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潍坊日报 2025-01-21 09:57:24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5年1月13日在潍坊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成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4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以及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聚力“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坚持“强理念、优品牌,强主业、优服务,强管理、优质效”,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全市法院收案25.7万件,结案24.6万件,标的额24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4%、7.7%和16%;其中,中院收案1.56万件,结案1.53万件。相关经验做法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积极参与平安潍坊建设。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审结刑事案件5442件,判处罪犯7406人。审结故意杀人、抢劫、贩卖毒品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案件259件,判处罪犯318人。依法严惩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电信诈骗、网络传销等案件880件1282人。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审结涉黑恶案件19件123人。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64案67人,李某行贿、诈骗案入选最高法院典型案例。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提出专项报告、司法建议80份,中院在全国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研讨会上介绍经验。

  倾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司法服务10条措施,在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营商环境专题询问测评中位居前列。办理破产案件30件,化解不良资产13.4亿元。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出台19条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出台服务房地产项目融资、规范保全执行工作等8条措施,协助13个“保交房”项目复工复产,依法为2692户购房户解决“办证难”。出台服务保障“品牌潍坊”建设意见,系统总结我市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现状,向市人大提出立法建议,推进地理标志地方立法进程。

  全力助推依法治市建设。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263件,审查执行非诉行政案件3272件。推进行政争议实质解决,413件行政案件以和解方式化解。推动出台府院联动意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开展“法官六进”、执行直播等495场次,在《法治红绿灯》播出特色法庭、破产审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8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闻发布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微案例”91个。

  倾情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新“法院+工商联+商会(协会)+民营企业”诉讼服务体系,相关做法被评为全省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事例。开展涉企案件“执行不到位、案结事未了”专项治理,9名市级领导包靠48件案件,执行到位1.84亿元。强化善意文明司法理念,为企业及时修复信用信息171条,努力将诉讼执行对企业影响降到最低。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创新实施“知道就办”服务机制。倡导“事经我手我负责,知道亦有责”工作理念,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向社会亮诺承诺践诺。畅通服务热线,中院对全市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实行升级管理,统一接听、分单督办、落实反馈。推行“周三约访”,落实“有信必复”,开展涉诉信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有解思维”推进“事要解决”。

  大力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审结家事、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事案件1.7万件,为生活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203万元。依法服务保障“三个模式”拓展创新,制发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司法建议书。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生态修复基地20处,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12件。发挥人民法庭基层治理“桥头堡”作用,4处人民法庭被评为全省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

  全力兑现群众胜诉权益。受理执行案件11.6万件,执结10.8万件。常态化开展“锐执有潍”执行行动。创新交叉执行模式,交叉执行682件,执行到位4.41亿元。深化执破融合,对21家企业依法受理破产申请,有效化解执行积案710件,释放土地资源1500余亩。强化与政法部门联动,依法办理拒执犯罪案件86件,为2023年的4倍,“老赖”慑于压力,履行债务923万余元。

  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切实维护公平正义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压实院庭长案件质量阅核把关责任。坚持员额法官动态调整,89.4%的员额法官充实到基层。打造质量、效率、效果“质效三优”品牌,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季研判”制度,推行审判态势会商、类案检索、案件评查、发改案件评析等措施,6篇案例入选最高法院案例库,2场庭审获评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完善“三项规程”,推进庭审实质化。与政法机关联合出台规范刑事裁判文书流转的意见,加强信息沟通、安置帮教,促进刑满释放等人员更好融入社会。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中院加强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建设,实行指挥、管理、调度“三统一”,全市法院上下一体、运转协调、高效便捷的执行工作体系初步建立。

  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法院+”多元解纷机制。136名指导法官下沉221个调解组织,指导调解纠纷6.5万件。推动“老窑匠”城乡建设调解中心建设,诉前化解住建纠纷1074起,涉案标的额25.5亿元。多元解纷“诸城经验”被《人民日报》点赞。

  四、大力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打造过硬法院队伍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创新“党建+”融入式党建,中院在全省法院党建工作现场会上介绍经验。

  深化能力优作风。出台《关于发挥班子成员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党组自身建设的意见》,以班子自身清、自身正、自身硬带动广大干警干事创业。推行部门和个人岗位职责“两张清单”,实施“引航工程”,全市法院96个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扬表彰,诸城法院杨宁荣获全国模范法官。

  持之以恒正风纪。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清廉潍坊”法院建设,编印《潍州廉吏》,组织干警现场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守“三个规定”“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严格监督执纪,对基层法院开展政治巡查和审务督察,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配合做好对10名法官履职评议。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通报法院工作,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沟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庭审、视察工作、见证执行347人次,集中走访、征求意见318人次;办结代表、委员关注事项28件次、意见建议69件次。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办理抗诉案件33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先后召开依法服务民营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品牌潍坊”建设、特约监督员座谈会,常态化组织“法院开放日”活动,在社会监督下忠诚履职、严格司法、秉公办案。

  2025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是在政治建设上有更大成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在担当服务上有更大作为。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依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民生司法保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三是在深化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提高严格公正司法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助力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四是在队伍建设上有更严要求。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行“知道就办”机制,深化“两张清单”制度,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法院铁军。

责任编辑:刘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