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件立案提案“金点子”落地惠民生

潍坊晚报 2025-01-10 10:15:31

  潍坊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以来共征集提案811件,经审查立案597件,其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提案38件,各界别小组提案75件,委员提案484件。这些提案围绕工业、农业、教育、医疗、交通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充分展现了潍坊市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和议政水平,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作出了积极贡献。经过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立案提案已全部办复,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9.5%以上。在潍坊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本报对部分2024年市政协提案及其办理情况进行回顾。

  □本报记者 王鲁萍 通讯员 霍敏敏 王文惠

  魏建平委员

  促进数实融合,赋能工业经济

  观点:潍坊作为全国行业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拥有37个工业大类,在数实融合发展进程中斩获了一定成就,然而现阶段仍暴露出企业转型意愿淡薄、平台支撑乏力、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这些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建议:提升企业数实融合发展的意愿,化解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等诸多问题。提高数实融合平台支撑水平,加快促进人、机、物全面互联。加快培养新型数实融合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循环。

  答复: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答复,在推动工业发展进程中,我市多管齐下、精准发力。出台《潍坊市工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成立数转智改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与服务联盟,面向全国征集数字服务商512家。创新建立四级数转智改专员清单,以“三个一”精准对接:通过“一县一策”实现规上企业诊断与培训全覆盖,征集千余项需求;通过“一业一策”召开150余场对接会;通过“一企一策”指导3100余家企业开展转型水平测评。累计完成规上规下工业企业普及和提升培训5.5万家次,推行数字人才共享“两个机制”,征集共享CIO(首席信息官)52人、共享数字工厂21家。2024年,潍坊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典型经验做法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让数字化服务更精准触达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高适配性的场景应用案例及产品,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为工业数字化发展注入新技术、新思维,确保潍坊工业在数字化赛道上保持领先优势,向着更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李逾男委员

  打造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能

  观点:我市围绕扩内需、促消费,相继出台“一稳三促”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文旅惠民消费季、发放消费券、系列促销活动、支持企业品牌创建等切实的惠民惠企措施,持续释放鼓励消费信号,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方面亮点不多,亟需适应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创造更多高质高效消费场景。

  建议:进一步丰富商业业态多样性,提升配套水平。大力发展“氛围感经济”,创造消费新业态。坚持文旅商融合,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

  答复:潍坊市商务局答复,我市以“潍有尚品”为主题,开展精准促消费活动,在汽车、家电、餐饮、老字号等八个领域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200余场。重点抓山东省现代流通强县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青州、寿光等地30个项目建设进度,智慧化升级谷德锦、全福元等商圈,青州古城升级老字号聚集区,新增新辰天地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组织重点电商企业、名优产品供应链企业参加“头部主播选品会”“济南电商博览会”等展览对接活动,推动传统市场发展直播电商新模式。繁荣发展夜间旅游,完善夜游配套设施,延长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时长。下一步,潍坊市将举办更多贴近百姓生活的促销活动,让消费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同时,持续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消费环境,全方位激发潍坊消费市场的新活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王应新委员

  多角度优化河流生态格局

  观点:近年来,潍坊市高度重视河道治理,整体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是,从根本上打造自然、和谐、惠民的河流生态任重道远,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重治理、轻生态等问题。

  建议:科学规划城区河道的泄洪、生态等功能,做好乡村原有河道湖塘水系的连通,恢复原有河道的功能作用,落实“河长制”,有效促进“河长治”,持续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答复:潍坊市水利局答复,潍坊市坚持全区域一体、全方位提升,统筹“安全、生态、文化、智慧、法治”系统治理,强力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将防洪治理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切实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截至2024年11月,累计编制完成26条流域面积为200平方公里-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方案。实施数字河湖项目,进一步完善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智慧监控、群众举报、人工核查的“空天地人”立体化监管模式。完善建立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清单,强化全社会共护。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文化河长、生态警长等群体作用,常态化开展“共建美丽幸福河湖”志愿服务活动超1万次。积极开展生态补水,持续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2024年以来,累计发布生态补水指令6条,向潍河、白浪河等重点河道实施生态补水2123万立方米。全市累计实施生态补水7076万立方米。下一步,潍坊市将加快建设“河湖安澜、水清岸绿、生态健康、景美文兴、人水和谐、兴业富民”的更好幸福河湖,做活“水文章”、做强“水产业”、答好“生态卷”,为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武晓燕委员

  拓展完善提升风筝放飞场地

  观点:擦亮潍坊“世界风筝都”品牌,拓展完善风筝放飞场地,提高市民风筝放飞体验参与度,对于进一步提升风筝都品牌影响意义重大。提升改善风筝放飞场所,解决市民和游客“去哪里放风筝”“去哪里参观风筝展览”等困惑,是建设更好潍坊必须重视并加快解决的现实问题。

  建议:潍坊市郊具有一定文旅基础的场地,可开辟为新的特色挂牌风筝放飞场,促进全民参与风筝休闲活动。优化完善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浮烟山国际风筝放飞场功能设施,为风筝放飞活动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持,加强对外风筝文化交流宣传活动,增强“世界风筝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答复: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答复,建设潍坊国际风筝文化公园,将安丘齐鲁酒地打造成集风筝放飞、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风筝公园,为风筝会等活动提供场地保障。第4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4潍坊风筝嘉年华累计开展60多项活动,吸引涵盖五大洲6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国际友人和国外嘉宾来潍。举办2024潍坊风筝嘉年华弘润30周年庆典等3场大型演唱会,现场观众累计达10万人次。风筝会期间,全市到访游客近10万人,接待入境住宿游客同比增长234%,潍坊站、潍坊北站到发旅客同比增长30%以上,旅游产品订单交易额同比增长26%。由坊子区王家庄子4个村集体经济发起成立潍坊现代风筝合作社,全产业链带动就业6000余人。下一步,潍坊市将不断优化场地设施与服务,加大风筝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策划举办更多高水准、有特色的风筝文化活动,让潍坊风筝文化飞得更高、更远,持续擦亮潍坊“世界风筝都”的金字招牌。

  王世伟委员

  提升公共自行车管护水平

  观点:我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自2013年建立以来,便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我市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在给市民绿色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公共自行车系统不够稳定,部分公共自行车损坏较重、维护不及时,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置不科学、覆盖不全等问题,使市民骑行体验打折扣,不利于绿色出行生态的持续构建与完善。

  建议:进一步加强日常维护和巡检,逐步淘汰更新老旧车辆,升级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科学设置公共自行车站点,提高智能化水平,方便市民借车和还车。

  答复:潍坊市城市管理局答复,为全面提升我市公共自行车管护水平,潍坊市结合实际情况,着力推行“提升现有系统+更新车辆”的新一轮运营方案。进一步加强对运营单位的监管考核工作,加大抽检频次和力度,切实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在保持现有的运营模式和停车桩、机柜等站点设备不变的前提下,由中标单位实施升级调度系统、站点4G网络通讯升级,解决了借还车不畅等问题。充分借鉴共享单车及国内自行车技术创新设计,委托生产厂家进行优化。2024年,已完成10000辆新车投放运营,淘汰报废老旧自行车2.3万辆,实现了车辆升级换代。下一步,潍坊市将持续优化车辆性能,提升市民骑行舒适度、满意度,并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鼓励更多市民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助力城市交通绿色发展。

  张莉委员

  校地企融合,助力职业教育进阶

  观点: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潍坊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办学主体多元、育人机制创新、现代治理保障”的路子,以第一名获批“山东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市”,打造了全国职业教育“潍坊样板”。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着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偏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的匹配度不高等短板和问题。

  建议: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校地企联动,提升职业教育品质。强化政策引导,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校企地联盟。完善考评体系,加快职教体系建设。

  答复:潍坊市教育局答复,成功举办第三届产教融合校企对话会暨产教联合出海工作推进会,会上签署青岛理工大学与潍柴动力《国际营销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协议》等7个产教联合出海项目,带动了17所高校和29家企业携手20个产教联合出海项目落地。推动联合体和共同体建设取得新成效,2024年,我市有2个联合体、3个共同体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实现新突破,2024年共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需求对话活动76次,拓展潍坊市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入驻企业3243家、高校191所,提供各类服务2000多次。建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建设联席会议机制,会同发改、工信等部门,以及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对高职院校拟申报专业进行研究会商,提出调整意见。下一步,潍坊市将持续发力,推动已落地项目的高质量运行,让产教联合项目创造更多合作成果,提升服务产业链的精准度与效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与高校资源汇聚,为潍坊市打造更具活力与竞争力的产教融合生态体系。

责任编辑: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