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鸳鸯门发扬中华武术
潍坊晚报 2024-11-30 11:07:00
1992年6月20日,在鸳鸯门第二代拜师联谊会上,周永祥向弟子颁发鸳鸯门门谱。
2006年8月,姜周存带意大利第三代、第四代鸳鸯门弟子去青岛看望周永福。
2000年,周永祥在阅读报纸。
周永祥、周永福经青少年时代的习练百艺、博采众长,中老年时代的教学相长、兼容并蓄,已经为进一步融会贯通、开拓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退休后,他们自创鸳鸯门,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发扬光大,鸳鸯门门人众多,各有所长。二人晚年时仍不遗余力地发挥老一辈武术家的余热。
兄弟退休自创门派
门人众多各有所长
在武术界,“山东二周”素有“拳库”之称,无论哪个拳种的内容,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演练出来。周永祥、周永福逐渐意识到,新中国武术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古老的师徒传承式微。他们一个从事高校武术专业教学多年,一个从事专业队训练多年,对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一清二楚。如何解决这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一直萦绕于两位老先生的脑海。
1990年,退休后的周永福去找周永祥商量武术的发展与传承事宜。周永祥一直整理在学院教授武学时的经验和资料,并根据几十年的习武教学体验,萌发出独创一个武术门派的思路,他要将中华武术有序地发扬光大。
兄弟二人将新门派取名“鸳鸯门”。鸳鸯雌雄也,雌雄阴阳也,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也。”天地万物寓阴阳之中。《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道即拳理与拳技,中华武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且万变不离其宗,万宗归一理,一理通万宗,其中千变万化都在阴阳变化之中。按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宇宙万物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也在不断深入和细化。周永祥、周永福在博采众家之长,深谙拳理、拳技的基础上,取“阴阳变化之理”,摄“道”生化之律,所创鸳鸯门的套路,既能单练,又能对练,单练分阴阳,一路为阳,二路为阴,一、二路相合为三,三为阴阳相合,阴阳相合生万物,鸳鸯门单练易懂,对练却具有特点:粘连相随,不丢不顶,来叫顺送,引进落空,化中有打,打中有化,连消带打,处处可发,手无空出,腿无空回,变幻莫测,招法奇特。
鸳鸯门拳械有母子之分,拳为母,械为子,徒手练习为母,持械练习为子,学武之人,明拳理,知阴阳,方能一变应万变。
周永祥、周永福自创鸳鸯门以来,门人众多,各有所长,于1992年6月20日在济南举行了第二代鸳鸯门人拜师连谊大会,有33人成为第二代鸳鸯门人,后17人又相继入门,当时第二代门人达50人。1999年6月26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体育馆举行了第三代鸳鸯门人拜师连谊大会,共有144人入门拜师。
而在国外,2015年时就已经有了第五代鸳鸯门学生。目前练习鸳鸯门功夫的外国人有数千人之多,比国内的还要多。姜周存的得意的弟子、意大利武术爱好者卡菲(音译),从1993年开始跟姜周存学拳,至今已有20多年了。卡菲在意大利开办了欧洲鸳鸯门功夫学校,现在学生有二三百人,还开办了分校。
弟子回忆学武岁月 恩师授业历历在目
姜周存是周永祥较为赏识的弟子之一,他从1973年考入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跟随周永祥系统学习武术。他回忆跟随恩师习武的过往,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姜周存大学时期,体育系的武术老师只有周永祥一人,授课内容是周永祥编的武术操、基本拳、基础棍、基础枪和国家编的初级剑、初级刀和24式简化太极拳。每周两大节课,武术课后的第二天早操,周永祥会再上一次武术辅导课。
周永祥给体育系73级学生上课时已63岁,每次上课的着装都利索、干净,下身穿条一大罗纹的运动裤、白色网球鞋,上身穿一件深灰色衬衫,领口和两袖的风扣扣得严实,脸刮得很干净,头发不多,但梳得很整齐,整个人显得十分干练。学生一看就很敬畏。课堂中,每学一个新套路,周永祥都是先做一次完整示范。在做长拳类的示范时,他动作规范,刚劲有力,舒展大方、节奏分明,一气呵成,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时学生们非常兴奋,跃跃欲试。分解教学时,他底气十足,声音洪亮。课堂紧锣密鼓,学生累得精疲力尽,但都很高兴。每次课第二天的早操,天不亮周永祥就在那等学生了。
从入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的第二天,姜周存就跟周永祥学习课外的武术套路,风雨无阻。周永祥几十年如一日,每晚8时睡觉,早4时起床练功,练完再教学生武术套路。每天早晨,周永祥都会教新内容,姜周存学习后早晚反复练习,并熟练掌握。如果前一天学的动作第二天不熟练,周永祥不批评,但也不教新内容。姜周存说,恩师要求严格,学武时不能比划,要全力把动作做到位。姜周存每次练完,大冬天都能出一身汗。1975年8月,姜周存以优异成绩完成各门学业,并留校任教。
姜周存30余年来深得周永祥、周永福的喜爱和真传,成为鸳鸯门第二代传承人。
晚年坚持练武健身 终生奉献桃李芬芳
周永福有很好的生活习惯,拒绝烟酒,热爱健身,自创了一套养生功法。周永福退休回到青岛生活,住在禹城路8号,依然参与指导青岛市武术协会的各项工作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和赛事,为武人后辈树立了榜样,他每天早上都和老伴台玉清步行十分钟左右来到附近的观象山上练武健身。只要有学生来,他最爱谈的还是武术,身衰力竭不能起床时,就躺在床上比划各种招式。
2004年,周永祥逝世于济南,享年94岁。如今,他的大部分学生已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和武术高级教练,有的还出国讲学访问,成为继续弘扬武术文化的中坚力量。
2015年12月16日,周永福在青岛市中心医院离世。2017年3月17日,后人为他在青岛举办海葬公祭仪式。
本版图片由王术忠提供
本期部分资料由陈宝祥、李增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