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波 剪纸是一生的情感寄托
潍坊晚报 2025-01-24 14:46:53
李金波(右)与老师范祚信。
李金波作品。
在高密剪纸传承人李金波的心里,剪纸艺术就是他一生予以倾诉的情感寄托,也是他一生愿意传承守护的乡土记忆。他勤学苦练,追求突破,将剪纸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他努力把剪纸艺术带出国门,立志将剪纸艺术作为毕生事业,孜孜以求。
精心保存外婆巧作
耳濡目染学习剪纸
简单几折,咔嚓几剪,像变戏法一样,纸片再展开便是一朵团花、一只蝴蝶。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虫鱼,抑或是更难的图案,在李金波的手中都能剪成寓意丰富、妙趣横生、生动优美、令人陶醉的艺术形象。
李金波有着全国剪纸大赛“十大神剪”的荣誉称号,是高密剪纸的传承人。说到爱好剪纸的起因,他细长的眼睛微眯,起身拿出一本纸页泛黄的旧杂志,他慢慢翻着,陷入回忆。“这里边是外婆遗留的熏样与刺绣,还有我小时候剪的狮子、蝴蝶、瓶花。小时候,我常住在外婆家。外婆是村里的一位巧娘,虽然不识字,但能剪会绣,深谙婚丧嫁娶的文化。过春节前,外婆总是剪出很多具有喜庆寓意的剪纸作品,拿到集市上去卖,以补贴家用。她手里的作品简直美得没话说。过春节的时候,很多人请外婆剪一些喜庆花样贴在屋中,以增添过年的气氛。耳濡目染,无论是手法还是剪法,我都受外婆的熏陶。到现在,我能在剪纸这个行业闯出一片天,也要感谢外婆的启蒙与教导。”李金波说。
拜师学艺勤学苦练
交流学习寻求突破
2004年,李金波结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密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范祚信,开始从事专业剪纸,并于2010年正式拜师。李金波唯一的想法就是勤学苦练,扎实技艺。他经常拿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向老师请教,比如黑白灰关系的处理、作品的构图、整幅作品的内容和寓意等。“我向老师学习了很多关于喜俗和丧俗剪纸的应用与设计知识,拿丧俗用的鞋底花来说,去世的人有几个儿子,就剪几朵荷花花蕾;有几个女儿,就剪几朵盛开的荷花等。”李金波津津有味地说。
范祚信介绍李金波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2004年10月,李金波参加了在湖南崀山举行的第19届学术交流年会,认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剪纸艺术家,互相交流剪纸艺术研究成果,切磋技艺。“这对我日后的剪纸创作与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让我铆足了要在剪纸行业干出一番成绩的劲头。”李金波说。
李金波喜欢把剪刀拿在手里的感觉。追求自我突破的过程中,他感受到蜕变的痛与快乐,从爱好到成为生存本领,自然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李金波每年都会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和民间艺术的推广活动,取各家精华绝妙,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再加上日渐娴熟的技艺和范祚信的教诲,使他的作品清秀耐看,古朴中蕴含着现代美。
锚定目标缓进取 沉淀匠心出精品
李金波家中有一处85平方米的工作室,两个工作台上摆放着剪刀、笔、尺子、各色宣纸、磨刀石、资料书籍、获奖证书、参展证等。李金波每天至少工作8小时,灵感涌现的时候还要持续到深夜。
李金波介绍,创作剪纸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平、快、顺。“平”就是剪刀的开刀要平行,“快”就是剪刀刃要锋利,“顺”就是从剪刀根部的交叉到尖部没有一点杂音,中间不能有打磨时留下的切口,线条要相连,不能断开……“我不希望图快剪出不喜欢的作品,我需要长时间的酝酿与思考,从设计构图到黑白灰关系的处理,有清楚的逻辑后我才会开剪”。
李金波在色彩上习惯用大红、黑色或蓝色的宣纸进行剪制;线条上继承了外婆和范祚信纤细优美、精巧的风格,古朴又典雅;内容上把传统老花样融入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中,既传承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又突破单一古老的表现主题;风格上把剪纸艺术美和绘画艺术美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年都要出一套作品,每年都要参加全国及省级的剪纸大赛及展览活动。创作时,务必要保持剪纸原生态的古典韵味,可慢慢进取,缓做改创,可融入一定的时代感,但原味不能丢。”李金波说。
在形的技艺之后,高下之分则来自于灵魂的深度与厚度,来自于生命体悟。李金波认为,唯有沉淀自己,内修外艺都过关,才能创作出精品。
传承玩转新花样 助力冬奥展巧思
李金波探索民间传统技艺发展的新路径,将剪纸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真正让剪纸艺术‘活起来’,除要培养传承人外,还要创新。剪纸折扇和剪纸骨制瓷盘就是我自己想到的剪纸传承新花样。”李金波说。
剪纸也需紧跟热点。北京冬奥会期间,李金波创作了作品《欢庆冬奥》,将高密传统文化与冬奥元素巧妙融合。这幅作品顶部以大雪花为底的冬奥会标引人注目,两边的龙凤图案栩栩如生,中间人民载歌载舞,以传统民族舞蹈喜迎冬奥。整幅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寄托着剪纸艺人对奥运健儿的美好祝愿。李金波介绍:“这幅作品尺寸是90厘米x99厘米,寓意奥林匹克精神长长久久。中间圆形的创意取自中国古代建筑月亮门,上面是冬奥会运动项目,每个项目运用高浮雕的形式进行剪制,项目中间以雪花连接,下面两个狮子取‘事事顺意’之说。
2019年1月,李金波随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博物馆参加中国驻韩国首尔文化中心年画重回春节系列非遗展演活动,现场脱稿作品《五福临门》被韩国首尔文化中心收藏。2020年1月,他又随山东省文旅厅、文化馆赴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参加“欢乐春节”庙会活动,作品《鼠》被中国驻塞大使陈波女士收藏。
山东省手工艺制作大师、山东省优秀农村文化人才、齐鲁文化之星、潍坊市民间艺术大师、潍坊市技术能手……近年来,李金波的头衔日渐增多,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但他最在乎的并非这些,他说:“作为非遗传承人,我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剪纸创作好、传承好,把剪纸人员的队伍发展壮大,这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愿意为剪纸奉献一生。”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