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丧父三叔教导
潍坊晚报 2025-03-06 15:12:39
马懋画像。
现存最早的《安邱虎林马氏族谱》。
虎林马氏成为安丘望族始于七世马文炜。马文炜幼年丧父,由其三叔马懋启蒙教导,考取进士。马懋也在六年后被选拔为贡生。叔侄双双获取功名,被写入当今《安丘大姓族引歌》。
出身虎林马氏
自言迁自陕西
安丘县东许里,隶属明朝万历年间县城四关4个厢社之一的东关厢社,据县志记载,东关厢社位于安丘县城东,管辖11个村庄。东面与许阁庄社相邻,东南与十里河社相接,东北与大埠后社相连,南面是南关厢社,北面是北关厢社,西面则紧挨着城墙。
马文炜就生于东许里马家楼村安丘马氏家族,马氏旧坟位于村东,此地也称虎林。
虎林之称源自明朝初年,相传曾有老虎从林地中窜出,县令陈某率领众人前往捕捉,老虎突然跃出,扑食了县令之后离去。从此,安丘马氏便被虎林马氏取代。马文炜的墓在虎林最东面。
对于此传说,安丘明嘉靖年间进士、吏部郎中黄祯分析认为:“此可作残酷政令的警示。”按此说,老虎出没可能为人杜撰,此地周围百余里都是广袤平原,何以有猛虎?应是在暗喻“苛政猛于虎”。
传虎林马氏家族出自关中西部陕西扶风,因唐朝“安史之乱”迁徙至安丘,但元朝以前的具体世系已无从考证。明朝洪武初年,定居在东许里,因曾有老虎出没于其祖坟,得名虎林马氏。由马文炜所写虎林马氏族谱序文为证:
“我马氏自李唐来即为安丘编户,枝叶最繁盛,然其世不可考也。自我始祖卜居城之东五里许,遂为东许人氏,实明兴之洪武时也。由始祖至今才七传,子孙未满百人,率分门割户,莫详其所自出。我祖五溪府君有忧之,每悉其世系,以属文炜示不忘也。然非谱牒何以能终不忘?文炜是以谱之。”
隆庆谱开宗明义,直言虎林马氏“自李唐来即为安丘编户”,此可见安丘马氏源远流长。族谱为马文炜隆庆三年主修,不但修谱时间早,更因他系文史名家,于后世族谱体例有创制之功。
两岁父亲离世 三叔苦心培养
马文炜系虎林马氏来安丘第六世马惠之子。据《安丘新志·补遗马惠传》记载:“马惠,字德孚,明生员,中丞文炜父,赠中宪大夫。性刚毅,人望见无弗畏者。家政严肃,闺门敬如宾友。”
又见该志载:“中丞生时昼夜啼,惠曰:儿有贵征,但不利于我耳。越岁果卒。”意思是马文炜刚出生时好哭,理学造诣颇深的马惠断言,这孩子有贵气,但对他不利。隔了一年,他果然去世。
马文炜生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父亲过早离世,叔叔马懋视文炜如己出,怀抱襁褓中的他写字,读四书五经。
马懋是三弟兄中最小的,与二哥马惠相差19岁,在马惠教导下精通经术成才。而马惠撒手而去,故马懋多年无意自己的功名,全力以赴培养侄子。为了生存,马懋干脆在村里当起了教书的夫子,授徒数百。
不过安丘传说马文炜少年时与邱月林、刘朴结伴,在石埠子镇披甲峪村后的山峪里读书。邱月林是诸城人,与马文炜是姑表兄弟,比他大两岁。为备考三年后科举大考,邱月林来安丘向姑母提出,想与表弟找个僻静地方读书。姑母便安排人找了远离县城80余里的披甲峪,在村后面建起了书院。刘朴是本地人,家在距披甲峪10里远的冢头村,6岁时加入进来,三人成为同窗好友,共同由西召忽村名儒鞠少庵辅导。
马文炜被安丘民间冠名“马三蝎子”,三人读书处诞生了几个故事传说,其中最离谱的是邱月林一到书房不久,被一只修炼了八百年的狐狸精缠住,老师用计将狐狸除掉的故事。也有人考证,“马三蝎子”应是马文炜的儿子马从龙。
族谱记载,马惠去世后,马懋直至教授到马文炜考上举人才结束乡村夫子生涯。马文炜嘉靖四十一年(1562)考中进士,六年之后,马懋被选拔为贡生,历任浙江秀水县、山西洪洞县丞,山西稷山县令。据《山西通志》宦绩传记载:“马懋,安丘恩贡,万历十年(1582)知县。清勤正大,刚断敢任。”
虎林马氏自六世马懋、七世马文炜出去做官(侄先叔后),成为安丘城真正的名门望族。
族引歌中有马氏 名望始自马文炜
虎林马氏至今已传二十一代,系安丘四大家族之一,入今人总结编写的《安丘大姓族引歌》。歌曰:“虎林马,骏两匹,一支笔黄膘妒,一支杉树的卢欺。惠起传弟懋,懋起传文炜。起家艰辛路,理学冠山左。一日三西出其门,二派四龙贯东西。诗文著青郡,撰史山左稀。方志传家远,一门盛京师。”
族引歌中“杉树的卢欺”就是指五世马骥,虎林马氏自马骥迁居至安丘东关一代居住。马骥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他写字,但少年时期患足病,退居五里河,乡里人称他为“五溪先生”。安丘虎林马氏诗书之泽就是从他开端。
马骥育有三子,长子马恩,务农,专治家产;次子马惠,生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天资聪颖,却英年早逝;三子马懋,生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为安丘教育家。
族引歌多处涉及马文炜。所谓“惠起传弟懋,懋起传文炜”,说的是理学在马家的传承,由六世马惠传予弟弟马懋,马懋又传予马文炜。
“一日三西出其门”的“一日三西”,指明朝中后期安丘盛传、并写于志书的马文炜与同学韩必显、辛应乾,在万历朝的同一日分别被任命江西、陕西、山西三地的巡抚,一个县如此人才辈出,实属难得。然而经查《明神宗显皇帝实录》所记三人三地巡抚任职时间,辛应乾为万历八年(1580)十二月己未,即二十三日“升山西左布政使辛应乾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本地方”;马文炜为万历十二年(1584)二月戊辰,即二十一日“升马文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地方兼理军务”;韩必显为万历十四年(1586)七月庚戌,即十七日“升通政使司左通政韩必显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地方”。不仅不是同日,也不同年,所谓的“一日三西”,应是“一邑三西”的语音讹传。
“方志传家远”指自从马文炜著《安丘县志》后,有多名马家族人修过志。