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农事忙 我市开展“千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

潍坊日报 2025-02-25 09:01:21

  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科学院农技人员考察寿光市小麦苗情。(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本报讯 (记者 王瑗)2月17日至20日,我市开展“千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发动市、县、镇三级农技人员,联合市农业科学院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小麦苗情、墒情、病虫草情及冻害发生情况,现场解疑答惑,落实春管措施,全力打牢夏粮稳产丰产基础。

  总体苗情好于往年。据调查,目前,我市小麦已安全度过越冬期,没有发生严重冻害,植株特别是适期晚播麦田植株绿体越冬,总体苗情好于往年,后期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小麦将陆续进入返青期。

  去冬今春,我市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部分播期偏早、播量偏大,麦田旺长趋势明显,受1月份几次霜冻和下旬末寒潮及2月上旬低温天气影响,部分麦田中上部叶片受冻,出现轻微冻害,中下部叶片和分蘖节生长正常,对产量无明显影响;部分未进行冬前镇压、未浇越冬水的地块,表墒散失较快,旱象开始显现,需做好浇水抗旱准备;部分未进行深翻整地镇压、管理粗放的麦田,病虫草害越冬基数较高,需强化预测预报预防。

  强化春管措施落实。针对当前苗情特点和后期天气变化,今年春管要全面落实抗旱防寒减灾、控旺促弱壮苗、精准肥水管理、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措施,努力构建合理群体。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范早春干旱和“倒春寒”。据气象部门资料,目前我市大部分地区农田墒情适宜,部分无水浇条件地块表墒偏差,由于整个越冬期无有效降雨,需高度关注土壤墒情变化,广辟水源、维修机具,提前做好抗旱浇水准备,对墒情较差和播期偏晚地块,要在5厘米地温稳定在3℃以上时及时浇水。进入起身期后,要关注“倒春寒”天气影响,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早春冻害,要尽快采取补救措施,保障小麦成穗率。

  密切关注苗情变化,分类施策控旺促弱。按照“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压轻不压重”原则,在小麦返青后,因墒因苗制宜开展早春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提温保墒,提高早春抗旱防寒能力。按照“晚弱苗早管、壮苗肥水后移”原则,要科学调控肥水,控制旺长苗、三类苗转为壮苗,促蘖成穗,构建合理群体。

  密切关注病虫草情,绿色防控保丰产。整个小麦越冬期我市气温较常年偏高,导致病虫草害越冬基数较高,部分地块发现有茎基腐病、纹枯病为害,有的地块荠菜、麦蒿等杂草发生较早,需要密切关注病虫草害动态变化,及早做好预防防治工作。对发生茎基腐病等根部病害的地块要先防病再进行肥水管理,以防病菌随浇水蔓延;对发生杂草地块可先进行肥水管理再喷施除草剂,以提高药效,先打除草剂再进行肥水管理的,中间要间隔7天左右。开展药剂防治要做到对症选药、合理施药、安全用药、科学存药,避免发生药害。

  去年秋种以来,我市加大秸秆精细还田、良种包衣、深翻整地、宽幅精播、窄行条播、四适两压播种、冬前镇压、冬前除草等关键措施推广力度,研究制定小麦播种、冬前管理、春季田管等系列技术意见,为全市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均衡增产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全市一二类壮苗面积占到了小麦播种总面积的93%以上,丰产基础良好。在此基础上,我市将持续深入开展“千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根据农时季节细化完善技术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服务,努力夺取夏粮稳产丰产。

责任编辑: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