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出海新航道 点燃发展新引擎——综合保税区开拓外贸市场一线见闻

潍坊日报 2025-02-23 08:23:02

  △潍坊跨境电商“四位一体”综合运营中心。(资料图片)

  △潍坊汇达供应链有限公司的高位叉车在货架区作业。

  □本报记者 王莲 宋树云 文/图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外贸企业如何破浪出海?新春伊始,综合保税区聚焦新业态、新产品、新市场,找准赛道、把握机遇、塑造品牌,不断开辟出海新航道,全力以赴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截至目前,作为孵化进出口额过亿元企业的园区,潍坊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经孵化近百家“亿”字头跨境电商企业。

  “面向全球不同时区的客户,跨境电商企业1天中24个小时都在做生意!”山东亮晶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敏向记者说,借助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和区位政策优势,公司去年销售额达1.5亿元,今年1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300%,全年预计同比增长200%。

  像亮晶晶这样的跨境电商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已经“蔚然成林”。作为一家从事汽车、摩托车配件出口的企业,潍坊汇达供应链有限公司入驻综合保税区4年多时间,发展速度实现了十几倍的增长。去年,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企业逆势上扬,仓储面积扩容至2万平方米,每天上万件订单的货物发往国外,远销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培育外贸新动能,是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一件汽车罩衣,为欧美市场代工,利润大概有3美元。如果是自有品牌,可以卖到50美元左右,利润是代工的3倍。”山东云图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作为一家外贸企业,为提升自有品牌的海外认知度,他们参加了不少国外展会,但收效不大。

  综合保税区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推进跨境电商与潍坊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更多“潍企潍品出海”。促使汇达供应链与云图新材料合作后,可快速反馈国际市场变化、促进产品创新,助力企业从“国内工厂”走向“国际市场”。去年,云图新材料年销售额增加5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

  品牌出海不仅是企业谋求发展的路径,也是综合保税区的重要发展战略。当前,综合保税区加力培育外贸新模式、新业态,以“跨境电商+产业带”为抓手,跨境电商产业园、综合运营中心、展示展销中心三大服务平台持续升级,“串珠成链”为外贸新引擎赋能加力。去年,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带”出口规模连续两年居全省第1位;保税研发业务同比增长1163%、总量居全国第1位;全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占全市比重超80%。

  持续培育外贸新业态,有力支撑了综合保税区外贸良好开局。随着综合保税区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能级不断跃升,虚拟现实、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含“新”量稳步增长。

  走进德纳(山东)电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台台电机在生产线上按程序生产。今年,该企业推出电驱动集成单级减速箱、碳化硅控制器等新产品,市场反应良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订单。

  “企业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一季度销售额预计可实现1.7亿元,同比增长70%。”德纳(山东)电机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杜春霖介绍,得益于综合保税区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增加生产线、提升产能,满足了海外客户源源不断的订单需求。

  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综合保税区用实际行动证明,外贸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扩大开放、狠抓招商,加快“引进来”与“走出去”齐头并进,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去年,综合保税区先后举办跨境电商生态优化研讨会、2024潍坊国际精准采购对接会等系列活动;保税区领导带队赴德国、日本精准招商,谷仓海外仓、德纳电机、德国马勒等新项目纷纷落地;“外贸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让企业更省时、省力、省钱、省心……一系列行动,再次释放出综合保税区开拓新市场、新空间的积极信号。

  当前,综合保税区正以开展“创先争优年”活动为抓手,全力争项目、争平台、争资金,持续做大做强主业,全力培强优势产业,倾心倾情服务企业,奋力冲刺千亿级外贸园区。

责任编辑: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