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政策例行吹风会(文字实录)

2024-12-20 20:01:00

  12月20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潍坊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邹晓东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

  董胜勇  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

  徐朋伟  潍坊市交通运输局三级调研员

  近期,潍坊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印发了《潍坊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空气质量限期达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现对文件解读如下
↓↓↓


1《方案》总体要求和目标

  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做好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4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4.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不超过1.1%。NOx、VOCs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不低于1.38万吨和0.89万吨。到2030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到2035年实现空气质量达标。

2《方案》行动实施

  01.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行动,包括严格环境准入,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开展传统产业集群综合整治,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

  02.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行动,包括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积极开展燃煤锅炉关停整合,持续推进清洁取暖。

  03.交通结构绿色转型行动,包括持续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加强油品监管。

  04.面源污染精细管理行动,包括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矿山治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

  05.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行动,包括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异味专项治理,稳步推进大气氨污染防控。

  06.管理体系完善提升行动,包括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

  07.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行动,包括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强化大气环境监管执法,加强决策科技支撑。

  08.政策体系引导提升行动,包括落实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发挥财政金融引导作用。

  09.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行动,包括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推进信息公开,实施全民行动。

  大众日报记者:针对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生态环境部门准备开展哪几个方面工作?

  邹晓东答: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做好第三轮“四减四增”工作,我市将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抓好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这一关键举措。

  一是持续抓好重点行业企业整改升级。围绕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集群,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环保绩效提级行动,持续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重点行业企业绩效评级更高等级,不断加大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整改和生产现场整顿力度,目前已评定A级企业 15 家,B级企业 49 家,绩效引领性企业 12 家。后续我们会在企业绩效评级上投入更大力度,以评定的绩效企业为示范,带动整体行业环保水平迈向更高台阶。

  二是全流程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持续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污染防治,在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建立完善源头替代、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的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控制体系;继续以重点行业企业为目标,以有机液体储罐、装卸、敞开液面、泄漏检测与修复、废气收集、废气旁路、废气治理设施、加油站、非正常工况、产品 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等为重点治理环节,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查整治及帮扶行动,目前已经累计排查涉及企业共 1706家,发现问题共 1396 个。

  三是积极预防和应对重污染天气。下一步将根据已经修订出台的《潍坊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部署和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及时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实时更新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对我市涉气企业按照“应纳尽纳”原则全部纳入,目前已有 10033 家企业纳入清单,并对企业按照不同预警等级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在重污染天气到来时严格按照清单减排措施督促企业落实停产限产,最大程度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实施“四减四增”行动方案,我市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董胜勇答:在工业领域推进四减四增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开展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行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技改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相关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依托寿光、滨海化工园区和大型化工龙头企业,实施化工行业延链强链行动,积极发展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产品,降低行业全过程的污染物和碳排放。严格落实钢铁产量调控目标,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有序引导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电炉钢占比完成省定目标。

  二是加快低效落后产业改造和淘汰。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质量、技术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加快推动产业集群综合整治,对能效在基准水平以下,能够在规定时限通过改造升级达到基准水平的行业集群,通过市场化方式、法治化手段推动整治改造。引导钢铁、水泥、焦化等产业有序调整优化,25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特种水泥熟料和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产线除外)全部整合退出,明年年底前,焦化产能优化调整完成省定目标。

  三是推动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和绿色化改造。抓住用好“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引导企业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扎实推进钢铁、水泥、铸造、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环保装备应用。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建立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绿色制造单位梯度培育机制,打造绿色制造领军力量。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请问下一步我市在交通领域将如何落实好“四减四增”的行动措施呢?

  徐朋伟答:为推进交通领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鼓励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推动港口矿石等集疏运优先使用含新能源车在内的清洁运输方式。

  二是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在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行业和物流园区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鼓励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

  三是大力发展和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积极推广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公共交通车辆,推动氢燃料电池车辆在城市公交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宣传引导群众出门优先选择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提高群众绿色出行意识。

责任编辑:李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