有村的村训都经过反复研讨打磨,结合本村实际确定;所有的家训都由群众确定,并邀请中小学语文老师、文学爱好者帮助建立了5000多条家风家训数据库,由村民们结合家庭实际认领或在此基础上自己撰写,再由街道统一制作家风牌悬挂于家门口,将这一无形力量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
落在“实”上,
倡导知行合一,文明实践精准化
洛城街道坚持在多领域、多层面呈现践行成效。
为群众生活“铸魂”。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在村内干道两旁、公园广场等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打造文明文化走廊、法制宣传街路、法制游园等阵地,街道微信公众号、邻里微信群不定期推送相关学习内容,群众出门转角见文明、抬头低头受熏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经济发展“赋能”。探索“信用评级”动态管理办法,对全街道225家合作社进行评星定级,评选五星级合作社50个、三星级125个、一星级50个,五星级合作社统一授牌,三星级、一星级合作社整顿提升。评星定级实行全程跟踪、动态管理,一季度一评,对整改优秀的“晋星”,对落后的“降星”,同时对沿街店铺“挂牌亮星”,目前已完成辖区内1100多家沿街店铺的星级评定挂牌。
为文化自信“筑基”。开展“字在洛城,守望传承”汉字美育行动,不断完善仓颉汉字艺术馆、仓颉书院两大阵地,积极拓展研学、文旅新路径,加强汉字历史科普、汉字文化推广,全力打造汉字文化传承基地、乡村文化振兴样板和精神文明建设高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洛城街道坚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硬制度与软规范互为助力,多层次与小切口共聚合力,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基础、社会基础、群众基础,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通讯员 : 朱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