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 | 跨村联建拓富路
潍坊日报 2024-12-17 11:36:53
刘惠贞(左)挑选彩椒。
□本报记者 李洪明
通讯员 刘 骋 文/图
“这个彩椒大棚占地10亩,一年种两季作物,一季种甜瓜、一季种彩椒,今年两季收入60多万元。”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种植户崔新建告诉记者。12月12日,记者在崔新建的蔬菜大棚里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椒掩藏在茂密的绿叶中,崔新建和妻子刘惠贞正兴高采烈地采摘彩椒,把一桶桶彩椒装到三轮车上拉到村头收购点。“种植大棚蔬菜效益高,得益于村里实行生产标准、技术服务、农资供应、质量检测、包装标识、品牌销售‘六统一’标准化管理,走出了品牌蔬菜发展的好路子。”崔新建说。
崔岭西村于2014年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新推出“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模式,村里统一建设智能大棚,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村里还配套农资门店、分拣中心、物流中心,大力拓展国内、国际销售渠道。2023年,合作社年出口蔬菜2万吨、交易额1亿多元,村集体收入400万元,户均存款30万元。
在稻田镇南齐村蔬菜产业园记者看到,新建的18个现代化新式蔬菜大棚里西红柿生长旺盛。今年稻田镇大力推动跨村联建,由农业经济发展强村崔岭西村牵头,成立由崔岭西村、崔岭东村、南齐村、潘家庄村组成的崔岭新村党总支,打造共富产业片区。崔岭新村打破村庄壁垒,统筹整合崔岭西村、南齐村土地,规划建设了占地100亩的智慧蔬菜产业园,一期投资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18个。
据稻田镇党委副书记李素玲介绍,崔岭新村党总支围绕做大做强西红柿产业,按照连片发展、抱团出海的思路,开展区域内蔬菜园区统一规划建设,先后建设了崔西智慧蔬菜产业园、西旺数字家庭农场、南齐蔬菜产业园等现代化农业园区。整合联建区域内蔬菜品牌,统一打造培育“崔西一品”品牌,引入抖音直播、线上电商等新型营销模式,带动联建村销售蔬菜,既壮大各村集体收入,又带动农户增收。依托区域共同产业基础,目前正在建设贾思勰·新农人技术培训中心,梳理建立135人的新农人数据库、师资库,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辐射带动联建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快速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