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风格独树一帜

潍坊晚报 2025-01-24 14:41:32

  高密剪纸自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孕育而出,当地百姓为不同的生活情境创作出意向丰富、多姿多彩的剪纸艺术。高密剪纸融南方剪纸之纤巧细丽、北方剪纸之粗犷刚毅,适应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民审美需求,成为中国剪纸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龙山文化图腾为其发端 民俗文化孕育高密剪纸

  高密地处胶东半岛,属龙山文化,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氏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这正是氏族社会图腾艺术繁盛的时期,图腾艺术中的物象开始以图案的形式显示意象的寄寓,具象手法开始转向意象手法,从而出现了简练夸张的锯齿纹、月牙纹、水波纹、弧形线、弦线、圆点等表现手法,这些表现手法后来出现在剪纸上。高密剪纸 是胶东剪纸的一个派系,很早就具备了细腻的风格。

  汉代以后,由于时代变迁、战事频繁,特别是明洪武初年,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南、河北及江南等地会集高密并安居乐业,其中不乏能工巧匠,工于剪纸的大有人在,这使高密民间剪纸艺术融入了新的元素,得以繁荣发展。

  高密人为当地的生活情景创造了许多意象丰富、多姿多彩的剪纸艺术,像结婚用的双喜、铜盆花、镜花,生孩子用的红线圈、饽饽花,春节用的窗花,丧仪用的鞋花等。每个村都有一两个剪纸巧手,平时自娱自乐,随手剪一贴,高兴就行。谁家办事要用剪纸,找过来,他们都会欣然接受,无偿赠送,民俗的需求让这些剪纸的花样在他们手中愉快地传承着。

  培训人才搜集花样 进京办展声名鹊起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剪纸旧有的民俗土壤逐渐瓦解。旧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彻底改变,高密传统的民间剪纸也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丰厚的民俗剪纸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山东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很多剪纸艺人为保存高密剪纸的传统风格及培养后备力量作了大量贡献。他们经常不辞劳苦,早出晚归、挨村挨户地寻访、请教,搜集剪纸花样,掀起当时全国特别是山东地区办剪纸培训班的热潮,培养了许多人才。

  剪纸艺人们首先对南乡等地区开展了撒网式的剪纸搜集工作,前后搜集了千余件传统作品。1978年至1980年,他们先后在高密城关饭店举办了三期剪纸创作学习班,在题材上以“新剪纸”为主。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们又举办了三期培训班。从此,剪纸的培训目标被定位于“传统+创新”“复制老样子,创作新样子”,剪纸奉“剪”,显示了其指导思路的变化。这些培训班对高密剪纸后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密剪纸“粗犷之中蕴藏清秀,稚拙之中又有精巧”“线条细腻、黑白灰关系明晰”的主要传统技艺特色被难能可贵地保留下来,并牢固地影响了几代人的创作准则,为高密剪纸以后的发展树起一面鲜明的旗帜。

  为适应时代要求,培训班在使剪纸迅速走向市场方面也发挥了铺垫作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晋京展,依托民间艺术展览,高密民间剪纸获得全国性的声誉。剪纸培训班的举办,也使得高密剪纸一时间声名鹊起。这一民间艺术也因为当地人对于传统精神的守护,从此走出故乡,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载誉四方。

  兼收并蓄形成独有风格

  构思精巧生活气息浓厚

  高密剪纸融南糅北、兼收并蓄,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托在手上令人爱不释手。同时,它还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手法,块与线组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比如,剪纸“笼上蝈蝈”。生活中的蝈蝈都是养在笼子里的,可高密剪纸艺人却别出心裁地将蝈蝈放出来。一只看上去身壮如牛的蝈蝈,用一双坚硬的后腿紧紧地钩在一只精巧的笼子上,双须前伸,二目圆睁,宛如猛虎卧山岗。整幅画面黑、白、灰对比强烈,笼子玲珑剔透,蝈蝈粗犷豪放,两者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造型稚拙、风格淳朴、线条刚劲挺拔、金石味很浓,是高密剪纸区别于其他剪纸品种的一个重要特征。“八仙”是全国剪纸艺人乐于表现的重要题材,高密剪纸“八仙”风格独具特色,那像鱼纹、网纹一样的细线组成的金石一样挺拔而又轻柔的衣饰,那黑黑的脸膛上神情各异的人物形象,那浓重的衣、飘逸的云、翩翩的形态,出神入化。既不像江南剪纸“八仙”那样以轻柔的细线、绘式的五官来表现“八仙”人物,看上去玲珑剔透;也不像河北剪纸“八仙”那样以块面为主,只求整体轮廓,而无细部刻画,看上去浑厚粗犷;又不像山西剪纸“八仙”那样有刀劈斧凿之感。高密剪纸“八仙”有种巧夺天工、强烈醒目而又耐人寻味的美感。

  高密剪纸除了具有浓重的金石味之外,还有一种韵味。线条布局有笔墨情趣,一把花剪如一支笔,剪出的作品有“豁出去”之挥运美。那长长的“老鼠娶亲”队伍,看上去似一幅国画长卷,浩浩荡荡,气势不凡。旗、牌、伞、扇、吹、打、乐、舞、笙、管、琴、箫,好不威风。顺序全是按民间习俗结婚仪仗而排列的,又故意强化了隆重感,像皇家嫁女一样,民俗的作用和老百姓的向往可见一斑。

  高密剪纸以精巧的构思见长,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寄寓人们的美好愿望,其表现的题材范围非常宽泛,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戏曲人物、花鸟草虫无所不包,并广泛服务于当地风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被誉为“高密四宝”之一,在全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沁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